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知识点归纳之《朝花夕拾》

2018-04-08 07:42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藤野百草园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本书原名《旧事重提》,于1927 年出版,共收入10 篇作品。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书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主要人物形象】

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了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 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業,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艺术特色】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回忆时,鲁迅先生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猫·狗·鼠》一文既有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作者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猫·狗·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藤野百草园
学校里的“百草园”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