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越冬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经验

2018-03-19 14:29童晓萌柳越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口肛瘘熏洗

童晓萌,柳越冬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0)

肛瘘是肛周间隙化脓感染发展到慢性期阶段形成的瘘口或隧道[1]。柳教授从事肛肠病专业20余年,现将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肛瘘的病因尚无统一的认识,多认为是脓肿自行破溃,直肠肛门损伤致细菌侵入,会阴部手术后感染,结核病继发,血行感染,克罗恩病并发等形成。中医认为,肛瘘病因与火毒湿热、余毒留恋等有关。《外科正宗》云:“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2]《医门补要》记载:“湿热下注大肠,从肛门先发疙瘩,渐大溃脓,内通大肠,日久难敛,或愈月又溃,每见由此成痨者……若咳嗽而成漏者,不治。”[3]

2 诊断方法

柳教授认为应重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术前检查就盲目手术,易造成支管空腔的遗漏,从而导致误诊。及时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降低患者对术前检查的恐惧感,快速、准确的完成术前检查。视诊观察肛门外观形态,外口的数量形态及外口相对于肛门的位置。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外口通常大于1个,且距离肛门稍远。指诊找到内口位置,同时下肛门镜确定与外口之间的瘘道直行或弯曲。柳教授认为必须进行X线瘘管造影,辅助以超声等检查,才能更加明确瘘管走行、分支、深浅。术中取病理检验排除恶变可能。明确诊断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盲目手术则会导致创口反复发作甚至瘘道假性愈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明确诊断对指导手术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3 手术方法

高位复杂性肛瘘通常采用挂线疗法治疗,对口引流法是在挂线疗法基础上的改良与创新,是现代肛肠科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应用最多的疗法其中之一,具有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优势。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术区常规消毒后于肛旁适当位置向肛内方向做一放射状切口,持探针从切口处向肛内探查,可探及各窦道走向,于主窦道近端适当位置偏前处做一梭形切口,食指于肛内做引导,探针从内探出,切除内外口之间皮肤,引入橡皮筋松紧度适宜挂紧。再于其余各窦道外口处做一梭形切口,每两个切口之间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炎性组织,剔除瘘道壁部分炎性组织,并于每两个切口间引入橡皮胶膜以充分引流,引流条可自由转动以充分促进分泌物排出。最后以止血灌肠散(院内制剂)于油纱条中嵌入创腔。

4 术后护理

高位复杂性肛瘘通常是由反复感染所致,术后需要严格控制感染,否则将会影响组织愈合与创面恢复。术后前3天应予头孢类等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第1周换药应每日两次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及橡皮片,深度清洁保持创面新鲜。冲洗后将雷夫诺尔溶液浸泡纱条嵌入瘘口内深度清洁。同时进行红光、激光照射、穴位贴敷等疗法治疗。术后第1周用银黄清热汤(院内制剂)熏洗坐浴,保持创面清洁,待瘘道逐渐愈合,术区皮肤爬皮上长,予白芨生肌汤(院内制剂)熏洗坐浴,促进创面收口,肌肉皮肤生长。恢复后期,创口逐渐愈合,以垫棉法充塞压迫各皮桥促进肌肉组织与皮肤粘连。

对口引流术是一种低成本,方法便捷,疗程相对较短的手术方法。各个切口之间均以引流橡皮条连接,使脓腐快除,新肉快生,且引流通畅彻底,换药时便于彻底清洁各皮桥之间的分泌物,手术过程中对血管神经损伤少,创口较小,有利于后期肉芽组织生长,管道黏连愈合。

术后初期用银黄清热汤凉血止血,以减轻创伤引起的出血、红肿、皮温升高等症状。药用黄芩30g,黄连30g,金银花30g,黄柏30g,知母30g,土茯苓20g,生地20g,苦参20g,赤芍20g。恢复后期为防止创面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予白及生肌汤以收敛生肌止痛。药用白及30g,大血藤30g,桃仁30g,牡丹皮20g,栀子20g,姜黄30g,五倍子20g,玄参20g,椿皮20g。

二者结合的优势。对口引流术与中药熏洗结合运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一大特色,既是对切开挂线法的深造与传承,同时又融合了祖国中医的优势,二者互相兼容,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感染几率,比单纯手术治疗更有优势。

5 总 结

柳越冬教授认为手术的成功只占高位复杂性肛瘘完全治愈的50%,而术后换药则占剩余50%,术后换药以及熏洗理疗等是必要的。柳教授将对口引流术与中药熏洗巧妙结合,开拓了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新思路,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大面积的肛门损伤,创口小、损伤少、疗效高。

[参考文献]

[1] 秦乃宏.肛瘘手术76例临床诊治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8):124.

[2] 杨云,赵红波,范娴娴,等.刘建平运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7):57-58.

[3] 韦平,谷云飞,张正荣.中医对肛瘘认识及治疗溯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47-148.

猜你喜欢
外口肛瘘熏洗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前列腺增生合并尿道外口狭窄在临床中的治疗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报道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