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系统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18-10-21 06:12涂高云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电力系统应用

摘 要: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求相应提高,为了满足用电需要,确保电能安全供应,务必做好系统规划工作。本文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然后总结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经验及常见问题,最后重点探究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系统规划应用,进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参照该论题,合理规划电力系统。

关键词: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86-02

前 言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效果,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同时,关系到居民用电安全性,基于此,应提高系统规划的合理性,确保电能稳定、安全运输。本文探究“系统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这一论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为今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概述

1.1 系统构成

电力系统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即电力系统运行规划,第二方面即电力系统拓展规划,相对来讲,系统运行规划是系统拓展规划的前提,并且对拓展规划效果有重要影响。运行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优选适合的预测技术,以及良好适应性的方法;拓展规划细分两个阶段,分别是发电规划阶段和电网规划阶段,同样,前者为后者提供铺垫,拓展规划目的即全面分析电力负荷变化情况,据此总结扩充问题,常用多目标规划法、仿真技术完成拓展规划任务。

运行规划以及拓展规划制定战术规划时,具有确定性,通过预测未来发展情况,寻找最优化规划方案,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电力系统运行目的,这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能为电力调度提供依据。

1.2 系统特点

信息技术背景下,现代化电力系统应运而生,这类电力系统具有远距离、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等特点。其中,远距离表现为电能资源支持跨省传输,满足偏远山区用电需要,我国最长线路为640km;高电压表现为主网电网电压超过210kV;大机组表现为多数量超临界机组投入使用,并且千瓦机组处于在建状态;大电网表现为区域网、全国电网[1]。

1.3 常见问题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电需要,实现电网规模拓展这一目标,应全面总结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这一现实问题,提高系统规划合理性和实用性,常见问题如下:

问题一,事前准备不充分。各区域电网资源收集的过程中,存在资料片面搜集现象,基于所搜集的资料分析区域电力系统运行现状,以及当地经济水平,最终分析结果准确性较低,进而电力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作不能具体确定,导致电力系统规划得不到可靠依据支持,进而电网建设后期问题频繁出现。

问题二,数据更新不及时。网络信息时代下,现代电力系统数据动态变化,因此,应及时获取最新数据,如果数据更新延迟,那么极易因数据偏差,导致电力计算结果失去准确性,进而弱化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效果,今后电网预测误差会逐渐加大[2]。

2 系统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规划应用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既要遵循系统规划的总体要求,又要满足具体内容规划设计需要,具体分析如下:

2.1 总体要求

系统规划效果受较多因素影响,因此,应全面掌握各项影响因素,如非抗拒因素、电网投资情况、环境破坏现状、设备完善需求、政治及经济非确定因素、设备制造、环境保护条件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全面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满足用户基本用电需要的表现,系统规划设计应全面考虑大范围停电问题,以免对用户生活产生困扰。系統规划应考虑近远景电源建设这一问题,并且动态掌握、准确预测负荷变化,这需要系统灵活规划,实现运行方式的自由转换。电力系统设计应具备差异化特征,对于海拔较高的地区,应做好电缆防冻防寒措施;海拔较低地区应做好防刮蹭工作;山区的系统设计应注意到山地、丘陵等情况;除此之外,在满足社会用电需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节省电网建设费用,因此,系统规划期间应坚持经济性原则。

2.2 具体设计

系统规划细分中期发展规划,以及长期发展规划两种,这符合电力系统统筹规划需要,能够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方向,以及论证依据。其中,单项电力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注意相关事项,即准确预测、记录电力负荷值,具体分析特殊区域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避免电力与电量失衡;参照电网系统方案,适当优化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根据电气公式分析方案可行性以及经济性。下文针对系统规划设计具体内容介绍:

在电源设计方面,属于系统规划的中心内容,这一中心内容分析结果对电力工程施工可行性有重要影响。由于电源类型多样,其中,地方电源、统调电源更具分析意义,前者具体指的是小规模电站,后者指的是国家级别发电站,两类电源因性质差异,进而应用作用不尽相同。实际规划时,应细分电源种类,并制定针对性的规划任务,最终能够提高电源预测价值,能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负荷规划方面,属于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也是预测未来电力系统负荷承载力的基本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如果脱离国家经济水平,那么负荷预测的意义会大大降低。基于此,应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以往经济资料,完成负荷分析以及预测任务。电力负荷预测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现状,在系统特点对比的基础上,优选适合的电力负荷分析方法。如果电力系统工程规模较大,那么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电力负荷分析准确性,提高电力负荷预测意义。

在电力电量平衡方面,电力系统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应根据电力电量平衡状态调整规划设计方案,同时,细致分析电力负荷,动态记录电源运行情况,及时测量、记录所在区域电力电量平衡状态,进而有依据的确定电力系统规划范围,合理控制发电量,避免工作容量过多或者过少,确保紧急情况或者突发情况下备用电能合理调用。电力电量计算的过程中,做好具体内容分析的准备工作,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那么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不具参考价值,极易增加电力系统项目危险性,影响电能稳定、安全运输,最终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效果不尽人意。

上述电力电量平衡状态合理设置后,优选适合方案,并对方案预测分析。参照之前电网运行现状,以及当今电网运行出现的现实问题,在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完成系统规划设计任务。与此同时,参照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选择执行效果良好的系统规划方案,方案选择时,细致分析方案内容,大致了解电力系统项目范围,以及组成结构,掌握电力系统电能资源分配、利用情况。最终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任务能够及时完成,这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积极影响[3]。

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经验总结

现如今,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用电量,还是电网电压,均逐年提高,从中能够看出,我国电力系统可塑性相对较强,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1)系统规划准备阶段为接下来工作开展起到铺垫作用,准备期间应收集、整理所在区域电力系统资料,并全面掌握电网性质以及运行状态,通过成立数据库的方式汇总电源资料和线路资料,以便为数据资料查找提供依据。

(2)系统规划设计能够正确指导主网规划,动态預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系统规划工作实际开展时,应事先掌握电力系统负荷情况,以及电源运行状态,大致了解变电站分布位置,针对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以便为电气计算提供资料支持,优化电力系统设计效果。

4 结 论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系统规划具有应用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落实负荷、电源、电力电量平衡、接入系统方案等方面的系统规划工作,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效果,而且还能促进电能稳定、可靠运输,充分发挥电气设备应用价值,将电力系统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电力系统工程设计活动时,应提高系统规划合理性,探索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策略,这对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伟平.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32):65~66.

[2]刘丹丹.系统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204.

[3]张慧娟,苏辉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06):38~39.

收稿日期:2018-9-19

作者简介:涂高云(1977-),男,工程师,本科,任运维检修部主任。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电力系统应用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