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形态概念及其演进的道路和动因

2018-07-17 00:41
观察与思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阶段欧洲科学

孟 庆 仁

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形态演进而实现的一样,科学的发展也是通过科学形态的演进而实现的。科学形态属于科学哲学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研究科学形态问题,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一、科学形态及其演进的否定之否定道路

科学形态既是科学存在和演进的形式,也是整个科学发展的阶段。科学形态受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但又不是完全对等的。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进程是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而科学的发展进程,则是从古代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这样三大科学形态的依次演进。古代科学形态早已成为过去,近代科学形态也基本上走到了尽头,现代科学形态已经展现其曼妙的身姿,茁壮地成长起来。

科学属于社会意识,有不同于物质存在的特点;科学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式,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特点,并且与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社会意识绚丽多彩的景象。科学作为物质存在的反映,总是产生于相应的物质存在之后,而它一经产生,又给予物质存在的发展变化以重大的影响。科学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用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形成各种具体的科学形式;随着物质存在形式的发展变化,科学的具体形式也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这些不同的科学形式,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科学形态的演进,走着一条从古代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的否定之否定道路。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是科学演进的三种形态,也是科学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其中,古代科学是肯定阶段,近代科学是否定阶段,现代科学是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

古代科学是科学形态演进的肯定阶段,也是其起始阶段。当人的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就此产生。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前以及欧洲近代以前的科学,都属于这一阶段。科学形态演进的这个阶段,开始于原始社会的末期。燧人氏钻木取火、指南车等都是最早期的科学成就。

科学形态演进的这一阶段有其突出的特点,即整体性、素朴性,在某些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神秘性。古代科学形态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整体性。无论是对自然界,还是对社会和人本身,都是这样。在人类开始接触世界的时候,起初是对世界整体的认识。他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天空、气候、地球的表面,和为了生存所进行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这时所形成的天文、历法、水利、医学、兵学等知识,都带有整体性。由于刚开始认识和改造世界,并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无论对于自然界还是对人类自身,都没有进行具体而深刻的分析。因此,那时的科学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素朴性。然而,这并不妨碍科学的发展,有些方面甚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近代科学是科学形态演进的否定阶段,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个阶段是随着世界进入近代史时期而到来的。在世界各地区科学的历史发展中,只有欧洲有一个相对鲜明、系统的近代科学阶段,其他地区的近代科学,都是在欧洲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个阶段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门类几乎都完善起来,并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近代科学的特点,是科学发展的局部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系统性。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扩展和深入,特别是近代工业的产生,科学在各个方面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产生了科学的广泛性。在近代工业的推动下,科学实验的器具和手段也随之发展。这时的人们不但能够把物体分割开来,进行具体的观察和研究,而且能够进入其内部进行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的观察和研究,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就形成了近代科学的深刻性。因为这种深刻性是在对把事物分割开来后所产生的部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造成了近代科学形态的局部性。近代科学对事物各个部分的研究越来越系统,形成了各种科学理论的系统性。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促使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部门也发展起来。

现代科学形态,即科学形态演进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是科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到来,和世界历史进入现代时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科学形态萌发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提出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其代表。但从哲学角度而言,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现代科学形态的先驱,他们为现代科学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他们的学说虽然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但其哲学世界观、历史观,却从总体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作了科学的、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为现代科学形态的产生提供了指导思想。20世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开了现代科学的先河,科学发展从此进入了现代科学形态。但是,并不是现代的科学就是现代科学。当前,人们还在讲述、学习和运用的大多数科学学科,就其性质来说,仍然属于近代科学。关于近代科学形态的理论,仍然占着统治地位;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甚至把近代科学误认为就是整个科学。

科学形态演进到这个阶段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从近代科学形态的基础上向整体性的复归,而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局部上,都在深刻性和系统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现代科学是在近代科学对事物的各个部分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认识了分子、原子的时候,虽然它们是物质基本的组成成分,但依然带有具体物质形式的特性。而当人们认识了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时候,特别是提出了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以后,就已经认识了物质构成成分的共性特征,并且进一步深入到物质结构的微观世界。然而,物极必反,这时人们应该跨越局部性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整体性上认识世界。

