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王佳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应用

王佳伟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7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正常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根据患病特点以及用药特点分别使用合适的不同的护理管理标识,实行标签化管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管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几率。 结果 对照组发生手术风险的概率为6.67%,观察组为1.33%,而且护理结果的评分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标识的使用对于手术治疗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及护理管理中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074-02

护理标识的使用是手术室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护理标识制度,就是根据不同的手术护理工作的需要,在手术室内设置不同的标识,对手术中不同阶段的关键环节以及关键步骤进行提示,从而防止不必要的危险以及失误的发生[1-2],更加有效地为患者治療。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护理上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而且由于患者的疾病具有多样性,相对于一些其他的科室来说其工作程序比较复杂,因此,建立一种安全的护理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并且十分重要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如下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收入的手术患者150例,作为此次医疗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75例,在对照组的75例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7例,观察组的75例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0例,两组所选取的患者经统计,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进行护理管理。具体护理管理方法如下:采取措施对护理标识的种类进行管理,这项措施中主要包括的标识包括患者标识、环境标识以及警示标识等。①患者标识。患者标识主要是在手术时能够迅速对患者的身份以及病情进行识别的标识,在手术之前对患者的信息在卡片上进行填写,并在进入手术室前仔细核对,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在填写卡片的同时,为方便对患者进行分类护理管理,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腕带、丝绳等便于携带的物品对患者加以区分,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种类的患者,例如可以用红色代表高危患者,用绿色代表一般患者,用黄色代表新生儿患者,青色代表老年患者等,对于一些其他的有特殊方面需要注意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颜色的差别来提醒医师,这样,既能保证患者能够得到相应的护理与治疗,又能方便医师的护理管理,更方便地获取信息。②环境标识。环境标识主要包括四种,它们分别为防护警示标识、手术设备标识、手术功能区域标识以及卫生处置标识等,环境标识的主要功能是标示手术室中不同的功能以及功能分区,防护警示标识用于手术室内仪器的警示功能,手术设备标识用于标示不同的手术仪器的功能及使用过程中需要特殊注意的使用事项,手术功能区域标识则主要用于标示手术室内不同区域的特殊功能,卫生处置标识则用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这样能更加方便地实施护理管理。③警示标识。警示标志主要是在护理管理中起到警示作用,用以提示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④还应该特别注意手术中用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还要对手术中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1.3 评价标准

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的护理管理结果进行评分,对两组的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进行统计,在评分时应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标准(2010)》作为标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的组别证明护理的质量更好[3-4]。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结果评分比较

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对比发现,在使用手术室护理标识之后,在使用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时,对于手术用具的管理、手术用具的准备、手术中的无菌操作以及护理文书的评分,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在手术过程护理中用药错误、意外事故以及感染发生等风险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由于手术过程中的程序复杂,步骤繁多,因此就会难以避免的出现一些手术风险,提升手术过程中医疗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技能显得至关重要[5]。护理标识的使用就是一种典型的方法。护理标识按其功能来分类,可以分为患者标识、环境标识、警示标识等。其中患者标识主要是为了帮助医师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份,对患者的风险避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手腕上的腕带有助于医师辨别患者身份,明确患者的病情,清晰的了解患者的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情况等,有效防止手术部位发生错误以及医师对患者病情发生误判等,这一措施尤其对于手术前神智不清的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的腕带也有助于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引起医师的警觉,有助于防止危险的发生。警示标识有助于警示医师以及护理管理人员防范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危险,提高防范意识,手术中可能会发生许多突发状况,因此发生危险的几率就大大提高,环境标识能够有效的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大大减少危险的发生。醒目的环境标识起到强烈的提示作用,从而明确的区分不同的功能区域,需要在消毒区进行的操作要在无菌区进行,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也能通过环境标识来提示,这样既降低了手术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几率,又能提高手术过程中各项操作的效率。在实行护理标识使用制度之后,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项措施对于降低手术护理管理中风险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是保障手术安全高效进行的一项良好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提高现今的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秀清.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7(5):46.

[2] 吴雪琼.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52.

[3] 梁樱红.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3):86.

[4] 徐政秀.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7(8):99.

[5] 陈蕾.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1):32.

(收稿日期:2018-04-15)

猜你喜欢
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应用
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骨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
护理标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