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精细化管理

2018-10-21 06:12陈庆辉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陈庆辉

摘 要:本文主要以配网供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可靠性的管理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说明,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95-02

引 言

配网供电的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十分重要,对于企业生产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配网供电调度对于配网供电管理质量好坏有着核心决定作用。如今电网的规模愈加庞大,所以提升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方式对于电力企业有重要意义。

1 可靠性相关分析

1.1 可靠性的概念

其可靠性是供电系统提供电力的持续能力。一般采用充足性和安全性衡量。配网供电可靠性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作为标准。

1.2 可靠性的管理

配网供电可靠性可以体现出供电企业当前配网管理水平现状和供电状况,能够直接得到国民经济对于电能需求程度的高低。

1.3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总结分析配网对于用户的供电能力和设备功能,可以改善配网,并改良管理方式,从而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借助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价,不仅可以代表企业对于客户提供电力能力,又可以反映出电力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这是制造规划和生成管理多个环节综合的反映体现。目前配网设备构成落后,缺少资金,网架结构薄弱造成配网供电偏弱。配网可靠性影响企业电力的正常输送,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目前电力故障大多因配网故障引发。所以需要不断提升配网供电安全性能与可靠性能,如此才可以安全持续供电。系统出现故障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只有加强配网供电的安全管理才能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配网供电技术、配网建设、配网管理等因素,图1为广东电网输变电工程。

2 配电网现状问题

2.1 电网电压过压

电气设备在运行状态,会受到内部过压和大气过压。部分早期建设的设施因爬距过短,遇到恶劣环境时,便会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2.2 电网维护能力不足

配网供电的设备运行时不合理操作及维护管理人员水平不足等情况会导致处理故障能力较差。而设备在检修时,因技术水平原因,会使设备检修达不到最佳水平。在配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因工作人员能力问题等,也会使配网运行存在部分问题,图2为广东电网检修。

2.3 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

设计不合理对于电力负荷的转供转移的能力影响巨大,并且能够降低系统可靠性供电。影响电力负荷大多表现在于负荷的高低增长及负荷的分布状况,使供电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出现巨大问题。当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时,会因设备老化严重,而出现故障,导致实际的用电需求无法满足,对于电网系统的可靠性供电影响巨大。配电网络以裸体架空导线为主,其接线多是树状放射单端电源形式,这导致配电网络的提供电力能力较薄弱。同时供电面积广但是導线界面小,所以停电时事故发生率高。配电网投资的不足,也是一方面原因。

2.4 电网设备不合理应用

随使用年限的增加,使设备出现老化,同时设备设计阶段由于制造安装技术水平原因致使配电电网滞后,线路传输容量不足,这致使不能正常运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2.5 电网负荷网络不合理

负荷的分布会影响网络上下级,电网负荷网络结构及电网网络管理水平均影响着配供电的系统可靠性。

2.6 电网线路存在问题

(1)闪络放电。线路长时间受到风化环境侵蚀,会使线路表面出现污秽,严重者会因为本身质量出现裂痕,所以遭遇到暴风雷电恶劣天气,便会发生闪络放电,甚至发生事故。

(2)倒杆。线路遭受外力的破坏时易发生电线拉断使得线杆倾倒,部分地区由于土壤原因甚至会使电杆倒杆。

(3)接地短路。接地是单向导线因断落与大地接触,或导线与树枝触碰导致接地。线路多向导线未经负荷便直接接触,致使线路短接从而短路。

(4)树害。因树木长时间不修剪,使树木生长进入线路安全范围,发生接地的现象,或是树枝掉落导线上面,发生短路跳闸的现象。

(5)其他原因。线路的负荷过大使得接点烧毁,导线质量问题等。

2.7 配网调度的管理范围

目前阶段配网调度的管理范围还没有统一,这导致配网调度的管理范围不同,少数的管理范围达到配电室等设备处。

2.8 其他问题

(1)当遇到雷电暴雨或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导致系统故障,致使中断社会供电。自然灾害虽然不可抗拒,却可做好提前预防检测,并且做好措施来减少损失,而自然灾害发生时,要积极抢修争取最大限度止损。

(2)某些农村电网结构不满足安全规定标准,在事故发生时故障排除不及时,无法保证供电稳定。

3 精细化电网管理方法

3.1 精细化规章制度管理

电网调度的工作想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需要重视完善规章制度。实事求是,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自觉按照国家电力相关法律法规,以工作者利益出发,结合具体情况,落实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针对运维人员在执行规章制度时的不足现象,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制度规章学习,落实相关工作,加强监督,从而提升运维工作者水平,最终达到期望效果。

3.2 精细化设备技术管理

在配网供电中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有效解决出现问题,并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实际管理当中,应该增强新技术和新设备引进的力度,为管理精细化增添新动力,精细化实施设备技术管理,加强开展培训工作,组织人员掌握先进的知识,以便提高技设备技术管理精细化水平。

3.3 转供电精细化管理

调度中心负责全局统筹,开展工作进行转供电,对于计划中可以转供电单位,提前制定方案,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转供电,并且统计分析每个月的执行情况,采取考核量化和不时通报等方式。做到统筹计划的综合过程之中,遵循“逢停转供”和“转供必做”等原则转供电,在故障停电时,遵循“先转后修”原则,隔绝故障点再进行转供电,尽最大能力减弱对非故障处单位停电影响。

尽量提升转供电效率。规定好时间标准进行电网倒闸,规划各仪器操作处转供电时间,安排涉及到多点的任务操作时,应该安排多个小组的操作员工配合,做到提前抵达操作现场开始操作准备,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转供电的线路选择可以有效地降低停电地区大小,尤其是配网在不停电时的转供电,能够极为显著的降低客户受到停电的影响。这不但使得单位感受到企业对于电网供电的系统可靠性能提高,而且大大的减少因停电时所需要对客户进行通知的工作量。所以制定联络图的绘制规范对于转电基础的管理工作意义巨大,对于一切满足转电技术的选择将全部实行技术性转电。

3.4 规划配网,完善结构网架

配网结构网架是提升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坚实基础,遵循典型的接线模式,给科学合理的建立完善结构网架与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带来最大保障。

3.5 可靠性其他方面精细化的管理

(1) 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向客户解说安全用电规则和新设备使用方法,做到基础上降低因单位自身的原因而出现供电事故的出现。

(2)完善电网供电的基本资料,规划检修计划与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方式,依照电网供转电的系统可靠性作为相关评估依据。

(3)采取新技术来提升工作者业务水平以及加强自身事故处理技术水平,将供电的系统可靠性列入考核的项目,从而为电网供电的系统可靠性创造良性环境。

4 结 语

在管理配网的工作中,因涉及内容较多,且较分散,因此精细化工作管理层面涵盖很广,要保证配网管理全面展开工作,需要加强部门之间地合作,积极开展工作。并在配网供电规模愈加庞大的当下,企业必须贯彻实施精细化的管理,选择有效措施进行管理,进而达成企业目标,增加企业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新财.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J].2011:22~23.

[2]朱圣龍.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讨科技与企业[J].2012:15~17.

[3]王江永.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2015(17):149~151.

收稿日期:2018-9-11

猜你喜欢
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