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特征与预防控制

2018-09-03 00:49黄奉毅冉红芬李小荣陶红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无菌病原菌医务人员

黄奉毅 冉红芬 李小荣 陶红英

作者单位: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黄奉毅、李小荣、陶红英);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骨伤科(冉红芬)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统计,1980~2009年我国共发生147起婴幼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其中新生儿2 876例,占感染总例数的85.39%[1]。伴随着我国政府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新生儿数量增多,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压力随之增大。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27起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使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检索1986~201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事件中文文献。主题词包括: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

1.2 文献入选标准 发生在国内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数>3例的暴发或疑似暴发事件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63篇,排除重复报道、信息不全等136篇,共纳入27篇。

1.3 调查方法与统计学方法 对纳入文献逐一阅读,并提取感染暴发时间、感染例数、病死例数、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病原菌、传播途径等信息。并将其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经统计,纳入的暴发事件27起中,感染470例,病死56例。其中,春季发生7起,感染98例;夏季发生8起,感染108例;秋季发生11起,感染207例;冬季发生1起,感染57例。有6起事件患儿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或有先天性疾病,占感染暴发事件的22.22%。

2.2 感染部位分布 在27起感染暴发事件中,胃肠道感染占比最高,其次为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导致患儿死亡率最高。见表1。

表1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感染部位分布

2.3 病原菌分布 27起暴发事件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3大类。其中,细菌感染占首位,共19起302例次,病死43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6起,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起,大肠杆菌2起。病毒感染发生6起150例次,病死13例,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真菌感染18例,由假丝酵母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引起。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感染导致患儿死亡例数多。见表2。

表2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病原体分布

2.4 传播途径 27起暴发事件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水与食物传播3大类。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导致感染21起,391例次 ,病死35例。其中,间接接触传播导致感染暴发19起,感染380例,病死33例。主要由产妇、患儿带菌,医务人员手污染,暖箱污染等引起。医源性传播4起,主要由无菌操作与消毒灭菌不规范引起。牛奶和水源污染引起的水与食物传播发生的感染2起。见表3。

表3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传播途径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常见感染部位为胃肠道、呼吸道、血液系统,且血液系统感染患儿死亡率最高,这与ECDC一项关于院内感染的调查报道一致[2]。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新生儿血液系统感染,加强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先天性疾病患儿和暴发高发季节医院感染的防控。

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3大类。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占64.26%。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感染易导致患儿死亡。从病原菌的变化看,鼠伤寒沙门菌、柯萨奇病毒减少,新的病原菌如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鲍氏不动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感染开始出现,由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增多,这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密切相关 [3~5]。

27起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以接触传播为主(77.78%,21/27)。传播来源主要包括产妇或患儿带菌、暖箱污染、医务人员手交叉感染等。由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医用设备器械、患儿生活用品被污染,医护人员手将病原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患儿,导致交叉感染。研究证明[6,7],加强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无菌操作与消毒灭菌不规范引起的医源性传播是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另一重要原因,占感染暴发事件的14.8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做好无菌物品一用一灭菌,直接接触患儿的用品一用一更换,将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融入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根据暴发特点,控制感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对感染患者实施医疗救治。医务人员在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针对新生儿易感人群,做好手卫生和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消毒灭菌规范,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8~10]。

猜你喜欢
无菌病原菌医务人员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