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1+X”的阅读共振

2018-03-26 07:32吴淼峰莫国夫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会

吴淼峰 莫国夫

“变”与“不变”的闲聊

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则故事,看看你到底能读懂多少。

(生浏览故事)

师:能读懂吗?已经读懂的举手。

(个别学生举手)

师:我们简单讨论两个问

题,看能不能帮助大家读懂故事。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故事中什么是不变的?

生:“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这句话在故事中出现了很多次,是不变的。

生:好几句话后面都用到了省略号和感叹号。

生:还有破折号。

生:做游戏的地点是不变

的,都在一棵老树下。

生:孩子们做的游戏是不变的,一直在做“木头人”的游戏。

生:做游戏的人是不变的。

生:“我等的车都不来”这一点是不变的。

师: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那么故事中什么是变化的呢?

生:欣然、哑然、愕然……这些词语都有“然”,但应该是不一样的。

师: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不一样的。猜一猜,这些词都跟人的什么有关?

生:表情。

师:透过表情可以看出人的心情,这些词表达的意思都跟人的心情有关。

师:凭感觉判断一下,这些有关心情的变化是呈直线的还是呈曲线的?

生:呈曲线的。

师:说明故事是曲折起伏的。

“见”与“未见”的发现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阅读一组故事。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一件运动衫》,并且完成了预学单。现在,简单回顾一下:这则故事共22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和康威老先生之间的故事。这一点没有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故事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

生:好像不是。

生:不是。我觉得他可能只是一个角色。

师:没错,“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所以“我”字上面要加上什么?

生:双引号。

师:故事中,“我”为康威老先生做了什么?

生:“我”用康威老先生的1美元45美分和“我”用来买运动衫退还的钱为康威老先生买了一双新鞋。

师:故事中,康威老先生有没有为“我”做点什么?

生:康威老先生用一只小狗换了一件运动衫,把它送给了“我”。

师:也就是说,他们都为对方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是吗?难怪同学们读完故事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投影学生的预学单)

“我”和康威老先生都是好人,因为康威老先生用自己的一只小狗换了“我”所喜欢的东西,而“我”却用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衫为康威老先生买了一双鞋子。

我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自己快乐的源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互助互爱,多替别人着想,能让我们的相处更为融洽。

师:故事是围绕“一件运动衫”展开的,那么,这是一件怎样的运动衫呢?老师从预学单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文中的四句话,也就是说这些信息都是同学们自己能够找到并读懂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同学们自己都能读懂,那么这则故事,我们还要读些什么呢?(停顿)我想,有没有一种可能,虽然我们已经读过几遍,但故事中还有我们没发现、没深入思考过的?

(生纷纷点头)

师:接下来我们将开启一段发现之旅。先从同学们摘录的四句话看起。这四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件怎样的运动衫?

生:从第一句话中可以知道,这是一件最漂亮的运动衫,前面印着一只蓝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

生:第二句话写着这是一件“红色运动衫,上面印着蓝色的大角麋鹿有多棒”。

生:从第三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印着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运动衫。

生:从第四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红色运动衫”。

师:读完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写到了这是一件红色的运动衫。

生:都写到了运动衫上的大角麋鹿。

生:而且大角麋鹿还是蓝色的、仰着头的。

师:也就是说这几句话都对运动衫的颜色、图案以及图案的颜色和样子进行了细致描写。这是什么描写?

生:细节描写。

师:这样的细节描写还不止一处。像这样对同一个内容或者同一个意思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描写,是一种什么方法?

生:反复。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对这些细节进行描写呢?

生: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件运动衫。

生:因为“我”太想拥有这件运动衫了。

师:也就是说,这种对细节的反复描写更能表达出“我”对运动衫的喜爱与向往,是吗?可是,问题似乎还是存在的。在摘录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故事的第3、7、18、21自然段。这又是怎么回事?快速浏览,也可以直接跳到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思考: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对运动衫进行细节描写的?

师:作者第一次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

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件运动衫,小男孩身上的红色运动衫引起了“我”的注意。

師:关键词——

生:注意。

师:(出示:注意运动衫)好的,第二次?

生:第二次是“我”想让妈妈给“我”买这件运动衫,所以才和妈妈说得这么细致。

师:想买运动衫,不错! 第三次?

生:退还运动衫。

师:有点依依不舍,对吗?概括得真好。第四次——

生:又得运动衫。

师:又得到了,对吗?同学们真是厉害,不仅说得准确,而且概括得好。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作者不是在简单地反复,这种反复的细节描写是跟故事的情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不过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讲,似乎中间环节有遗漏。你想,刚刚还是“想买运动衫”,怎么突然就过渡到“退还运动衫”了呢?这中间有买吗?

