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保山古道

2018-06-28 08:46
大众考古 2018年3期
关键词:永昌漾濞古街

大理—保山古道史称“博南道”, 因途经古永昌郡所辖之博南(今永平)县境而得名。古道最早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汉武帝开西南夷,在澜沧江、西置隽唐、不韦县后设为官营驿道。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永昌郡建立后,为改善交通,曾多次组织军民进行大规模扩修铺筑,因沿途山高水险、工程艰巨,时有行人创作的古歌《博南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反映了人们对筑路开边之艰辛的感叹。之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不断扩修铺设,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经略滇缅、控制边服的主要通道。线路东起大理州下关城,向西经西洱河、平坡转北至漾濞县城(古漾濞驿),再转西过云龙桥,翻打牛坪山太平哨,下山过胜备河、黄连铺,翻叫狗山过北斗铺、万松巷、杉松哨、梅花铺,至永平(博南)县城后,再转西南经曲硐、花桥、桃园铺上博南山,翻山后经永国寺、杉阳镇(古杉木和驿),翻江顶寺下山,跨澜沧江进入保山市境。又经隆阳平坡,西上罗岷水石坎、水寨、大栗哨,翻天井铺垭口,下山经官坡、板桥镇(古板桥驿),转南至保山城,全线里程约200公里。沿途已知的历史遗存共3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15处。

漾濞驿古街

漾濞驿古街位于漾濞县城西南侧的上街一带,为漾濞驿及巡检司所在地。古驿形成于汉晋时期,因居古漾江、濞水两条河流之间而得名。唐代中期属蒙舍赕地,为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的起点和基地。元代正式定名“漾濞驿”,为时设云南“入缅国十五驿”之一。明初平滇,于其地筑城设街,置漾濞巡检司承担官道的管理和周边街前、东冲、大堡、淮安、密场、三甸“六约”之地的镇守之责,从此沿袭下来,成为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邮驿中转站点。古街东起于漾濞古城南门口,向西北延伸至漾濞江边云龙桥止,全长约300米。街道均以石块铺筑,宽约4米。路中以条石铺成路轴,路边设排水沟道,有较好的抗灾保通能力。街道两边建筑多为传统中式瓦屋,临街接市,成片相连,除著名的上街回族清真寺外,绝大多数属早年服务于古道交通的各类马店、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饮食等店铺旧址,古驿风范至今犹存。

阁罗凤是南诏政权第五代王,公元748—779年在位,其养父皮逻阁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六诏,被册封为云南王。748年皮逻阁死,阁罗凤继位,袭封。阁罗凤初臣服于唐,助唐抗击吐蕃。后因唐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姚州,杀张虔陀。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又为其所败。阁罗凤遂依附吐蕃,时杨国忠为唐相,又征兵全国,大举讨伐,为阁罗凤所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757年,阁罗凤发动对西南部寻传地区的开拓,“西开寻传”之后,便打开了向南通往骠国的交通。在位期间,阁罗凤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几度试图与唐廷和好。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大理南太和村)立南诏德化碑,表明叛唐出于不得已,愿与唐世代友好。

漾濞江云龙桥

云龙桥位于漾濞县城西北角的漾濞江上,东接漾濞驿古街,西通漾濞西山。据史载,其地原为渡口,开辟于汉代之前,是永昌古道从大理往西前往保山的第一个过江要隘。此后各代曾多次架木桥以供通行,均因各种因素被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因当地盛传有云龙在此过江,遂由地方官府出资改建铁索吊桥以求永固,定名“云龙桥”。此后经清康熙(1662—1722)、光绪(1875—1908)多次更新加固,沿用下来。桥依江岸崖壁支砌石墩,以2根铁链为护栏和6根钢缆为底索混装形成桥体,以栗木方板连接铺设桥面。桥身总长70余米,净跨39.3米,面宽3.3米,墩高13米。东西两墩各建桥亭关楼,桥悬楼高,气势壮观。桥之两端,东连上街古驿、西有望江古阁,旧貌古风,堪称一胜。

