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索与实践

2018-07-24 09:45李蓉
考试周刊 2018年64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共同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家校共育是许多学校不断探索的一种培养模式,也是我校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学校科研课题进行实践与探索,运用家校共育模式来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以期与读者共勉。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家校共育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写话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要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要求,更要体现出基本的科学特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学校教育完全能承担的,必须做到家校共育。學校是孩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阵地,而家庭教育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直接影响者,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三年前,笔者所在学校启动了家校共育模式的研究,笔者有幸从一年级开始,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家校共育模式,见证了孩子们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渐养成过程。下面就三年来我班运用家校共育模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探讨。

一、 识字写字能力过关

识字与写字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途径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但是,一年级语文课标要求学生每学期会听、说、读、写四会的生字100余字,要求听、说、读三会技能的生字300余字,这点识字量显然不够,家校共育不失为有效的方法。我校一年级语文学科组针对孩子识字量不足的情况,结合课外阅读刊物的特点,印发学生识字读本,布置孩子在家的识字任务,家长督促完成当天的识字任务量并签字,鼓励孩子超额完成。按照事先规定的时间,由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孩子们的识字情况进行考核,一周内全部会认读的获“识字大王”,两周认读完全正确的获“识字明星”;其余认读完成的同学获“识字达人”的称号。通过将近一个月的推动,在家长的鼎力配合与支持下,整个年级孩子的识字水平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基本能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扫清障碍。

二、 阅读习惯养成

在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中,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是重点。因此,教师每周都会通过家校共育平台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每天阅读不少于40分钟。要求家长采用亲子共读的形式,阅读后家长应与孩子探讨交流书中的人和事,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阅读完成后,要求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言,每周上交读书笔记。教师每周对阅读笔记进行批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教师不定期在家校共育平台上信息反馈。经过三年的坚持,孩子们愿意与书为伴,爱上了阅读。

三、 写作能力提升

写作能力是语言学习上升为能力的一种核心素养,是学生思想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然而,写作是多数孩子感觉比较苦恼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难题,我校从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们每周一篇作文,课堂上教师讲方法,课堂之外家长引领与督促,将优秀的文章在班上交流学习。如若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习作,要求家长带领孩子亲自实践后再写文章,让孩子通过实践表达出真情实感。比如,二年级的孩子们学了《找春天》后,教师连续布置《春天》《春风》《春雨》《春花》四篇相关写作练习,孩子们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去观察春天,体验春天、感悟春天,渐渐地孩子们的写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作为一门交际工具,要培养学生高雅的言谈举止、儒雅的文学气质,善于文明地与人沟通和交际,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要求。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孩子有机会人人扮演小老师,教师精心设计每学期“小老师”主题,家长配合为孩子们设计准备具体素材,孩子们上台分享讲解,教师点评,孩子们口语交际素养得以逐渐提升。比如,春期的时候,主题是成语故事,秋期是名人故事。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好PPT课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解,由学生集体打星评分,教师每周将孩子们在学校每天表现的总体情况公布在家校共育平台上,以此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孩子们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成语,知晓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人都成了“中文通”,个个都是小小口才“演说家”。

五、 社科人文等综合素养的培育

孔子曾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我校语文家校共育实践中,学科组会在寒暑假或周末节假日等业余时间,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孩子们关心家事、国事和天下事,培养他们爱家、爱国、达天下的人文素养。比如,国庆节期间,会布置在家长的陪伴下“与国旗合个影”比赛,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操,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寒暑假,要求学生写游记,做文明小报等,让家长们共同参与活动,同孩子一起去旅游,帮孩子构思游记、文明小报等设计,通过亲子参与,效果明显,孩子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明显提高。

诚然,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全身心地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孩子们具有识字与认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素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想象,激活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除了语文课堂外,还需要融入到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家校共育模式给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课外延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当起了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任。家校共育模式在我校初具特色,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好评,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优化,也恳请广大读者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李常明.关于中小学生和教师核心素养的思考[J].重庆市教科院.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3]沈勤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J].小学教育,2017(1).

作者简介:李蓉,重庆市,沙坪坝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