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2018-10-21 07:09朱琳杜晖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

朱琳 杜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各种清洁能源,科技新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电网以其绿色、高效、经济等特点受到了电力公司的青睐,它相较于普通电网,不仅能够快速的实现自愈,而且在受到攻击时能够根据情况做出反应,自动抵御相应的攻击,能够兼容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从目前的市场变化来看,智能电网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应在上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给予政策的扶持,建设拥有中国特色的职能电网,并且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制定电网现代化发展战略,使我国电力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智能电网的重点技术的几个方面,指出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电力技术的发展,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136-02

智能电网,主要是指把各种先进的通信、控制理论、传感技术等高度的集中起来,配合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实现输电领域和配电领域的配合发展。智能电网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我国建设的智能电网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电压等级高,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服务的网络,涵盖了我国发电,调度,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所有电力发展环节,从而实现电力应用与管理的统一,有利于建设统一的通信平台,实现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管理和智能化的控制手段,使业务流和信心流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1 智能电网的重点技术

1.1 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智能调度技术,它将智能电网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助力。智能电镀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中全部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调度的力度,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降到最低,使电力系统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下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2 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

现在是绿色节能时代,因此,电能的节约与利用率成为社会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发电则成为电力能源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最大的一个环节,技术人员也最大程度的提高节能效率,发电节能技术不仅能够减少电能的损失,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智能电网采用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对风力、地热以及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实现分布式发电,以及分布式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绿色电力能源的发电比例,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更好的保护环境,强化环保理念。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还使电能的可靠性得到增强,安全性有所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电力能源的供给不平衡问题,使电力的供给暂时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可能产生的各种状况,将潜在的因素也考虑在内,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现代化输电配电技术

智能电网采用现代化的输电配电技术,主要包括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高温超导输电技术的输电损耗比较小,电能的利用率高,而且其使用的是高温超导材料作为输电载体,更具有环保性;特高压输电技术电力系统的传输距离长,功率也比较大,将距离较远的两个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提高输电效率,其作为新兴的输电技术,也受到了不少企业的欢迎。

1.4 现代化的电力电子技术

智能电网中的电子器件的规模比较大,性能水平较高,并且能够实现高技术的全能控制,为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助力。智能电网之所以采用大量的电子设备,是因为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同时应用现代化电子技术使得其时效性和精确性得到保证,电力系统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正常运行。高速双向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中设备和设备之间,人和设备之间的快速高效交流,自动开展实时监测,抵抗病毒的攻击,自动对故障进行诊断,提高修复效率,现代化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2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2.1 建立智能电网信息模型

智能电网系统的管理,不仅关系着对其固有生产属性的信息化管理,还要清楚数据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因此,智能电网的信息模型更加的丰富,能够很好的处理空间图形信息和生产属性信息。空間图形信息的特有属性是能够准确的描述各个电力空间的位置,将其应用在GIS技术中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坐标,大量的数据支持使其得到的信息更加的精准,全面监控电力系统中的固定设施,对生产设备进行信息化的操作,将点和线构成完整的图形,从而更好的明晰电力环境下的各种设备和景物,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助力。对于电力网络的处理,则更是与数据的准确性紧密相连,其能够通过掌握地形的特征,或者是关键的数据点来建立模型,将智能电网应用在建模中,使其的完整性得到提高。

2.2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电网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利用清洁的能源进行发电,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低碳经济的号召,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损耗,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人们的健康也有所保障,与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智能电网通过自动的检查,完成对于故障的查询,从而能够及时的自我修复;自动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在完成基本的任务之后,会根据指令的需要查询有关的资料,从而自动求解,得到一定的结果之后,自动执行相关任务,不需要人为的行动辅助,能够自主的完成任务,有利于更好的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3 数据的连续自动化更新

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生活处处都有计算机技术的身影,智能电网的数据也应实现统一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也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通过电网特殊元件自动采集本地数据库的实时记录,再根据其发展状况来自我更新,实现提升,为进行更好的数据化处理服务;除此之外,电网也在服务器端建立缓冲区,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方便智能电网的工作运行与管理,提升服务器的操作效率,也使得工作流网络的性能得到提升,使数据的自动化更新能够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

3 结 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控制电力技术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电力规划管理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选择,降低企业的管理难度,管理者应做好充足的企业电网规划,通过大量的数据建立有关模型,探索能够适应新型电网技术发展的技术战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从而更好的为电力系统进行规划,加强电力系统与煤电技术之间的联系,减少电力规划过程中的阻碍,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智能电网模型,提高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对于数据进行持续的更新,从而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提高其安全性,响应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号召,实行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促进电力系统规划作业更加的稳定与安全,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推动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建设个性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鲁宗相,王彩霞,闵 勇,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100~107.

[2]丁 明,张颖媛,茆美琴.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9,33(11):6~11.

[3]邹 斌.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

[4]王 伟,曹立春.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公开[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收稿日期:2018-9-20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