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

2018-07-11 02:30程红兵
新校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明德学科教材

文/程红兵

案例学校: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其落实离不开课程的设置,这也促进了学校课程的结构变革。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围绕核心素养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有益探索,并提出了课程结构变革的总体方略需要聚焦“打开”——把学校打开,把办学理念打开,把思维方式打开,把课程打开,把课堂打开,把教师队伍打开,把评价方式打开。

如此,学校课程才能由体系转为谱系,由统一转向差异,由单维转向立体,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

基础课程校本化

首先,是内容重构。内容重构的过程包括,引进先进课程,并将先进课程整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即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国际课程为参照,将中西方课程融会贯通,创建学校自主课程。

小学:“彩虹数学”

数学内容像彩虹一样丰富多彩,以“双基数学”(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为主,还有人文数学,将所涉及的数学家的故事有意识地、系统地穿插进去;生活数学,将数学知识与技能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进行系统化地建构;活动数学,每个月策划实施一项以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为线索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理化生课程

美国初中科学课程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能力点都与实验联系起来。明德学习这一做法,将美国科学课程相关的生活案例、实验案例,拿来为教学所用,为学生所用,改变当下科学教育去生活化、去背景化、去实验化的弊端,实现科学教育的情境化、实验性。

语文、英语阅读

受美国阅读教材的启发,明德开发语文彩虹阅读和英语彩虹阅读,打破年级统一阅读某种读物的做法,让不同阅读水准的学生阅读不同的读物,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其次,是学科重组。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是: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教材编写各自为政,学科教学互不往来,忽略了学科间原本存在的内在联系。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面向的生活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所以需要把学科打开,实施边界穿越,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

小学学科重组

明德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开发主题式综合课程,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跨学科组合,打通学科壁垒,试图将学科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资源。

明德的课程思想、课程特征都是亲近儿童,站在儿童立场重组学科,体现儿童意识、儿童视角,尊重儿童心理和话语。“在掌握文字的语言之前,儿童必须先掌握事物的语言。”

儿童喜欢可亲可感的生活情境,明德的教材就把学生、老师、校园和社区的照片放入教材,学生看到教材中这些熟悉的人、物、环境,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自然亲近教材。儿童喜欢生动可爱的形象,明德的教材每一页都有图画,教材也选用了许多绘本。每月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册教材,学生携带方便,无须带所有教材到校。

初中文科重组

先有老师们星星点点的学科之间的组合,如语文课“石壕吏”与历史课“安史之乱”,学生要理解语文课的“石壕吏”,必然涉及历史课的“安史之乱”;同理,学生要理解历史课的“安史之乱”,语文课的“石壕吏”是最形象化的说明,于是语文老师与历史老师同堂上课“石壕吏”与“安史之乱”。语文课的“木兰辞”与历史课的“府兵制”,学生要理解“木兰辞”颇为不易,老人要当兵,当兵要自己买武器,这都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反过来学生要理解历史课的“府兵制”,“木兰辞”是最形象化的教材,于是历史老师、语文老师同上“木兰辞”与“府兵制”。

文理多学科组合

语文课“黄河颂”,涉及黄河这一地理问题,“黄河颂”被谱成抗战著名歌曲,与音乐、历史均有关系,于是以语文老师为主,历史老师、地理老师、音乐老师为辅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综合课。沟通戏剧的形式,初中的课本剧、小学的绘本剧,都是跨学科的组合,涉及诸如语文、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众多学科。

文科综合

在跨学科组合基础之上,我们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建构完整的课程。如开设“中国文化原典阅读”,将历史、语文、思想品德三门学科组合起来编写课程教材,实施文科综合课程教学。

这个教材的编写受《美国语文》的启发,《美国语文》特别注重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文章进入语文教材,比如托马斯•杰弗逊的《独立宣言》等在美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或作品。

《美国语文》的编写也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单元标题由“国家”“人民”“文明”为核心概念构成,将文学和历史学习完全融合一起,以期将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它反映的是一种全人教育所主导的编写方式。

受此影响,明德教师按照时代先后顺序,选择那些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且适合学生阅读的重要文章,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到《论语》《史记》,最后到梁启超、鲁迅、胡适、毛泽东,编成“中国文化原典阅读”,由历史老师、语文老师共同执教。

