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2+N”值班模式探索

2018-07-05 02:09王晓峰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3期
关键词:梯队变电运维

王晓峰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浙江 嘉兴 314100)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嘉跃双变电运维班原值班模式为4个运维小班,3班轮倒(上1 d,休2 d),另1班作为白班。运维班人员16人,管辖6个220 kV变电站(跃新变、双山变、潮乡变、立峰变、祝东变、安江变)。在满员运行时4名24 h倒班人员,4名正常白班人员,即“4+4”值班模式。在变电运维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大背景下,该值班模式显现出不足,亟待改进。比如,在工作繁忙期,白班人员缺员,在3个站(非主站)同时展开工作时,保持2人主站值守,各站只能分配2人,许多能同时开展的工作只能等待;人员连续高强度工作,体力和精力透支;在工作空闲期,夜班人员冗余,4人配置存在人力资源浪费;在安排人员离岗培训、外出开会时,更显现出运维人员缺员,白班人员不足。

1 试行“2+N”值班模式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优化运维值班方式,提升运维工作效率,保证应急响应时效。2017-09-01起,嘉跃双变电运维班试行“2+N”值班模式,“2”为2名24 h倒班人员,采用轮换值班,简称运行班;“N”为正常白班人员,夜间不值班(必要时可留守备班),应急工作保持24 h通讯畅通,随叫随到,简称操作班。人员采用大循环轮换。运维班满员每日可达到12人(2+10),在不增加人员情况下,人力资源提升50%.与之配套,运维班实行了《运维班“2+N”值班模式相关规定》《运维班车辆使用规定》《运维班交接班相关规定》等细则。根据地理人员等实际情况,规定细化了运行班和操作班分工。

1.1 运行班负责

跃新变(主站)日常巡视及高频测试,双山变高频测试,潮乡变、立峰变星期天高频测试;运维班的日常报表及办公类工作;各站操作票、工作票的准备工作(以下简称“两票”)。

1.2 操作班负责

潮乡变、祝东变、安江变、双山变、立峰变的日常巡视;潮乡变、立峰变星期一至星期五高频测试;各站设备定期切换试验(时间值长安排,宜早,不超周期);各站倒闸操作,工作票许可终结工作;各站突发事件处置(明确第一响应梯队、第二响应梯队,保证各队至少2人);运行班各类工作的第二梯队。

1.3 运行班、操作班交接面安排

“两票”等资料准备后,运行班与操作班及时联系,要求工作前送达,运行班负责;各站排查类工作操作班负责,运行班协助完成跃新变;上级安排的培训、会议类,优先安排操作班人员;日常工作尽量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完成。

1.4 统一要求

工作车辆安排由运行班负责,运行班、操作班值长间有效沟通;操作班人员(包括使用车辆驾驶员)食堂报饭09:30前通知运行班;操作班工作所需测温仪、照相机等由操作班人员提前通知运行班准备(包括充电);巡视检查等可利用机器人,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等辅助完成;联系沟通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宜说明详细,避免误读;已执行“两票”、资料带回,测温仪、相机照片需导入者,操作班及时通知运行班整理归档,运行班负责;运维班经济责任制,经运维班管理人员及4位值长研究决定,各值发放系数作调整,每周工作计划安排由班组管理人员与当月操作班值长讨论制订,原则上每周五下班前完成,并通知班组全体人员。

2 “2+N”值班模式取得成效

2.1 班组运维人员可调配数量提升

在满员情况下,运行班2人,操作班10人,共计12人,原值班模式只有8人。比如,2017-09-21,嘉跃双运维班生产任务繁重,共有3个变电站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当天实际参加工作为3名值长,2名正值,4名副值,共计9人。应急响应安排4人(1人当日参加工作并作第二响应)。在原值班模式根本无法完成当天工作,在“2+N”值班模式下,能够顺利完成生产工作及日常巡视运维工作,并保证两批应急响应梯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班组运维人员安排