科学形态演进的道路,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古代科学形态作为科学形态演进的第一阶段即肯定阶段,无论是对世界某些方面的认识,还是对世界总体上的认识,都带有整体性和素朴性。近代科学形态对古代科学形态整体性和素朴性的双重否定,是科学形态演进的第一次否定。正是有了这一否定,才有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刻性和系统性。总的来看,在科学发展的这一阶段上,人们的认识比起肯定阶段来,是大大的发展了。现代科学形态对近代科学形态的否定,是科学形态演进的第二次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在这个阶段上,人们的认识开始向肯定阶段的整体性复归。这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当人们认识了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特别是量子现象之后,对世界的部分的认识就走到了尽头。而质子、中子和电子,就是组成世界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它们组成;对它们的认识,就是对世界整体的认识。尽管这是在微观上对世界的整体的认识,但它又是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继承和发展,所以又是对近代科学的肯定。这是科学形态演进的新的肯定阶段。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要前进,从而进一步改造世界,就必须要进入科学发展的这样一个新阶段。

二、不同地区科学形态演进的不同道路

科学形态演进的否定之否定道路,是科学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世界各地区的科学发展,都要走这条道路。而科学形态演进的这条道路,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表现。这是科学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只有把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关于科学形态演进的完整概念。

由于世界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也带来了世界不同地区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几个大洲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形态过渡和每一科学形态演进中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形成了科学形态演进的不同道路。

在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起始阶段,即古代科学形态,首先在非、亚、欧几大文明古国兴起。在非洲的古埃及,那里的人民创造了图形文字、数学、医学、天文学,以及以金字塔和神庙等为代表的建筑科学。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那里生活的多部族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天文学、医学、数学、建筑科学和铁器制造科学等辉煌的古代科学。在南亚的印度,由于早期希腊科学的深入影响,那里的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也都很发达。这几个地区的古代科学,是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其发展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古埃及的古代科学是独自发展,科学的门类相对较少。古巴比伦的古代科学,因多部族居民共同创造,门类则相对较多,比较齐全。古印度虽然也是一个独立的地区,但在其漫长的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两大部族主导和外来文明入侵的影响,科学门类也相对较少。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科学形态的演进,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古代科学阶段就被中途打断;虽然个别要素被流传了下来,但总体上都陨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实际上,除了这些地区之外,欧洲地区的克里特、迈锡尼都产生过发达的古代科学,只是也在发展过程中被打断了。只有亚洲的中国科学和欧洲的科学,走过了科学形态演进的几个阶段,被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欧洲科学形态的演进,走过了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在进入了现代科学阶段。欧洲的古代科学,基本上是古希腊科学。欧洲古代科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在古希腊时期,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在哲学和科学的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开启了欧洲科学发展的进程。公元前1世纪,希腊帝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欧洲古代科学的发展进入古罗马时期。这个时期仍然是古希腊科学的继续,科学成就虽然不像古希腊时期那样辉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比如农业科学就达到了较为发达的水平。公元5世纪末叶,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在其前五百年的“黑暗年代”,科学处于停滞状态;在其后的五百年,科学逐渐缓慢的复苏,开始向近代科学的漫长过渡。

从12世纪至17世纪,欧洲经过两次科技革命产生了近代科学。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以19世纪中叶为界,欧洲近代科学的演进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贯穿着一种机械自然观,后一阶段这种自然观被非机械自然观所替代。这两个阶段虽然在自然发展观上有一定的质的区别,但从总体上看都把世界上的事物割裂开来,使其总体上和所有门类的科学都带有局部性。

世界历史进入20世纪后,由于欧洲近代科学内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要求从整体上看待世界及其各个部分。首先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完全打破了机械自然观,系统科学的形成则标志着欧洲现代科学的诞生,由此,欧洲科学形态的演进步入了现代科学阶段。

中国科学形态的演进走过了古代科学、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各个阶段,但走了一条不同于欧洲的发展道路。中国古代科学成就辉煌,不仅有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而且在哲学、医学、农学和天文学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思想,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古代科学的演进过程中,虽然也多次发生过战争,但没有出现过像欧洲那样的“黑暗年代”;这些古代民族,后来都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使得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虽然漫长,但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断裂。

19世纪后半叶即清朝末年,在欧洲近代科学的影响下,中国进入近代科学阶段。有赖于多所大学的设立,科学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20世纪后期,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与发达国家一起进入了现代科学阶段,并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科学形态演进的动因

科学形态演进的动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作为自然因素的地理环境,在古代科学早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大河流域,稍晚一些的古希腊文明,则与古埃及、古印度隔海相望,而居于其间的克里特岛、迈锡尼岛的古文明,对后起的古希腊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西、北两个方向闭塞的地理环境和东面大海的阻隔,是造成她和古希腊文明不同类型的重要因素。地理大发现奠定了欧洲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现代大工业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而美洲大陆孤悬大洋之上,使得欧洲移民到来之前,它仍然处在科学之外。后来随着海陆交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环境因素对科学发展的作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逐渐取代地理环境,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自然科学各个部门是循序发展的。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科学研究只限于天文学、数学和力学这三个部门。“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而那里之所以发展起了这两种古老民族,主要是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数学也开始发展。”“后来……随着城市和大型建筑物的出现以及手工业的发展,有了力学。”“可见,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而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十字军远征以后,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80页。

