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2018-10-21 08:41刘明圣李文泰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刘明圣 李文泰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业的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矿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为矿山工人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它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矿业生产效率,而且能保证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矿山采矿;安全管理;问题与解决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227-02

矿山安全管理是指在矿山采矿的进行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隐患事件的管理控制,隐患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干扰矿山生产的进行以及矿山工作人员的安全。矿山采矿安全管理是对潜在安全进行提前的预判,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因损失造成的安全或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及时的进行规避。矿业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能源安全、社会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矿业企业的经营涉及到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管理的首要考虑。

1 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采矿行业的安全管理也逐渐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其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正逐漸成熟。采矿行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业务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在市场中的地位,还要使自身在领先领域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和能力提升。目前来说,我国采矿行业的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就是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淡薄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得我们只是去追求片面的发展速度,制定出了不太符合企业能力的发展目标,增加了公司可能无法承受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控制模式不合理,不合理的管理控制模式不能有效控制矿山安全,不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无法有效地平衡管理层的强大权力;安全管理组织不完善,缺乏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包括决策、管理和具体执行层面。

2 矿山采矿中的安全问题

矿山采矿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历时长、技术要求高的系统性项目工程,在矿山采矿的实际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影响其正常生产的不利因素,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和控制就会导致各种安全和质量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矿山采矿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矿山采矿施工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对于矿山安全不够重视

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采矿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方面出发来保障矿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由于一些企业只是想要获取更高的利益,将利润最大化,因此选择规避这些法律法规,根据自身利益更改规定,使得矿山工作人员在没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中作业,给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2.2 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直接就影响着整个矿山采矿安全管理工作。有一些地区的矿山采矿安全管理部门对管理机制的建设过于随便,没有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体制的建设,导致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体制设计不科学、实用性低等问题的产生;没有一个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矿山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也没有一个可以遵循和依据的管理制度,从而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工作,导致矿山采矿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很多管理部门缺乏管理机制的约束,在责权划分上也不清晰明确,所以健全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

2.3 矿山采矿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

矿山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就是由管理人员进行的,所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就影响着矿山采矿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矿山采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低下是很多采矿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矿山采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直接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矿山采矿施工和管理出现问题时,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很多的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不强,不重视管理工作,不积极的进行管理工作,这也是矿山采矿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想办法去提高矿山采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 矿山采矿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矿山采矿来说,通常都是大规模建设项目,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及安全控制体系,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能够很大程度的保障采矿过程中安全可靠的进行,排除很多安全隐患的发生。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要符合矿山的实际管理情况和管理水平,要在管理机制中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权限,通过管理机制来不断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要健全责任机制,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到人,这样也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和责任感,从而更好的进行矿山采矿的管理工作。为了确保矿山工作能够安全的进行,在安全控制监理体系上,对监理职权进行适度调整,在原来对施工投资、质量和进度控制上再加上一条安全控制管理,并且授予监理人员相关的权利。

3.2 完善矿山采矿的责任制度

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地施工现场责任与管理机制,明确工程中不同人员的施工管理质量目标。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管理责任制度的建设过程,可通过动员全体采矿人员参与,并对全体采矿人员进行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的培训,促使全体采矿人员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主动承当自身的职责与任务。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施工原则。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施工整体目标对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并将施工质量与采矿人员的薪酬进行有效联系。

3.3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一般来说,安全检查可以通过指导和相互检查来进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自查、专业检查的形式尽快记录并公布。工作区域不应推给矿产部,矿产部不应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应推给地方政府,三者不可忽视。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规章制度、安全规程;执行上级安全生产政策、政策及相关决策;采矿的工作环境安全,如轴支承条件下标准情况,空顶情况等;工具、设备、电气、工作站的各种防护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完成情况;实施防灾措施,整改和改进,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地方事故发生采取预防措施。

3.4 提高矿山采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在对矿山采矿人员培训过程中,应当主要以提升采矿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在进行培训活动之前,企业应当对采矿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采矿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从而选取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在对采矿人员培训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方法有模拟操作法以及工作指导法,其中模拟操作法是通过对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从而让采矿人员直接参与到工作实例中,使员工认识到准确的施工方法。而工作指导法则是安排技术熟练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指导,从而从实际操作中提升新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并提升新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在培训工作完成后,还应当及时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为后续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4 结束语

对于矿山采矿的安全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矿山生产的安全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采矿工艺管理,确保采矿企业人员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矿山企业的技术管理对促进矿业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江涛.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0):176~177.

[2]张可胜,柴新民.分析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

[3]石明彦.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88.

收稿日期:2018-9-16

作者简介:刘明圣(1976-),男,江西萍乡人,通风助理工程师,大专,从事救护工作。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