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8-05-15 03:0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4期
关键词:射血室性左室

王 惠

(成都顾连康复医院,四川成都610058)

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的一项常见疾病,该种疾病的出现与患者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心脏压力负荷过重、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及心肌缺血等有直接关系,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加剧了患者心室内部充盈功能及心室泵血下降,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潴留、呼吸困难及四肢乏力等症。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增加了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概率,在对该项疾病进行治疗时,应将重塑心室机制,防止心室重塑发展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主要工作,以降低患者心衰的死亡概率,提升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将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4月份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共选择该区间来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 45~79 岁,平均年龄为(58.6±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为(59.6±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①药物治疗后心律失常患者;②患有肝脏疾病及肺部疾病患者;③受其他疾病影响产生的水电解质紊乱及心力衰竭患者。

1.2 方法

当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做血脂、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水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等检查,观察患者的ST-T及心率是否发生改变。在治疗前后,均需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值、24h动态心电图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内容包括:控制盐分摄取量、吸氧、螺内酯、洋地黄、补充钾镁等物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碘胺酮治疗方法,碘胺酮采用注射方法,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减少碘胺酮的注射剂量。静脉注射结束后,采用口服碘胺酮治疗方法,每日3次,持续一周后将剂量减少为每日2次,持续用药一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展现出来的治疗效果[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对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

疾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严格按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要求,将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其中,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期前收缩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期前收缩减少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期前收缩未发生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 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量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发展趋势,一经发病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患者受到心力衰竭影响所致,加重了患者的心肌缺血现象,电解质及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概率。另外,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出现,也导致患者心脏搏血功能下降,加重了患者的心力衰竭,使患者的病情陷入到恶性循环中。相关的医学数据表明,室性心律失常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室性心律,增加了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使用具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促进心律失常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却给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针对该种情况,应在治疗中增加碘胺酮药物,能够完成对室性心律失常所引导的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紊乱现象的进一步纠正,对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肌重构具有重要作用。治疗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以便能够及时处理治疗中存在的问题[3]。

本文表1中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量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碘胺酮药物的应用降低了室性早搏数量,提升了左室射血分数。表2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79.4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碘胺酮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状况。

综上所述,碘胺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蓉芳,杨重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7-18.

[2] 赵娟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8):132-134.

[3] 图尔荪江·伊斯拉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137.

猜你喜欢
射血室性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射血分数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