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
——以吉林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2018-03-07 17:58侯国柱
文化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吉林省弘扬

◎侯国柱

(吉林省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精髓,值得后人传承和弘扬。深刻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基于本土所创造的文化,也是本土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质的体现,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远古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世代的延续、积淀,以及不断地完善、改进,很多内容已经广为流传,并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1]。

二、对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国家整体建设要求,吉林省经过长期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果,公共文化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和良性发展。目前,吉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底蕴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利于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一)加强道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我们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自身主动性,以饱满的激情,激昂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理想、有信念,才能够有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老子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孟子的“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等思想,都体现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观、价值观[2]。因此,人要学会顾全大局,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事先人后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方向,指导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三)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和事业而奋斗,不同时期涌现出不同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进,也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祖国和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和崇敬。我们的政治理念、治国方针,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化、发展、创新。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使吉林省的文化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这是建设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民对文化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已经由过去的被动式活动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型活动方式[3]。在组织开展全站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活动融入其中,为广大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成果的积累,及时总结活动经验,积极宣传推广,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活动中得以延续,完善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一些优良传统在传承和弘扬中有所缺失。因此,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对传统文化项目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成立专业的组织机构,设立合适的活动场所,有发展目标、方向和规章制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对优秀传统文化团队,要树立典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予以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三)加强政府指导,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其文化精髓影响着每一代人,是民族团结、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展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七个方面中,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具有引导性意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而先进理论的形成,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此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全文化发展的新体系。各级政府统一目标,统一方向,统一认识,以群众服务为宗旨,才能真正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4]。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吉林省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