经济是科学的重要基础。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这个基础,而且科学越发展,经济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就会积极推动科学的发展;当经济凋敝的时候,就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经济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科学的发展需要资金和其他物质条件,这时经济的状况就直接影响着科学的发展;经济作为基础,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治局面、文化状况等诸多方面,这都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时代条件对科学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动力和阻力两个方面。恩格斯通过对欧洲近代历史形成时期科学巨人们的产生的生动描述,充分说明了革命的时代条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他指出,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打下了基础,不但产生了达·芬奇、丢勒、马基雅弗利等科学巨人,而且催生了哥白尼掀起的第一次近代科学革命。但不可否认,时代条件的阻碍作用也是很大的。在欧洲古代科学的发展中,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的两次“黑暗年代”,都极大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甚至导致了科学的倒退。

政治是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直接影响的因素。它不但能够推动或阻碍科学的发展,而且决定着科学成果运用的方向。早在古希腊时期,欧洲古代科学的繁荣,就直接得益于奴隶制早期的城邦民主制;其后,希腊化时期科学的辉煌成就,也直接是政府扶助科学事业的结果。而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权力直接扼杀了科学事业,导致了科学文化的“黑暗年代”。而社会历史越往前发展,政治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范围就越广泛。在近现代时期,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正确与否,甚至可以直接决定着科学作用于人类利益和命运的发展方向。

战争同样是影响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战争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在古代社会,一般来说,比较先进和文明的民族入侵,会促进落后地区科学的发展;而如果是落后和野蛮的民族侵袭,则会对先进文明民族的科学事业造成很大的破坏。社会历史发展到近现代,不仅战争的结果会对科学事业产生影响,同时,战争的筹备也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的因素对科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人的因素在科学发展中主要表现为科学家的作用。从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泰勒斯到阿那克萨哥拉所形成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在欧洲科学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而整个近代科学关于物质世界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都源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思想。整个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都和牛顿的名字分不开。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对科学家的争夺,成为国家间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上几点都基本上属于科学形态演进动因的物质因素。此外还有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精神因素。思想和文化上的革命对于推动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时代转换的关键时期,会显得特别明显。15世纪末叶到16世纪初期,近代欧洲所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对这一思想和文化上的革命性作用有过精彩的描述:“现代自然科学……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经过这次变革,“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同时,在罗曼语诸民族那里,一种……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445页。。任何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必须有思想文化的深厚积淀作为基础,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这样。就拿社会科学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人类文明大道上的优秀成果。

科学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简称科学“互补”),是科学形态演进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各个地区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互补”。科学“互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另一种是不同地区的科学之间的“互补”。恩格斯在谈到古代科学发展的时候指出:“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力学也需要数学的帮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越往后,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互补”,推动着整个科学越来越快的发展。可以说,整个科学形态演进过程,都是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过程。不同地区科学之间的“互补”,也贯穿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科学发展过程的始终。古代希腊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古埃及、古印度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传播。古罗马是一个落后的古代民族,但当它通过入侵占领整个希腊地区并取得统治权之后,古罗马帝国的科学事业便逐渐发展和辉煌起来,这完全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科学的结果。后来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地区科学的影响。

科学“互补”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同样有推动和阻碍两个不同的方向。其中,推动作用是主要的,这种情况已如前述。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不同科学形态的演进,另一方面是影响科学发展的速度和传播的广度。科学“互补”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是次要的,主要表现在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自然哲学思想对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影响。当一种科学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哲学思想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时候,它就成了阻碍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总的来说科学“互补”是科学形态演进的动力,它和其他主客观条件一起,推动着科学向前发展。

科学“互补”的作用,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在不同历史时期,科学“互补”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人们交往的范围相对有限,科学“互补”对一个地区科学的产生,就会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同样低下的生产力在地理环境的制约下,又限制了科学“互补”作用的发挥,使其只能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缓慢地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变化,只能以百年甚至千年来计算。而到了近代后期和现代,科学“互补”作用的范围和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当代,科学“互补”正和其他主客观条件一起,推动着世界各个地区的科学向着现代科学发展,从而使整个世界科学走向现代科学形态。

猜你喜欢
阶段欧洲科学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科学拔牙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