漾濞云龙桥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因途经永平县博南山而得名,是古道从永平出发前往保山的重要路段之一。博南山也称“金浪巅”,民间俗称“丁当山”,地控古博南县西出永昌通衢,汉武帝“通博南山”时开设为官营驿道。东汉永平十二年置永昌郡后,曾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建铺设,为古《博南谣》的主要发生地之一。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断维修扩建,长期沿用下来。

古道东起永平西南桃园铺,向西经花桥、铁厂上博南山,翻万马归槽垭口,下山经永国寺、杉阳镇,再由西山寺、湾子,过江顶寺,下山至澜沧江霁虹桥止,全长约40公里。道路多由人工在陡坡山林中开凿而成,路面铺以石块,一般宽2米左右,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大部分保存下来。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博南山顶东侧古道边,西距永国寺约2公里,为明代四川谪戍状元杨升庵病归仙逝之地。杨升庵本名杨慎,明正德年间(1506—1521)状元,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案遭廷杖,被贬谪永昌37年,为推动云南地方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嘉靖四十年(1561),因长期身心疲惫,一病不起,地方人士雇人将他送回四川老家,但仅行至博南山就气绝身亡。当地人把他当作博南山的守护神建庙供奉,香火长期延绵不断。

公祠依地形坐北朝南,面临古道建成一殿一门的一座小院,占地面积83平方米。因废弃时间较长,小庙屋架早已坍塌,但围墙、房基、天井、石阶通道基本保存,尚可窥见当年的格局风貌。另在庙前的古道上,还有破为两半的碑刻一方,惜年久月深,遭人破坏,字迹已无法辨认。

南明永历帝题、民国赵藩书永国寺门匾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少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1652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胜利,逼死清廷孔有德、尼堪两大亲王,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后期,因为南明政权内部各势力的倾轧纠纷,实力逐渐衰弱。1661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1662年6月在勐腊(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李定国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云南人视其为“滇中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以李定国为榜样,章太炎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永国寺

永国寺(南明永历帝停骖处)东距杨公祠2公里,为博南古道上著名古寺,南明永历帝亡命滇西的落脚地之一。据民国《永平县志》记载,寺原名“宁西禅寺”,为明初僧人书常募建,原址在博南山顶万马归槽垭口。明清鼎革之际,永历帝在李定国护卫下,从大理西逃永昌,人困马乏,曾在这里停骖数日,得到寺僧热心救助,乃为之题名“永国寺”以示褒彰。康熙三十六年(1771)被保山知县程奕移至西下侧的平缓处重建,长期成为古道上往来马帮行人歇脚礼佛的主要站点。

寺依地形坐东向西,临古道而建。原建筑为山门、前殿、过厅、正殿及厢房共四进三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1960年代曾遭人为破坏,现仅存山门、围墙及后来重修的大殿、右厢等建筑,另有清代至民国年间赵藩等人题刻的相关修复题赞碑刻3方及清代迁建时栽种的高大茶花2株。其中山门为屏风式土石砌筑,门头嵌明末永历皇帝题、民国赵藩重书“永国寺”石匾一方。

兰津古渡霁虹桥石刻

兰津古渡霁虹桥原状(1983年摄)

凤鸣桥

凤鸣桥位于永平杉阳镇西约1.5公里的倒流河上,是古道自杉阳前往保山的重要通道之一。石桥始建年代不清,据《徐霞客游记》,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游历杉阳时,该桥就已经存在。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以规整的条石支砌桥墩桥面,桥上原有亭阁护栏供人休息避雨,现已坍塌不存。桥身总长19米,面宽4米,由于河床抬升,桥身下半部被泥沙淤积,仅有桥面和桥洞露出水面。

