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分析

2018-03-28 09:41黄晓寸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沧州应用型校企

黄晓寸

(沧州师范学院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沧州师范学院地处河北省沧州市,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同其它新建本科院校一样,沧州师范学院存在办学时间较短,社会知名度不高、教学投入积累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特点,制约了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一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顺应国家提出的转型发展要求,以服务地方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教学投入的不足,克服实践教学短板,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方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探索出符合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的道路,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地方院校的发展,而且对于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笔者结合沧州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针对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条件、环境、设备,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体系较健全,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实际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及社会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实验条件有限.为实现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信息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通信工程实践能力,但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动手机会,学生不能从整体业务层面深入学习和实践.

二是偏重理论.目前实践教学仍以课堂实验为主,课堂实验也是按照书本操作,只为验证理论结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率较低,缺少灵活性和创新,难以实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

三是实验与通信技术脱节.学校现有的通信专业实验都是采用测试仪器和试验箱,设备陈旧,方法简单枯燥,环境较为单一,缺乏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对接.

四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经验.学校大部分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师都是“从高校中来,到高校中去”,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是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对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不了解不熟悉,实践经验较少,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和开创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是对口实习岗位较少.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较少,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挥.

综上所述,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有着重要意义[4].

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沧州师范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北京翡翠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凌阳爱普科技有限公司、恩次方创客教育等多家公司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实际,在实践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尝试,通过成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习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实践环节多元化等一系列举措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2.1 构建校企联合教育中心机构

沧州师范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探索、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本科院校的产学研合作道路,即成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该中心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课骨干教师组成,学校具体负责运行管理,企业负责业务管理.成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基地工作小组和基地办公室三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实行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建共管、平等互助、分层管理、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通过该中心,搭建集约可行的校企合作平台,完善系统合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高效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

2.2 以机构为平台,优化课程结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联合教育中心为平台,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结合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使其面向工程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5].

2.3 以机构为载体,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

以联合教育中心为载体,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建立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采用设备推介,接收企业设备捐赠,引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学校建设与企业生产现场对接的实训中心,将实训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更多借助于相关企业的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学生通过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完成企业相关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等形式加深对通信网络的基本了解,理解其原理,掌握一定的技术,提高学生对通信网络的规划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对网络环境的配置和调试等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6].

2.4 以机构为契机,提高实习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实践环节多元化

以联合教育中心为契机,尽可能多地建立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尽可能多的合作,扩展实习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信工程专业中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课程大都存在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此类课程,采取理论部分由学校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企业工程师指导的共同协作方式,结合专业课的具体特点以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环境,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协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实训计划.把更多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规定在企业完成,与相关合作企业进行沟通和商定,让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大量增加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比例,实习深度和广度得以增加,实践环节实现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2.5 以机构为保障,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以联合教育中心机构为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让专业教师通过观摩、学习、定岗置换等途径加入到企业的队伍当中,进行挂职和锻炼,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合作,跟踪了解最新的通信技术,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于实践教学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7].

3 合作取得成效

通过校企联合教育中心,与沧州电信等企业充分沟通与合作,合理采纳企业提出的实践教学建议,沧州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类、专业类、综合创新类到工程实践类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加强.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比调高至总学分的30%以上;课内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转向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在每个学期增设一周的专业实践周,并且在培养方案中加入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见习.

通过校企联合教育中心,把校企合作科研课题融入开放实验室,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坚持开放实验室制度,把与企业合作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进入到开放实验室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开放实验室的各类课题的研究,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了3次河北省电子职业技能大赛,共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个人16人次的好成绩.

通过校企联合教育中心,采取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座、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目前已有4名教师获得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培训师资格认证.“双师型”教师不仅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解决了工程实践环节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而且带动了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

4 结语

高校和企业通过成立校企联合教育中心,实现了校企各自优势的最佳结合,同时借助对方优势弥补了自身短板.高校的专业理论优势与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使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深度都得到扩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以构建并不断完善.

透过校企联合教育中心,高校借助企业资源优势,共建教学资源,深化合作层次,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新探索,对地方本科院校实现“服务地方”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洁,段再超,魏世亮,等.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36.

[2]李茜燕.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7):17-19.

[3]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4):110-112.

[4]李道清.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7,(6):217-218.

[5]石桂名,刘畅,吕晓颖.民办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111.

[6]李志军,张智勇.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46-149.

[7]赵树恩,李玉玲,张铸,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0):121-122.

猜你喜欢
沧州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