理科综合

传统学校都是学科林立,每一门学科好比挖掘了一口深井,但井与井之间缺少关联,因此学生看上去学习了不少知识,但不会将知识整合起来去解决问题。而将学科打通的“整合课程”,则能让深井串联。

比如明德编写的“红树林湿地研究”教程。湿地是地理问题,与地理有关;湿地有候鸟和留鸟,有很多小动物如弹涂鱼、招潮蟹,还有很多植物,与生物有关;湿地人称“地球之肾”,对许多物质有降解作用,与化学有关;湿地有红树林,红树林有挡潮水、挡风的作用,与物理有关;于是生物、地理、化学、物理四门学科组合起来开设了“红树林湿地研究”综合课程。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完整的人”。综合课程面向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几门学科;关注的是复杂社会系统,而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提高的是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解题能力;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学科能力。总之,综合课程是着眼于未来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的学习。

最后,课堂重建。明德实施课堂结构转型,由过去的模式建构改为模型创建,由以程序建构为主的模式建构改为以要素组合为主的模型创建,将单调强化的传统模式改为因生而异、因事而异、富有张力的灵活弹性模式。

结合理论与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提炼出课堂教学的七大共同要素,包括教学目标环节的“行为目标”,理解迁移环节的“还原背景”“还原原型”“还原思维”,应用评价环节的“多维反思”“矛盾质疑”“动态视角”。

行为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聚焦于学生行为及其达成。很多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制定课堂的三维目标,十分机械,其实“三维目标”是一个行为的三个方面,每项行为都承载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只能通过学生行为来体现并落实。这就是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行为目标”。

理解迁移,注重还原。

还原背景,即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入时代背景、生活场景,还原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当时情境。

还原原型,即还原文本或知识原型的多样性、复杂性,这就是变异理论所涉及的,我们既要考虑共同性的标准正例,也要考虑差异性,及各种非标准正例;还要考虑反例。

还原思维,即还原思维过程,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推导或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直观呈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应用。

应用评价,注重批判。

质疑、反思、批判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有效途径,多维反思即从多维角度来反思批判,比如,不同教材的不同说法,同一国家的不同教材,不同国家的不同教材,不同专家的不同说法。

矛盾质疑,即引入矛盾冲突来辨析质疑,包括学生对学生的质疑,学生对老师的质疑,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学生对教材的质疑。

动态视角,将时间、空间的变化引入,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方法看待事物的习惯。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强调学生发动,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课堂都是教师发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发起度太低,因此质疑反思特别要强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质疑,学会主动学习。

上述课堂教学七大要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灵活组合的,其中行为目标、还原思维(即思维可视化)是基本要素,每堂课必备,其他要素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时空的不同,有所选择,自由组合。而且七大要素并不是封闭的、静止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要素灵活地组合。

拓展课程生本化

体验即学习,学生不应该在小浴缸里游泳,而应该在大江大海学习游泳。打开教育理念,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生本化的拓展课程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

足球、武术、花样跳绳、国际象棋、乒乓球、田径、野外生存训练、啦啦操、柔道、轮滑……体育拓展类课程不是为了追求以竞赛奖牌为目的的伪体育特色学校,而是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艺术拓展类课程让学生学会一种艺术,养成审美自觉的习惯。学校开设了管弦乐、葫芦丝、合唱、形体课、绘画基础、雕塑创作、A P艺术史、儿童插画、折纸、芭蕾舞、民族舞等一系列艺术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科技拓展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打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为此,学校开设了生物栽培观察、动物饲养观察、湿地研究课、海绵城市课、创客与趣味编程、乐高机器人、3D打印等多门课程。

打开校园,就要让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明德开设了多门外语课程,并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与理解课程。

学校还开设了多种社会拓展课程,第一是走向生活,了解社会,打开视野,如组织学生到福利中心、深圳气象台、大亚湾核电站等地方。第二是利用深圳市各种社会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开启明德学生职业体验之旅,如依托腾讯开设了“趣味游戏”课程、“编程的艺术”课程、“Unity 3D”课程等。第三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山区进行社会实践考察,参与劳动、自主生活、与当地学生结对子等。

此外,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特别的学习兴趣,特殊的天赋潜能等,学校还会“量身定制”特需课程,特批学习时间,特定学习环境,特聘指导教师,特供学习资源,实现个别化的服务。

猜你喜欢
明德学科教材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谢明德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教材精读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