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8-05-11 01:44张作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风池病证夹脊

张作军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理疗二科,山东 临沂 276032)

本研究中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2~60岁,平均48.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3.5年。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35~62岁,平均49.5岁;病程1个半月~7年,平均3.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为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排除标准:①耳源性、眼源性眩晕、贫血;②孕妇及哺乳期;③有出血倾向;④颈椎有骨折、脱位、肿瘤。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电针治疗。取风池、C3-C6夹脊穴、大椎,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0mm×40mm华佗牌针灸针,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夹脊穴向中线斜刺进针0.5寸,大椎向上斜刺0.5寸,得气后选同侧风池、夹脊穴左右各两组穴位,接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G6805-2A型,选疏密波,强度以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治疗组配合推拿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先按揉颈项部两侧肌肉5min,再用拨法放松颈项部肌肉2min,用滚法在背部膀胱经上往返操作数遍,按压天柱、风池、肩井、曲垣穴,再嘱仰卧位,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骨下部,双手沿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缓慢用力拔伸约10s,拔伸2次,以患者舒适为度。治疗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痹证”、“眩晕”范畴。颈椎病眩晕病机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致脑髓失养;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风阳上扰。痰浊蒙蔽清阳等[2]。颈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之间,督脉为全身诸阳之会,统领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属多血少气之经,针刺夹脊穴可助督脉之阳气,调膀胱之血行[3]。夹脊穴是经外奇穴,针刺夹脊穴能缓解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痉挛,改善椎动脉受压[4]。风池穴属足少阳与阳维之会,有疏散风邪、平息内风、清脑利窍等功效。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针刺可振奋一身阳气,调节全身气血,有强壮补虚的作用。拔伸法可滑利关节,扩大椎间孔,并使错缝的小关节得以整复,起到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纠正颈椎力学平衡的重要作用[5]。推拿手法可以放松颈项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减轻椎间关节压力,缓解对椎动脉的刺激,改善脑部供血。因此,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9-190.

[2]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1.

[3] 朱超英.颈夹脊穴的临床应用[J].中医研究,1988,1(4):35.

[4] 武文鹏,谷栩萌,孙兴华,等.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2):34-36.

[5] 石学敏.针灸推拿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24.

猜你喜欢
风池病证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