生: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用3美元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师:在故事的第8自然段,“我”买到并穿上了这件运动衫。

师:同学们请看,这五句话都写到了这件运动衫,完整地串起了整个故事情节。那么故事的情节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引入“情节梯”这种图式。大家请看,这里有三幅不同形态的“情节梯”,请你判断一下,你觉得哪一幅“情节梯”与故事的情节变化最吻合?(出示情节梯图)

生:第三幅比较吻合。一开始“我”注意到这件运动衫,于是想让妈妈给“我”买,后来妈妈真的给“我”买了。我觉得这个过程应该是向上的。后来“我”为了给康威老先生买新鞋,就把运动衫给退了,这里应该发生了变化。最后,康威老先生又把运动衫送给了“我”,结尾出人意料。

生:第三幅。我觉得前面部分,“我”从“注意运动衫”到“想买运动衫”,感觉上都是很顺利的。后来把运动衫退掉,给康威老先生买新鞋,跟刚才的感觉发生了变化。最后,康威老先生又把运动衫送给了“我”,结果很好,也很意外。

师:是啊,第三个情节梯与前面两个的差异在于它有转折的地方。体会一下:为了帮康威老先生买新鞋,“我”会把梦寐以求的运动衫退掉,你之前想到过吗?

生:没想到。

师:所以故事在此处发生了第一次转折。

师:故事的结尾,“我”又得到了这件运动衫,你想到过吗?

生:没想到。

师:结尾又一次出现了转折。

师:“情节梯三”清晰地表现出了这两次转折的过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一波三折。

生:跌宕起伏。

师:是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故事的时候会感到“意外”的主要原因。

师: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这种细节的反复描写,既串起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也带给了我们意料之外的阅读感受。

“读”与“学练”的结合

师:让我们继续阅读。请拿出信封,打开故事《一块钱》。请注意快速默读。全文共1245个字,争取在4分钟左右读完,还要画出故事中反反复复写到的句子。

(生阅读)

师:好,同学们,读完的请举手。咱们班的同学默读能力真不错。我们一起来交流,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生:一个在大街上乞讨、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女人。

师:事实上她是一位——

生:母亲。

师:在故事中,有没有反反复复写到的句子?

生:故事中反复写到“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师:这是母亲反复说的一句话。除此之外,还有反复写的吗?

生:一只手本来向上摊,可是在借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

师:这是母亲接钱时反复做的一个动作。作者几次见到她,她总是这样说,接钱的时候总是反复做这个动作,这一言一行,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可是,“我”对她的态度却是在变化的。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根据老师的提示,跳着读,找出关键词,体会“我”对这位女人态度的变化。

师:第一次遇到她,因为不了解,所以听她这样说、看她这样做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生:很怪。

师:几天后“我”又遇见了她,听她还是这样说,“我”觉得她应该是个骗子,所以那次“我”怎么对她?

生:不理会。

师:一个月以后,“我”又一次见到了她,她还是这样说,这次“我”不但不理她,甚至对她产生了什么?

生:厌恶。

师:后来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竟然知道这个人,“我”感到有点意外,内心怎么样?

生:好奇。

师:当朋友一五一十地告诉“我”她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尤其是告诉“我”其实她的女儿已经死了的时候,“我”怎么了?

生:震惊。

师:故事的结尾,作者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生: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手心,永远朝下……

师:关键词是——

生:希望。

师:这就是“我”对这个女人前后的态度变化。这是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呢?让我们学着画画情节梯。用上这六个关键词,根据变化过程,在方框内画出情节梯。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画出了两种不同的“情节梯”,(出示“情节梯图”)你们认为哪一种更符合故事的发展,以及“我”态度的变化过程?

生:第二种比较符合。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女人的态度一直都不好。这种情况下,情节应该是向下发展的。后來,朋友告诉“我”之后,“我”对这个女人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情节应该往上发展。

生:我也觉得是第二种。因为从“不理会”她到“厌恶”她,这都说明“我”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好,应该是向下的;后来朋友的话让“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就慢慢向上了;最后“我”希望给他祝福,态度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

师:先下后上,先抑后扬……态度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而情节的变化过程,依然是跟作者反复写到的细节紧密联系在

一起。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故事的结尾定格在母亲反复做的这个动作上。故事中反复写到了两个内容——母亲的一句话和一个动作。为什么故事的结尾,只定格在这个动作上?这个动作,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生:因为这个动作是她女儿教她做的,她的女儿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变成乞丐。

生:因为她觉得这个女人是自己的母亲,她希望母亲哪怕是在乞讨,也要讨得有尊严。

师:有尊严地活着,这不仅是她女儿的心愿,也成了“我”的“希望”。通过学习作者反复写到的细节,我们读懂了母亲和作者的心声。

“读”与“思考”的相合

师:这样读故事有意思吗?最后我们来读一则《父亲的日记》。请看大屏幕。故事会在屏幕上自动播放,根据每页字数的多少自动翻页。快速默读,同时边读边思考:故事中有没有反复写到的内容?这与前两个故事有不同吗?

