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2018-08-20 01:12李星星王雪梅许安庆陈小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职称医务人员

吴 冰,李星星,张 倩,王雪梅,许安庆,陈小芳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人事科,江苏 镇江 212001)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医务人员执业呈现“四高”特征,即“高技术、高压力、高风险、高负担”,加之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疗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医疗产出,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1]。本研究立足于医方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改背景下的城市公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状况,分析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或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本研究于2016年9月使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软件,针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历时一个月,共回收问卷255份,其中,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7.25%。

1.2 测量方法

1.2.1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要采用Hackman和Oldman设计的工作诊断调查量表(JDS),设计了14个题项,分别从个人成长、工作稳定、报酬福利、社会交往和上级管理五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标准(χ2/df=2.241,RMSEA=0.071,GFI=0.925,AG⁃FI=0.882,NFI=0.939,CFI=0.965),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7,各分维度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98、0.818、0.890、0.747、0.921,表现出有较高的信度。

1.2.2 工作倦怠的测量。工作倦怠量表主要采用Maslach设计的马斯勒倦怠量表(MBI-GS)修订而成,设计了15个题项,分别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对工作倦怠水平进行测量,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其中,成就感低落为反向计分题。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χ2/df=2.580,RMSEA=0.080,GFI=0.898,AGFI=0.860,NFI=0.918,CFI=0.948),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5,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分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17、0.916、0.896,显示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1.2.3 离职倾向的测量。离职倾向量表主要参考莫秀婷[2]编制的量表,共有4个测量题项,分别为“我经常想离开这家单位”、“我经常想离开我现在从事的行业”“最近我经常想换工作”以及“明年我可能会找一份新工作”。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χ2/df=0.701,RMSEA=0,GFI=0.999,AGFI=0.986,NFI=0.999,CFI=1),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9,显示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运用AMOS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检验;运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包括: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Pe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

表1 被调查医务人员基本信息 [n,(%)]

2.2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总体情况

总体工作满意度及各维度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2。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4.66,介于“一般”与“有点满意”之间,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作满意度的五维度中,得分由低到高依次是报酬福利满意度、个人成长满意度、上级管理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社会交往满意度,其中,报酬福利满意度最低,偏向“有点不满意”。工作倦怠得分为3.24,,介于“很少”与“有时”之间;离职倾向得分为2.80,介于“不符合”与“有点不符合”之间。工作满意度五个维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均显著负相关;总体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均显著负相关;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

2.3 基于人口统计特征差异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分析

为检验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的个体差异,分别依据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职称序列、职称级别、用工性质的不同,求得不同类别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得分,并运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有统计学意义,再用Scheff检验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影响不显著的未列出。Scheff检验结果显示,职称级别方面,未定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5.07分)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副高职称人员(4.43分),未定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2.90分)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初级人员(3.38分);职称序列方面,非卫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5.31分)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医、护人员(4.59分、4.58分),非卫技人员的工作倦怠(2.84分)、离职倾向(2.06分)得分最低,其中,非卫技人员的离职倾向(2.06分)显著低于护理人员(3.15)。

表2 医务人员各变量均值、标准差与相关系数

表3 各类人员工作状态的方差分析

2.4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采用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在职称级别、职称序列上存在个体差异,为消除人口特征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将职称级别、职称序列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工作满意度的5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工作倦怠、离职倾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得到5个模型,VIF值均介于1~4间,基本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模型1,控制人口特征变量后,工作稳定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72、P<0.01);模型2,控制人口特征变量后,个人成长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88、P<0.01,β=-0.152,P<0.05);引入中介变量工作倦怠变量后,工作倦怠对离职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77,P<0.01),个人成长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减弱(β=0.206,P<0.01),工作稳定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不再显著,模型2c比模型2b对离职倾向的解释能力增加15.9%。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五维度中,工作稳定满意度是影响工作倦怠的最主要维度,个人成长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是影响离职倾向的最主要维度;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是导致离职倾向最重要的因素,工作倦怠在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4 各类人员工作态度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尤其是报酬福利满意度较低、个人成长满意度其次;呈现出一定的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尚不严重。深入分析个体差异,未定职称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高、工作倦怠最低;副高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低;初级人员的工作倦怠最高;非卫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高,工作倦怠、离职倾向最低;护理人员的离职倾向最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尤其是个人成长满意度、工作稳定满意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离职倾向最显著的因素是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在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中呈现部分中介作用[2]。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倦怠、离职倾向。

首先,保障和满足医务人员的物质需要。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报酬、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性均属于保障因素,医务人员对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方面的满意度较高,而对报酬福利方面的满意度偏低,亟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卫生行业人事薪酬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作为医院主体,应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单位实际的、有竞争力的绩效考核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3],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其次,关注和重视医务人员的个人成长。成长与发展、成就感和工作挑战性等属于激励因素,医务人员对个人成长方面的满意度偏低,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长满意度是影响工作倦怠、离职倾向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个人成长需求,健全医务人员培养机制。一方面,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为其提供培训学习、项目资助的机会,以更好的达到职业目标[4];另一方面,为医务人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帮助和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踏实工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最后,差异化培养和管理医务人员。研究表明,不同职称序列、职称级别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离职倾向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医务人员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深入挖掘其个体差异;医院管理人员应多与医务人员沟通交流,定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降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职称医务人员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