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研究

2018-10-21 11:05胡健男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

胡健男

摘 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影响因素,针对航天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航天企业知识资源协同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航天企业;知识产权;知识资源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27-01

知识产权不仅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还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积累、知识产权转化等途径,能够将知识产权在企业效益增强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全面发挥出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和主动。目前企业有着非常多的知识管理方法以及应用成果,其技术转移机制等相对较为成熟。我国航天企业应用知识管理工程,其政策制定、资源建设以及氛围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因为保密安全、研制模式等因素限制,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还存在有非常大的实现难度,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 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影响因素

1.1 国家保密安全环境

航天企业与国防安全密切相关,企业中涉及非常多重要图纸、报告、规范、任务等。根据我国当前保密法相关规定,这些机密内容要明确限定知悉人员范围,在知识产权资源管理方面必須要采取分级管理方式,提高国家秘密的安全可控性。

1.2 既有项目研制模式

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航天企业在科研生产模式方面采取“两结合”方式,将法人单位与型号、项目相结合。当前科研生产模式以型号为主,航天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需要以型号为核心,不同的型号需要分别独立研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在经费需要、团队建设等方面所应用的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

1.3 差异化个体能力与意识制约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现有的科研工作人员在技术、能力、经验方面还与生产需要存在有一定的差异,科研工作人员具备对隐性知识挖掘和开发等能力水平,但是因为知识分享无法产生与其价值相等的激励,科研工作人员知识分享后将非常容易丧失自身在组织中的优势和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产权资源效能的发挥产生非常大影响和制约。

1.4 组织发展战略与规划

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航天企业不仅面临着转型方面压力,同时还承受来自生存和发展方面压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组织发展规划,企业相关单位非常重视通过相关渠道获取更多的经费和项目,各个单位在产品研制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存在有明显的相互渗透情况,竞争合作关系突出,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核心知识产权资源分享难度,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

2 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策略

2.1 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分为保障条件和工作模式两大模块,在保障条件方面,包含有知识管理政策以及知识管理平台两个方面内容,知识管理政策主要是从制度和组织方面实现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知识管理平台主要是从信息化技术方面试下你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在工作模式方面,解决和处理主体、职责、工作流程等问题。知识产权资源属于企业知识资源一项重要组成,不需要建立单独的知识产权资源管理政策和平台,更多的是从知识管理政策以及知识管理平台方面出发给予分析。

企业型号和项目方面的知识产权资源可以划分为专有知识资源和共性知识资源两种不同类型,共性知识资源是专有知识资源在运行过程中经过制度和规范等提炼而来。根据我国现有的保密安全要求,还需要对专有知识资源和共性知识资源采取分类分级管理策略,保证其在使用中更好的发挥价值和作用。

2.2 工作模式

(1)主体及责任,企业本级以及所属单位属于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主体,企业本级主要负责对企业现有的各项共性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从战略角度出发展开统筹规划以及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对所述单位展开共性知识资源推广,结合实际情况对所属单位共性知识以及专有知识的传递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制定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的政策、制度等,同时做好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引导。

所属单位主要展开战略层面的规划和管理,以此促进自身长远发展。针对专有知识资源和共性知识资源展开相应的管理和评价等,向企业传递共性方面知识,制定出针对性的发展制度和政策规划等,与企业本级相互配合,提高知识管理平台运行有效性。

在工作模式框架中,企业本级职能包含有对共性资源整合等方面内容,企业本级方面不仅需要做好组织协调方面工作,还需要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展开相应的规划和引导,将共性知识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全面发挥出来。

(2)工作流程,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将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划分为知识产权资源梳理、资源整合以及资源应用等不同阶段,针对各个阶段工作内容展开持续性、动态化管理。

2.3 保障条件

知识管理政策以及知识资源管理平台都属于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保障条件,其中知识管理政策包含有相关机制、规划、制度等;知识资源管理平台包含有知识资源整合、评价、互动交流等方面内容。

3 结束语

航天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能够将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全面发挥出来,在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使研发效率有明显提升。当前航天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知识资源协同管理还存在有较多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从工作模式和保障条件方面出发,实现对企业本级在知识资源协调管理方面整合功能的强化,使企业战略指导以及组织等方面价值充分全面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航天企业在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深入研究知识资源转移价值评估方法,以此促进知识产权资源协同管理效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淑芬,崔 婷.管理类学科基础课群知识衔接方式与教学协同研究——以“管理学”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8(1):81~82.

[2]邰杨芳,陈新国.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效率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情报学报,2017(4):361~369.

[3]刘 俊,敬石开,吴东峰.一种基于知识整合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7(4):95~97.

[4]秦伟平,陈 欣,李 晋,等.组织无边界化中团队知识整合与团队权力配置的协同演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7(11):1616~1623.

收稿日期:2018-9-16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域外效力研究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杨洁静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对当前陕西省内地市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意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