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传教士笔下的中国亭子

2018-07-07 02:38佚名范冬阳
书摘 2018年3期
关键词:彩画亭子园林

☉ [法]佚名 著 范冬阳 译

本书由18世纪一位法国传教士所著,他采用了西欧18世纪已经相对成熟的科学思维认识和解析中国建筑。本书译者认为:“从作者的文字来看,与其说作者在解析中国建筑的‘形态’,倒不如说在解析中国社会的‘形态学’。”比如,作者“从照壁变化中介绍官员体系与形制规定、从亭子中看到‘山水’这种独特的中国景观,在室内的细节里描述社会地位与交往礼仪的分寸,从塔和台的关系猜测统治阶层的信仰和理想……在作者眼中,建筑不是凝固的音乐,而是凝固的社会生活整体”。书中的彩画非常精美,令人惊叹,惊叹中国古人对繁华和美的超凡想象。

三百年前的作者站在法国看中国,今天的我们站在三百年后的中国看他眼中的自己。社会就是在相互观照、嵌入,并由此引起的反观自省和重构中进步。

我们选摘了书中《亭子》的部分内容。

中国园林,尤其是帝王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空间布局很自然地让亭子在空间上距离越来越远,在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和具有装饰特色。尽管这里给出了大量的彩画,但是距离反映皇家园林里亭子的全貌还相差很远,只是表其大略。如果想用这样的工作方式表现中国人的各种设计思想或是继续完善它,那现有的彩画可能数量也是不够的。

需要说的有以下三点:一,这些画面没有任何夸张或修饰的成分,其中的许多亭子我们都能在皇家园林里找到,它们真的就是图中表现的样子;二,是用木材建造的必要性、清漆和颜料的便宜、中国人所追求的远观时呈现显眼鲜亮的品味,导致亭子被装饰和涂绘成书中展现的样子;最后一点,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琉璃瓦。

中国亭子

装饰性亭子

这类亭子是在公共节日纯粹用于装饰目的的亭子,或是在皇帝出游时为所游览路线增添富丽气息的亭子。

建在叠石上的亭子

中国人在模仿山中自然山石方面的能力令人赞叹。他们把石块搬到园林里,重新堆放组织,形成对自然景观的整体象征。堆山叠石的过程中做出岩洞、地穴、陡崖、折岸等各种形式。当人爬上堆山高处,会有一所亭子,从亭子中可俯瞰花圃、树木、流水之间千变万化的组合。中国人把这样的景观称为“山水”。他们认为,不是简单地把山石水木散布在园子里就可以成为园林,他们喜欢的中式园林是曲折蜿蜒的河岸,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时而野趣。

建在桥上和水上的亭子

不同的亭子根据被观赏的位置不同,获得了新的趣味意义。它们和已有的亭子相比,越新异就越令人赏心悦目。桥上和水上的亭子,都是对风景园林中曲折流水的空间划分,形式也可以出现无尽变化。

建在桥上的亭子

建在水面上的亭子

猜你喜欢
彩画亭子园林
大树亭子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超级头脑训练营(1)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课间十分钟
去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