民俗体育炮会节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3-04 23:45李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横县舞狮舞龙

□ 李丹

(广西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室 广西 南宁 530023)

1、前言

广西横县百镇葛麻村炮会节,是当地村落群众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举办的一项群众性民俗活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被列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会节是为了迎接龙福,送福入户以安定民生而蕴育产生的村落节庆体育活动。炮会节的时间一般都定格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日,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走龙放炮,一种是不走龙放炮。本项研究旨在以葛麻村炮会节这一个案为切入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剖析,了解其历史渊源、演变过程、表现形式、传承方式、普及程度、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信息,使人们对葛麻村炮会节这一民俗体育文化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以小窥大,为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2、广西炮会节开展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25岁以下参加炮会节的群众占18.5%,通过统计后发现这部分群众是高中生、者初中生或者大学生,在对他们访谈中得知他们喜欢参加热闹的炮会节,想参与到活动中来。26-35岁参加炮会节的群众占34%,36-45岁参加炮会节的群众占24.5%,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两个年龄阶段的群众大多是喜欢民俗体育,他们参与到民俗体育中来,就是因为民俗体育的舞龙、舞狮的动作对舞者的力量性和灵活性以及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节奏感等要求很高,这些体育因素能够对舞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这年龄阶段的人数相对较多。60岁以上参加炮会节的群众占比5%,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众大多数都是村里的农民,他们觉得平常下地农作已经很辛苦,这种消耗体力大的民俗体育,他们只想观赏。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众相对还是比较少的。通过调查,目前群众对炮会节的了解达到69%,大部分群众了解炮会节,群众对十六炮会的舞炮龙关注度高,舞炮龙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感,加上配乐,组织者大部分是村委会或小组干部,有一定的组织流程,传承方式有序。在炮会节上主要的项目集中在舞龙、舞狮与少量的民歌等娱乐节目,村民在农忙闲时,能够到达娱乐身心,促进文明乡村的建设。通过调查,不愿意参加炸炮龙的群众达51%,环境因素不愿意参加的群众达29.5%,太危险的原因不愿意参加的群众达29%,通过访谈了解到,炸炮龙过程中炮仗的声音很大,炮竹燃放后产生的粉尘很大,让人很难呼吸。炮竹点燃后丢到龙的身上,没有经验的很容易受伤。不知道或没有参加的途径的群众达13%,炸炮龙都是村里熟悉的人员组织,当地对炸炮龙环节宣传不到位,导致群众了解不到参加的途径。没兴趣、没胆量或其他原因的群众达28.5%,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对炸炮龙参与没兴趣,更多的是观赏。由此得出群众对炮龙节目的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舞炮龙,占比44%,炮龙晚会,占比 26%,舞狮则排到了最后为17%,还有13%的群众选择了其他活动。

3、炮会节的文化特征

3.1、传承性

炮会节中的舞炮龙、舞狮运动节、经过几百年形成、发展和演变而成的一项传统民俗技艺,因具有浓郁我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历代相传延续至今。于横县葛麻村世代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特征息息相关,成文广西民俗丰富的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性即活态流变行,舞炮龙、舞狮技艺的延续是以人为本的,“传而有承”是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凝聚在人身上的口传身授,是不断运动着的活态存在。

3.2、融合性

广西横县炮会是一定时代的文化、环境和精神的产物,与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他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从而与那些局限于某一专业或者某一专家文化区别开来,因此,横县十六炮会具有综合性。横县十六炮会蕴涵了文学、舞龙、舞狮、音乐、美术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其功能上说,宾阳炮龙节又具有认识、观赏、历史、娱乐、教育、科学等多种作用。

3.3、发展性

舞炮龙、舞狮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其发展性存在着主、客观上的因素。主观因素,这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者不断增多以及政府的参与和重视在唤起人们文化意识觉醒的时候,也积极的推动了民俗竞技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繁荣和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在社会变革的浪潮,民俗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满足了人们自身和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

4、广西炮会传承与发展受阻因素

4.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在对横县十六炮会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做的还不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法规、具体的保护与发展意见,没有形成整体规划布局,没有明确分工和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

4.2、发展十六炮会缺乏资金

横县十六炮会节是民间自发组织,由村民自愿捐款,筹集的资金用于制作炮龙。由于资金的缺乏,走龙仪式完成后只能到村民的田野间炸龙,每年都没有固定的地点。场地的条件差导致舞龙的效果不好。要想观赏到十六炮会的精彩必须有资金的投入。

4.3、专业人才的缺乏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元素是人才,人才的缺乏将最终导致文化的消亡。年轻一辈崇尚新奇事物,对舞龙、舞狮技艺毫无兴趣,导致舞龙、舞狮的艺人进入高龄化,后继乏人。此外,舞龙、舞狮文化市场缺乏专业 的管理和开发人才,导致炮会发展机制的制定滞后,宣传和产品的开发跟不上炮会节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横县十六炮会要解决的问题。

4.4、内容缺乏创新

内容形式缺乏创新、活动吸引力下降、文化传承人断层、节日对小城的压力都成为这个老节日面临的新困扰.而活动的单一,内容毫无创新性,很容易使人陷入了深深的“审美疲劳”.这些节庆活动内容和形式太过重复、单一,来了一次后,很难让人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在现代社会中娱乐过多,很少有人花大量时间关注同一件事,更何况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实在是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对它的关注只能犹如昙花一现。

5、广西炮会保护与传承发展策略

5.1、政府加大力度,加强与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扩大宣传

政府要主导扩大横县十六炮会节的宣传力度,整合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除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进行宣传之外,还要运用手机信息、街边广告宣传牌、车体广告等新颖的形式进行宣传。横县十六炮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有关文化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如果上层领导能够提高重视,深入开发十六炮会的体育文化资源,增设传承和保护的培训场地,必将鼓励更多人关注横县十六炮会节文化,推动横县十六炮会节的发展。

5.2、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养人才

横县十六炮会节地方体育民俗,因为就业观念转化、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难以继续发展,因而只有大力培养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十六炮会节文化传承的问题。如果在职业技术等学校开设十六炮会节舞狮、舞龙、乐队的课程,将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并学习舞龙、舞狮的技术,为十六炮会节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开发具有横县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力争打造横县民俗体育文化品牌。

5.3、转变舞炮龙形式

在传统炮会节中很注重炸龙这一环节,人们手举一条条长长的“炮龙”上下腾挪,在田间舞动,在震耳欲聋、连绵不绝的鞭炮声中,直至“龙身”被鞭炮炸尽,带来的问题不言而喻,试想转变为另一种方式来展现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用现代的声光器材来代替鞭炮,侧重发挥其体育竞技活动特色。在民间举办各种相关形式的活动,可以策划主题,民间征集创办的方式以及流程,从人民的切身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炮会节.同时与当地旅游文化相结合,发展舞炮会文化深层次资源,促进舞炮龙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合与发展。

6、结论

“炮会节”是横县鲜明色彩的地方文体活动,也是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体育活动.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舞炮龙活动以其独特的“狂欢”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消解生活压力、促进强身健体和展现自我英勇精神,人民选择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舞炮龙活动.通过参与这种民族体育文化活动达到心身健康的效果.“炮会节”以独具的体育文化特征及深厚的社会功能,将得到广泛的认识和深入的发展。

猜你喜欢
横县舞狮舞龙
舞龙
迷宫弯弯绕
中秋舞龙
舞龙舞狮进校园
横县,有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园
舞狮
南宁市横县荣和五金厂非法处置废旧铅酸电池危险废物案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
横县加快发展循环低碳农业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