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钱应用化痰祛瘀汤治疗胸痹经验

2018-03-19 14:29盛儒丹石立鹏程宏申杨德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枳实赤芍胸痹

盛儒丹,石立鹏,程宏申,曹 辉,廖 衡,杨德钱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杨德钱为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疾病教学研究工作30余年,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血证论》[1]有载:“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气壅即水壅,……水壅即为痰饮”,指出瘀血影响气机,气机阻滞导致津液结聚成痰的过程。清代王孟英[2]提出“痰饮者,……初则气滞以停饮,继则饮蟠而气阻,气既阻痹,血亦愆其行度,积以为瘀”。故而或因痰致瘀,或由瘀生痰,且有气虚隐匿于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李氏[3]研读《内经》后对其中提到的“积”作出了解说,梳理出《内经》之“积”与痰、瘀的关系,认为痰瘀互结为其标,而阴阳失调为其本。王氏[4]也对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研究发现,无论患者冠脉病变严重与否,痰浊证以及血瘀证此二者均始终穿插其中,虽然不够全面,但也从一方面说明痰、瘀二者致病的关键性,提示治疗过程中应纳入考虑范围。田松等[5]通过对3个地域差异较大的城市的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调查发现,其证主要以气虚、血瘀为主,且地域差异较大。而其总体证型分布主要为心血瘀阻以及痰阻心脉。痰瘀互结是胸痹发病的重要病机,心气(心阳)衰微的同时瘀血、痰浊内阻,五脏六腑之功能紊乱,津液输布失常,运化不能,则有聚湿成痰。痰浊内生,影响周身血液运行日久,则生宛陈。宛陈不除,阻碍气机,导致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痰浊,痰、瘀互相搏结,互为生成。

2 治疗方法

针对痰瘀互结证当以化瘀、祛痰为基本治法,用化痰祛瘀汤。方由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而成。方中瓜蒌仁涤痰清热、散结开胸,桃仁善行血滞,丹参善通血脉, 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枳实下气消积、化痰散痞,赤芍、红花、川芎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与地龙通络,赤芍、生地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枳实、木香通调气机、行气宽中。诸药合用,寒温并进,攻补兼施,活血行气,使痰浊得化,瘀血得祛,气机得畅,而心痛诸症得除。

3 验案举例

刘某,女,69岁,2017年4月21日初诊。4年前因胸部闷痛不适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后多次入院。出院后间断服用曲美他嗪、硝酸甘油等,每次胸部闷痛发作后服药可缓解,但近2年来发作频率明显增加且硝酸甘油每次用量递增。症见面色黢黑,头晕胸闷,偶咳稀白痰,口微干,纳差,大便时黏,唇舌偏暗红,舌下脉络呈暗紫色且迂曲、粗大,舌苔腻,脉弦微涩。诊断为痰瘀互结,心脉痹阻证。治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方用化痰祛瘀汤。瓜蒌皮20g,枳实12g,半夏8g,桃仁15g,红花12g,赤芍15g,生地黄30g,川芎12g,当归20g,丹参30g,地龙12g,木香8g。10剂,每日1剂,水煎600mL,频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并同时给以西药治疗。二诊,胸闷痛症状明显好转,仅偶感胸闷,心前区闷痛感基本消失,余症亦好转,舌质黯苔薄腻,脉弦涩。原方继服10剂,并服西药。1个月后随访,胸闷痛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王笑莹,张世鹰,舒华,等.陈新宇教授“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理论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19-821.

[2] 马烈光,张伟,传鹏.从《内经》“积”病论痰瘀互结与阴阳失调之标本[J].环球中医药,2017,10(1):46-48.

[3] 李圣耀,徐浩,史大卓.刍议冠心病的气血津液辨治[J].中医杂志,2017,58(4):300-302.

[4] 王阶,邢雁伟,李志忠,等.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中医杂志,2007,48(2):160-162.

[5] 田松,袁肇凯,黄献平,等.基于比较流行病学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12(20):9-11.

猜你喜欢
枳实赤芍胸痹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识别真假枳实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新疆赤芍
赤芍与辛芍组方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辨证施护胸痹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