2.2 应急响应时效提升

根据嘉跃双运维班人员住地分布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跃新变(主站),双山变两个应急响应车辆出发点,合理配置车辆。2017-09,运维班安排了应急测试(最远变电站),运维人员到达双山变时间为20 min,安江变时间为35 min,祝东变时间为20 min,平均比原来响应时间缩短25%.实际应急事件为2017-10-09T14:14接地区监控通知,双山变35 kV II段母线压变缺陷,2017-10-09T14:30运维人员到达双山变现场。

2.3 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提升

合理安排运维人员,根据运维人员岗位、技能水平、特点,科学地安排运维工作,做到人尽其能。大型运维工作安排时考虑“高、低”搭配,迅速提升运维青工的技能水平,对关键节点充实人员。部分运维人员年龄偏大,但运维工作经验丰富,多安排检查、核对类的运维工作。这在原值班模式下,由于人员数量少,搭配固定,无法合理调配。

3 “2+N”值班模式存在问题及探索

“2+N”值班模式运行中,发现在某些时段外出离岗运维人员集中,应急人员安排也有捉襟见肘的情况。满员的2+10变成了2+4,甚至2+3,无法满足第二轮应急响应的要求。建议上级部门考虑运维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培训、会议及其他离岗性的工作。运维班青工培训尽量安排在岗培训,跟师实操学习。

3.1 应急响应人员通讯应保持通畅

初期只要求应急梯队人员保持手机通讯通畅。比如应急人员手机短时通讯不畅,拨打家中固定电话发现已停机,造成无法联系。当事人事后反映手机程序更新重启,现已要求应急人员登记通畅的第二联系方法。在跃新变(主站)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调度固定电话接听可能存在延误,告知调度紧急联系电话(工作手机2部)。运维班紧急联系电话(工作手机2部)均保证24 h畅通。在非主站紧急突发事件处置时,为了达到处置响应时效最优化,建议运行班(主站)人员可以立即赶往事发变电所,待应急梯队人员到达接替后,再返回主站。期间主站调度电话接听参照上述第3点执行。

3.2 提高工作计划执行刚性

各部门均制订了月、周计划,但存在计划改变未提前通知,强插计划的现象。在“2+N”值班模式下,运维班提前制订了每周最优运维计划,运维效率提升,运维工作节奏加快。但非计划事件会打乱原有节奏,存在人员、设备隐患。

3.3 增强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各部门尽量平衡运维班的生产计划,考虑运维人员的承载力。比如,2017-09-21的运维班工作中,偶发事件可以承受,经常性发生会造成运维人员体力、精力不足等问题。轮班过程中,会出现运行班2位正值人员值班,存在分工不明确、技术水平欠缺、经验不足问题。现阶段思路中,我们从绩效激励及培训方面着手,明确在2位正值当值时,一位为当值值长,相应提高当值期间绩效考核分值。对相应只承担副值工作的正值,降低绩效考核分值。对青工和当值期间负责的正值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参加值长资格考试。

3.4 操作班成员交接班问题

由于计划安排紧凑,操作班成员经常由双山变出发到其他站工作,未到主站参加运行交接班。目前,运维班要求操作班成员通过查看PMS运行记录、OA通知、手机短信、运维班微信群、电话询问等方式获取信息,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够,不主动,造成一部分工作开展不顺利。现阶段采用抽查考问等形式,引入奖惩,促进运维人员积极主动了解工作内容,设备状态。

4 结束语

经过半年时间的试运行,嘉跃双变电运维班“2+N”值班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通过内部挖潜,增加了白班工作人员数量,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现场运维巡视力量得到增强,提升了设备和技术管理精细化程度,应急处置和事故快速响应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索。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变电站运维管理提质增效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梯队变电运维
变电运维风险及技术检修分析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政策评析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海上阅兵亮点众多,精彩纷呈
探索青年员工从“雏鹰”到“雄鹰”的成才之路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电子政务甲方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