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优化管理

2018-10-21 11:05李粟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法

李粟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带动了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工程机械水平和施工技术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自我更新。总承包工程的日益增多,使得建筑设计质量好坏对工程总体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建筑设计优化管理。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的优化管理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优化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12-02

建筑项目设计质量与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建筑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类企业的主要产品,其好坏既关系到质量安全问题,又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有一席之地。针对建筑设计质量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因为设计,对于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估算等很多方面都起到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着目项目的稳定运行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建筑项目之中,需要对设计工作足够重视,加强建筑设计质量,做好设计优化管理工作,才可以在建筑项目需求逐渐提升的当今社会,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完成度,提高对业主的服务能力水平。

1 建筑设计的要素与原则概述

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计指的是建筑还没有建设完成以前,设计者依照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以及使用者意图,将建筑物建设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之中必须处理的全部问题通盘进行考虑,再拟定出系统的处理方案,且利用图纸与文件将其表达出来。以达到使用者与社会期望的要求。主要包含建筑功能、经济合理性、建筑技术、艺术形象等四点要素。

1.1 建筑设计要素

1.1.1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指的是建筑物的具体用途以及使用要求,属于人们房屋建造所必须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1.1.2 经济合理性

从建筑的构想再到建筑实体,所有环节都需要考虑到经济合理性,在使用功能与各种期望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必须合理控制造价。

1.1.3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将人们建筑构想转变成建筑实体的手段以及方法。包含建筑的材料、装置、施工技术、结构构造以及物理等各项技术方法。

1.1.4 建筑物的艺术形象

建筑物的艺术形象属于人们建筑构想之中有较高关注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含建筑单体以及群体的体型、光影变化、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组合、细部处理以及建筑的立面构图等综合因素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氛围。

1.2 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2.1 综合性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进行系统性研究就一定要从它的互相关系、要素、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综合地进行考察。要在整体宏观综合分析的前提下进行详细的个体分析。对于所有个体的分析结果都必须及时进行反馈,使结果得到整体与综合性的分析比较,依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再重新进行整合分析与修改调整,最后使建筑整体和局部个体达到高度一致性。

1.2.2 整体性的设计原则

就是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各种构成元素以及各种功能需求。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性的研究分析其构成与发展规律,从互相依赖、互相结合、互相制约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之中体现出建筑物的特点与规律。

1.2.3 有序性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是有序且分层次的思维系统,均有其逻辑结构,而高层系统由低层系统构成,如建筑基地对于环境、使用房间对于功能区以及单体对于群体间都存在逻辑上的构成关系。若是一个功能区太过依赖于其上层系统,若是其上层系统之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则会对它的使用功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如何有序的组织系统中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科学的功能分区,各部分间关系的确定,各种流线与空间序列的合理组织,属于建筑设计中需要认真对待的关键环节。

1.2.4 最优化的设计原则

设计系统形成过程事实上属于整合差异的过程,经过了多重的调整以及优化以后,建筑物各個部分能够有机组织在一起,进而激发整体效应,建筑的最优性能便能充分体现。

1.2.5 联系性的设计原则

这要求我们需要考虑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不但要对对象系统自身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而且必须考察到系统所处的多方面环境。

2 建筑设计的优化管理运行

建筑设计的优化,既是为设计产品的达标,进而使其符合相关设计标准,也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建筑标准和建设质量。进行优化管理工作是为了提升设计效率,获取更好的方法与措施,进而提升设计服务能力。

(1)挑选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时候,不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而且要重视量才利用,要保证所有的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服务精神,始终保持市场竞争的意识,以达到生产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优化。

(2)明确所有工程的优化管理工作。管理点指的是对于工程起到关键作用的要点。例如:工程设计相关图纸以及工程预算。这些属于建筑设计工程宏观意义上起到决定作用的要点。

(3)工程设计优化组织。设计工程中牵涉到各种专业,以及不同的程序进行交叉运作,所以一定要安排组织地更加周密,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所有专业与其内部保持紧密联系,同步活动,减少和防止存在差错问题的概率,有效减少无效设计时间,加强工作效率。

(4)加强工程创新规划的研究。只要设计工程运行中存在新的问题,就都必须展开研究分析。必须不断朝着更高目标进步,才能创造出质量更高的建筑产品。

(5)主张信息化、集成化以及精品化。建筑设计必须加强对信息的掌握,多向国际化和智能化领域迈进,利用大数据,了解掌握先进企业和先进工程的经验理念,在实践中发展、进步,确保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6)提升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为设计对象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模式,引入全过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理念,使设计人员能熟悉并控制工程所有的重要环节,做到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7)明确优化设计目标,明确最低标准线,将设计任务和设计质量进行量化,要尽可能将定性标准转变为定量要求,从而合理安排设计生产任务和制定设计产品质量标准,使其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

(8)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关键影响力,重视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不单单是为了挑选出最佳方案,更关键的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在确定了建筑设计方案以后,依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分类进行动态优化以及局部细化。从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入手,打破墨守成规,守旧的传统思维理念。

建筑设计的质量优化,必须先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再进行建筑设计管理,其核心内容是明确建筑设计的具体目标,最终达到对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维模式进行优化。

3 运行系统和过程优化的控制

运行系统就是整体设计中所有部分的集中运行,过程就是设计的整体过程。加强优化控制:①必须明确所有的工程系统控制点,明确运行中的设计过程管理点。保证所有部分得到优化改进。②加强过程优化控制,若是仅满足质量要求以及规则规范要求,则建筑设计产品依旧不能建设成为精品,应同时强调建筑创作思维中所包含艺的术和科学的组合排列。进而达到整体设计工程的质量优化。建筑设计的运行过程,必须加强建筑设计的优化控制规则,便于得到最佳方案,其中数据、情报、信息、资料以及技术水平是非常关键的,要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去实现优化目标,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可行性。作为系统性的建筑设计管理,若只是希望达到基本要求,仅仅依照设计标准以及强制性条文去进行质量体系管控等,很明显和目前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不能对应的,会让企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设计的优化管理工作,在优化工作上,核心抓手是处理好工程设计中部分优化和整体优化之间的协调,在管理工作上,要强调动态化管理,实现业主方与一线设计人員,现场施工人员的三方有机互动,做好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助理。建筑设计优化管理过程同时也是应当不断更新,不断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在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主动持续地寻求突破。设计优化管理工作一定要坚持,只有在长期持续,不断的积累项目经验和项目信息数据,才能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完善与增强,在运行之中不断学习,在探索之中不断发现,通过不断创新,最终使得建筑设计产品更加优良。

参考文献

[1]李原寺,秦凡业,李向兰.深度研究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J].科技资讯,2014(02).

[2]贺 枚,王元珍,贺文开.建筑项目施工工程的管理与控制手段分析[J].建筑工程,2014(03).

[3]欧样淳,何光中,王振坤.简析建筑项目施工公司如何推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J].建筑工程,2014(11).

收稿日期:2018-9-19

猜你喜欢
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法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