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2018-10-21 05:39郭琳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郭琳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渐的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在此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校企合作以人才资源为基础,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推动技术服务的发展。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校企合作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校企合作工作正确进行的保障之一。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57-01

高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2005年,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表示,大力推进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国内各各高职院校也在逐步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探索建设校企合作关系,构建良好的学生发展平台。

1 研究概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高职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并有了一些校企合作的经验。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优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校企合作基于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发挥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优势,是一种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其根本是将职业教育和人才需求结合到一起,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目的,其意义包括:

(1)以人才资源为基础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

(2)以信息、资源共享为途径实现校企双赢;

(3)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实现校企深度交流。

高职教育必然涉及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学校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

2 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体系中主题和客体的桥梁,只有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客体进行有效的评价,只有正确反映主体对客体的需求,才能达到评价目的。所以在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到校企双方的价值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校企合作向着正确、更加深入的方向前进。

2.1 设立正确导向的评价指标

校企合作评价指标的设置,可以体现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中的目的和工作重点,是指导院校各部门、学院进行工作、将工作重点指向何处的指南针,所以在不同时间针对学生情况、行业企业状况制定合适、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以及分配指标之间的权重,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2.2 设置系统的评价指标

校企合作评价指标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在设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有一定的系统性将这些评价指标联立起来。即各评价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要素存在,彼此之间互相联系。因为校企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形式,而是统统组成为一个整体,高职院校一对多、企业一对多、彼此之间组成了一张关系网,所以在设立校企合作评价指标时,应当充分考虑指标的系统性,交叉考虑,科学实践。

2.3 设置动态的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本质是联立职业教育和人才需求的两个行为,这也决定了校企合作不是一个固定的行为,而是应当随着社会发展、校企情况发展而改变的动态的过程;再考虑到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这就要求校企合作应当具有很大的动态性和适应创新性。因此,在设立校企合作评价指标时,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采取优胜略汰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正。

3 校企合作实证研究

本文对省内几所较为典型的高职院校和一些与其开展合作的企业进行了采访调查,还对一些院校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对话,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3.1 校企合作良性效果显著

校企合作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和企业内部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对企业发展还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都具有一定的良性促进。通过发挥院校和企业在不同领域方面的优势,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也帮助院校紧随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完成院校社会使命的目标,更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帮助企业完成结构升级。

3.2 院校发展程度具有明显差异

在调查研究的几个高职院校中,某院校因为教学改革时间长,专业具有优势,而且学校的背景和课程设置等都相对成熟,再加上地方政府和国家支持,相比较其他几个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几个院校尚且处于教学改革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企业合作方面都需要学习先进的经验,地方政府也应该起到推动作用。

4 结 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一大推动力,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紧跟社会需求,培养更加使用的技术人才,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得到学校的优质资源。所以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有力推动和改革动力,是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课题项目:湖南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XJK17CZY080)。

参考文献

[1]赵恒伯,刘繁荣.刍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41~43.

[2]覃文松.高職校企合作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4):59~62.

收稿日期:2018-9-5

作者简介:郭 琳(198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讲师,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