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2018-04-09 02:34陈小琴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句式土地

陈小琴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下面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一、在朗读中感受语言

朗读是语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内容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言文字训练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律美,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得到言语智慧的启迪。

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时,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如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用陈述、感叹、反问三种句式带着不舍的、叮嘱的语气读,带着无奈的、叮嘱的语气读,带着深情的、叮嘱的语气读,让学生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情。通过反复诵读,浓缩全文思想内容的主旨句化作一股清流,流淌进学生的心间。就这样,在琅琅书声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第2自然段时,教师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出示下列两组句子,让学生对比朗读,领略诗一般的语言。

所有的沙滩,所有的耕地,所有的山脉,所有的河流,所有闪闪发光的松针,所有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通过对比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句子的表达效果不一样了。原文读起来,更舒服,好像在强调每一处细小的地方,实际上是说所有的地方,印第安人珍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地方。原文更能体现出印第安人崇敬自然,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怀有敬畏之心。学生从而明白,就像拍摄一样,“所有的”就是全景,“每一处”就是个体的部分。这些就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可以让学生看得更仔细、感受更深刻,更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慢慢地读这段话,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在理解中积累语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将其当作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在理解课文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变换句式进行训练,也可精心选择典型性的句式或构段方式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如教学“眷恋”一词时,为了深化学生对“眷恋”的理解及运用,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一组口头练习:

落红是对______的眷恋。溪流是对______的眷恋。清风是对______的眷恋。绽放的花朵是对________的眷恋。秋叶的凋零是对______的眷恋。游子的泪痕是对______的眷恋。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理解了“眷恋”的含义,还为下文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教学“人与空气、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来说明人与空气、人与动物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而在教学“善待河水”一自然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下列的句式说说河水的作用:

河水灌溉我们的稻田,稻子长得 ______。河水_______,________。

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只要人们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它会回赠我们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园,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还要善待这片大地上的什么,也可以采用下列的因果句式进行训练:“你们一定要善待好这片土地上的______,因为______。因为______,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好这片土地上的______。”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思维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句式训练,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练笔中运用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说话和习作的能力。因此,课堂上的说话写话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体现。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选好教学的“例子”。当然,选好“例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练笔,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朴实、灵动、高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完第1、第2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练笔:

在印度安人眼中,这片土地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那沙滩,那耕地,那山脉,那河流,对印第安人来说又有怎样独特的记忆和难忘的体会?运用下面的句式,把你最有感触的内容写下来。

那一处处金黄柔软的沙滩,印满了我们欢乐的足迹;那一片片_______的耕地,________;那一座座______的山脉,________;那一条条_______ 的河流,_______;那一根根闪闪发光的松针,________;那一只只嗡嗡鸣叫的昆虫,________;那浓雾丛林中的薄雾,________;蓝天上_________白云,________。

接着,教师可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说一句完整优美的话,再把学生创作的句子连成一首精美的小诗。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参照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妙笔生花。

而在第二课时的情感升华阶段,学生已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此时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情感最饱满之时,教师应抓住契机设计小练笔: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并用“我深切地热爱着的这片土地,我想对您说:_____”的句式进行引导。

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练笔实现了文本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融合。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土地、珍惜资源。

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开展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潜能发掘出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句式土地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我爱这土地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特殊句式
分土地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