师:同样是一则关于“爱”的故事,故事中有反复的细节描写吗?

生:这则故事中写了一件事。

生:我觉得应该是两件事,一件是关于父亲的,一件是关于“我”小时候的。

生:我补充一下。因为这两件事非常相似,所以好像觉得只有一件事一样。

师:也就是说“父亲老年的故事”几乎就是“我童年故事”的翻版,都写到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几乎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什么?

生:父亲对“我”是很好的,“我”对父亲是不耐烦的。

生:父亲给“我”的是爱,“我”对父亲却很不耐烦。

师:三个场景的细节是不同的,前后之间形成了什么?

生:对比。

师:这是与前面两则故事不同的地方。事实上,故事还没有结束。如果你是作者,你希望这个故事怎样结束?

生:我希望这个孩子渐渐变了,变得像父亲以前对待自己一样去对自己的父亲。

生:我觉得儿子应该会感到后悔,马上跑到父亲那里,去忏悔,去照顾他。

生:我觉得儿子应该会认识到自己的错,以后会好好对待自己的父亲。

生:也有可能,儿子想去忏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父亲已经走了。

师: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我悔恨交加,一下子泪流满面:“爸爸,儿子不孝,儿子对不起您……”可是,父亲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了——父亲已经去世——我是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了他老人家的日记。)

师:很显然,这样的结尾出乎大部分学生的意料。猜到的同学,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为什么会那样想吗?

生:因为我觉得儿子对父亲不孝,最后可能会有点转折,作者会想让读者心情起伏。

师:所以结尾是出人意料的。

生:我觉得作者想让故事的结尾符合这篇文章的特性,当他悔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从而暗示我们一些道理。如果说结尾是“父亲和他以后生活在一起”,那就不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其实我们都希望最终这个孩子能够给父亲更好的关爱,这是我们许多人的梦想或者说心愿,对吧?

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时候不是这样的,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你们说什么样的人应该读到这样的故事?

生:对父母不孝顺的人。

生:经常抱怨父母、对父母不耐烦的人。

生:不懂得照顧父母、爱父母的人。

师:还有不懂得怎么去表达爱的人,对吧?同学们,通过细节的反复对比,我们读懂了故事的主题,那就是——

生:爱。

师:这节课阅读了四则故事,故事都用到了反复的细节描写,情节发展都是出人意料的。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学会了阅读这一类故事的方法。老师现在送你们每人一份《妈妈的银行存款》,你们课后读一读,看能不能用这节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读懂这篇故事。

【评析】

本课是以“群文阅读”的视角,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某种探索,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教阅读”的大胆尝试。纵观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1.对“单篇教学”常规套路的大胆突围。“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区别于单篇教学,群文阅读是在单位时间内的多篇阅读,给教师如何处理和安置文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时间是个常量,这就意味着群文阅读不可能如单篇教学一样从认字识字开始,不可能开展逐段阅读,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不可能“字字着力、句句分析”,这对习惯了单篇阅读教学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这堂课中,如果算上课前谈话以及课后的独立阅读,本课共涉及5个文本,近6000字。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群文阅读,就要求教师要深度解读、合理配置文本。从教学过程来看,这种线性的组合形态,对于没有太多群文阅读经验的学生而言,起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2.对“阅读能力”训练的大胆实践。“教阅读”区别于“教课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阅读能力训练”的定位。之所以要将如此多的文本组合,很重要的一个思考在于能够通过集中阅读,引导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实现对某种阅读能力的感悟和习得。比如,本课教学中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默读训练有着清晰的量化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问题在于,有了如此清晰的学理依据,在课堂中如何加以实施和训练呢?本课教学作了清楚的引领,无论是根据文本字数,给定时间进行阅读,还是通过媒体自动呈现的逼迫式阅读,都是基于课程学理的实践探究。再比如“情节梯”的引入和学用,是对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训练。从教学现场来看,很多学生是能够很快领悟并习得的。

3.对“学情起点”的大胆把握。教师的教应该以学生的学情为前提。美国学者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本课教学中预学单的精妙设计,看起来平淡无奇,实则匠心独运。教学时对学生学情的回顾、对特殊学情的回应、对有效学情的活用,都是本课教学能够最终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领会学生的学情起点,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阅读教学的高位运行。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树人小学/浙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体会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