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8-03-28 05:45文双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斯汀雷公藤咪唑

文双平

皮炎湿疹为皮肤科的常见疾病,该病以剧烈瘙痒、红斑、水疱、丘疹、表皮脱屑及肥厚为临床特点,同时伴有局部渗出及融合趋势的丘疹,若无确诊则可拟诊为皮炎湿疹[1]。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并无明确规定,临床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因素(花粉、化妆品、机体免疫、代谢、精神、鱼虾等)综合作用引起的以渗出为特点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2]。皮炎湿疹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病程延长等特点,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外用中成药等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停药后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3]。雷公藤多苷为中药制剂,能有效抑制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对体液免疫抑制的作用明显,能改善微循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免疫疾病的治疗[4]。本研究主要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湖南省安乡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关于皮炎湿疹的诊断标准[5]:皮肤出现糜烂、丘疹、水疱、红斑、渗出等,分布于四肢及躯干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灼热;年龄>18岁;患者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皮损及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的患者;入组前7 d经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皮疹分布于肛门、外阴等患者;依从性较低,未进行规定服药及中途换药治疗等患者。依据上述标准将纳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男27例,女31例,平均年龄(34±7)岁,病程5个月至 5年,平均(2.9±0.7)年;观察组男28例,女30例,平均年龄(34±6)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3.0±0.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11)治疗,1片/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浙江得恩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422)治疗,1~1.5 mg/(kg·d),3 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共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5]:痊愈为消退率100%,瘙痒积分为0分;显效为消除率在50%以上,瘙痒积分为1分;有效为消除率为25%以上,瘙痒积分为2分;无效为消退率在25%以下,瘙痒积分3分及以上。②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IL-2、IL-6和CRP水平,IL-2和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Α)法检测,CRP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③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分析和整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经检验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2、IL-6、CR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2、IL-6、CRP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IL-2(ng/L) IL-6(ng/L) CRP(mg/L)对照组 58 257.12±11.50 201.30±10.49 27.310 0.000 35.01±3.01 23.40±1.76 25.360 0.000 18.07±1.34 10.75±0.67 37.210 0.000观察组 58 256.81±10.73 150.13±11.34 52.040 0.000 34.87±3.12 16.70±1.27 41.080 0.000 17.86±1.29 8.71±0.40 51.600 0.000 t值 0.150 25.230 0.246 23.510 0.860 19.910 P值 0.881 0.000 0.806 0.000 0.392 0.000

2.2 IL-2、IL-6及CRP水平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2、IL-6、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CR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出现下降,且观察组的IL-2、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局部烧灼感3例,刺痛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7/58),观察组患者出现局部灼热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5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28)。

3 讨论

皮炎湿疹为临床中病因较为复杂的疾病,需进行长期的维持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时的不良反应较多,使患者不能有规律地坚持用药,也是皮炎湿疹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该病是因各种因素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递质,从而出现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且通透性增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咪唑斯汀为新型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组胺及抗过敏双重作用,通过影响5-脂氧合酶的代谢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6],临床常用于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见效快、安全性较高的特点,但单独采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时,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雷公藤多苷能有效调节Toll样受体-核因子КB信号传导通路,降低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КB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还能抑制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等炎症介质的升高[7]。但是,大剂量使用雷公藤多苷会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需配合其他药物联合使用[8]。

巫艳芬等[6]通过联合雷公藤多苷与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结果表明经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IL-2、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相似。说明经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联合雷公藤多苷与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较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IL-2、IL-6、CRP等炎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1]Ring J,Αlomar Α,Bieber T,et a1.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atopic eczema(atopic dermatitis)part I[J].J Eur Αcad Dermatol Venereol,2012,26(8):1045-1060.

[2]Tauber M,Balica S,Hsu CY,et al.Staphylococcus aureus density on lesional and nonlesional skin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severity in atopic dermatitis[J].J Αllergy Clin Immunol,2016,137(4):1272-1274.

[3]赵海峰,裴贤淑.复方氟米松软膏辅助治疗老年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223-224.

[4]彭健韫,兰乐健,张小如.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1):905-908.

[5]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6]巫艳芬,刘永军,梁进.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7):3805-3807.

[7]刘为萍,刘素香,唐慧珠,等.雷公藤研究新进展[J].中草药,2010,41(7):1215-1218.

[8]张秋萍,田振,刘志宏,等.雷公藤多苷片的抗炎作用及体内药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6):122-124.

猜你喜欢
斯汀雷公藤咪唑
枪口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复方粉背雷公藤凝胶质量标准的研究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18~F-硝基咪唑PET/CT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研究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