兰津古渡霁虹桥及摩崖石刻

位于隆阳水寨乡与永平杉阳镇之间澜沧江上的兰津古渡霁虹桥是永昌道上著名的古代铁索桥之一,这里原为渡口,史称“兰津渡”,始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兰津谣》的产生地之一。诸葛亮南征,曾“支巨木以渡军”。唐代南诏王皮罗阁置“永昌节度”时曾架藤桥。元初改架木桥,取“雨后天晴,彩虹呈祥”之意,命名“霁虹桥”。明初桥毁,改为舟渡,并于两岸崖壁下立铁柱以维舟楫,成化年间(1465—1487),有江顶寺僧释了然首倡募化,议建铁索桥,几经努力,终告功成。桥依两岸砌墩,嵌18根铁链悬吊而成,总长108米,净跨56.2米,桥面宽3.8米,为当时古道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铁索吊桥。此后各代历经数次维修复建,长期沿用不衰,直到20世纪90年代被上游山体滑坡造成的巨大洪流所冲毁。由于地处天险,气势雄伟,古桥在建成以后数百年间,曾得到众多往来名流的钦佩赞赏,在西岸崖壁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石刻题记。现存石刻共40幅,尚可辨认字迹的有30幅,时代最早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最晚为民国时期,字径从10厘米到1米多不等,题材内容包括题名、题赞、诗词、对联等几大类,多是对古桥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记赞之词。其中最重要的有明代云南督学使吴鹏的 “西南第一桥”、永昌诗人张含的“兰津渡”诗、清代永顺总兵段腾龙的“天南锁钥”、云贵总督富纲的“悬崖奇渡”等。

图① 水石坎古道梯云路

水石坎梯云路

水石坎梯云路位于平坡村以西至水寨村之间的罗岷山水石坎山谷一带,长约4公里。山谷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极大,有水寨河穿流其间。谷间陡崖如削,怪石嶙峋,形势十分险恶。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此后各代屡有扩修改建,明代中期曾由永昌府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修铺设,长期沿用下来。路径多以人工在悬崖峭壁间开凿而成,路面一般宽1—2米。因山势制约,多数路段成“之”字形曲折而上,形如登天云梯。长期的经营使用,在古道上留下大量的人文遗迹。除成串的马蹄印外,部分山石上尚有人工刻制的防滑线带、简易棋盘及民国李根源的罗岷山题名石刻等遗迹。

水寨铺古街

水寨铺古街位于水寨乡政府东500米老水寨村内。村子以地处众水汇集之地而得名,是古道水寨段内主要的驿站之一,史载开设于汉代开博南、渡兰津之际。元代开设滇省通缅驿道,正式设为水寨铺。之后,随着驿道通行规模的日渐扩大,先后有南京籍的陶、万、马、郭、杨五姓汉族于明初来此定居,承担驿铺管理和商业经贸活动,由此形成一个辐射周边地区的山间集镇。

板桥驿古街

板桥驿古街即隆阳板桥镇青龙街,为古道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街之一,开辟于汉代,相传时有三家军户在此摆渡,也称“三家村”。元初开设云南通缅驿路,因其地当永昌城北交通要冲,乃驻军开设板桥驿,为时设云南通缅驿路的15个大站之一。之后,随着交通流量加大,多次铺路扩街,使成保山坝子北部最大的交通转运枢纽。

古街道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集镇,总长550余米、主路宽4—5米,均以石块铺筑,两侧留有排水沟道,路心以整齐的条石铺设路轴以利通行。街道两端原设过街门楼以控出入,今尚存北楼,称“魁阁”。街面建筑多为传统中式瓦屋,绝大多数属早年服务于古道交通的各类马店、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茶馆、食馆、糕点等店铺旧址,具有典型的古驿镇站风貌。

图② 水石坎头道桥

图③ 水寨铺古街道

猜你喜欢
永昌漾濞古街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漾濞书协作品选
书画作品鉴赏
我与漾濞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挖出来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