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分析

2018-10-21 10:39惠崇崇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秦腔

摘 要:小旦作为秦腔戏曲当中最为主要的行当之一,而且在秦腔小旦当中还包含悲旦、花旦、闺门旦、正旦等几类,通常都是在秦腔表演的过程当中运用这种行当,以此来有效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女性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它的艺术表演感染力十分突出。本文主要针对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秦腔;小旦;艺术形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363-02

在现如今一个民族繁荣和大团结的时代,将着重针对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还需要针对民族性着重分析,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以及精神内涵等相关意义。

1 秦腔小旦行当的主要分类

依照当前我国秦腔小旦行当当中的主要角色划分成为闺门旦、刀马旦、花旦、泼辣旦、玩笑旦、武旦以及丫鬟旦这七种角色,以下就是针对这七种角色进行深入的分析:

(1)闺门旦:所谓的闺门旦指的就是进行塑造一些类似于高贵族的大家闺秀青年女子,则是需要她们能够在表演上做到端庄秀丽、举止得体。例如在《火焰驹》当中的黄桂英以及《洞房》当中的卢凤英等,而且所有旦行当中闺门旦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表演上具有着风格独特等特点,在现如今我国秦腔小旦中最擅长演闺门旦的名家有王天民、肖玉玲等人物。

(2)刀马旦:所谓的刀马旦指的就是将装扮成为身怀武艺的巾帼形象,并给在装扮上突出鲜明的特点,大部分所指的就是执马鞭、插翎尾,而且不仅对装扮有较高的需求,更是对唱功也有需求,唱腔必须能够展现出其凌厉的气势,不能够产生拖腔的现象,在表演上而是做到刀马娴熟、样样精通的架势,具有着“打出手、靠旗打出手”等绝技,类似于《会阵招亲》、《杨门女将》等剧目,在现如今我国秦腔小旦中最擅长演刀马旦的名家有马桂芬、张咏华等人物。

(3)花旦:所谓的花旦则是装扮成为聪明伶俐和能言善辩的少女,最好能够运用水帕和椅子等相关道具进行展现其人物特点,并且还需要相关扮演者具有着延伸功夫和表情善变等特点,例如在《虎口缘》、《柳公馆》等剧目当中的少女形象,那么在现如今我国秦腔小旦中最擅长演花旦的名家有马振华、肖若兰等相关人物。

(4)泼辣旦:所谓的泼辣旦则是属于花旦中着重扮演一写泼辣刁钻以及机灵善变的妇女角色,例如《杀狗》当中的焦式就是属于这一类别。

(5)玩笑旦:所谓的玩笑旦也是属于花旦当中的一种角色,这一类别则是过于重视扮演一些心术不正的妇女角色,例如在《算粮》当中的王银钏等相关人物。

(6)武旦:武旦相比较刀马旦而言,是属于一种不进行穿靠大量紧身衣和夜行衣相关的服饰,而是属于一种武林高手或者还是身怀绝技的下层妇女。例如在《盗草》当中的白云仙等相关人物。

(7)丫鬟旦:丫鬟旦作为花旦当中的一个分支结构,所指的就是在剧目当中扮演一些丫鬟角色的人物,例如在《火焰驹》当中的芸香等相关人物[1]。

在秦腔的正旦和小旦之间主要是依照年龄的形式进行合理的划分,由于每一个地方所依照的唱做都是有着不同的标准,所以这也就和京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京剧主要是依靠唱和做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分别划分成为青衣和花旦,类似于《白蛇传》这种形式的剧目,而且在京剧当中大部分都是依照传统的大青衣戏。但是相比较在秦腔当中的小旦而言,秦腔小旦主要分为闺门旦、刀马旦、花旦、武旦这四类形式,那么为了能够充分满足表演需求和剧中人物的需求,则是产生了“正小旦”的行当,类似于《窦娥冤》和《五典坡》等相关剧目都是属于小旦中常见的剧目。

2 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

2.1 秦腔小旦中唱腔的主要特征

在秦腔的唱腔当中可以划分成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哭腔另一种则是乐腔,而其中的哭腔则是属于当地最为特色的唱腔形式,这一类别的唱腔形式能够在听起来的时候显得风场的高昂向上,并且具有着一定的力量感和悲情感,就好像是高原大山特别的辽阔的感觉;而乐腔则是属于一种快乐明亮的形式,大部分运用于小旦角的行当当中。那么我们将以“乐腔”作为例子运用在秦腔戏曲音乐当中,乐腔所强调的是二、二、三的七字句或者是三、三、四的十字句,而且所对应的唱词也是属于相立而生的。就好像是《庵堂认母》当中的“可怜我苦苦想儿一十六载,本想紧抱娇儿哭一场……元宰儿好比鲜花才吐蕊,惊不起风吹日晒雨又狂……”这一种上下结构的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紧拦头的形式。但是这种紧拦头的形式大部分都是显得很呆板,所以这就需要在整个上下句的之中添加一两个字用来衬托,如可以加“的”、“这”等相关代词的形式,进而营造出一种不对称的美感。而且在《杀狗》当中的焦式就是属于花旦最为经典的代表人物,或者也可以说她是泼辣旦,这种角色主要就是依靠自己的眼神和表情动作进行展现人物形象的,所以说这一类别的小旦能够作为最突出的艺术表演形象[2]。

2.2 秦腔小旦中舞台演技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秦腔戏曲艺术当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写意性和虚拟性,而且演员的主要展现形式就是做好表演和美化这两项工作属性,根据秦腔名家王玉琴所表演的《三娘教子》,现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活三娘”可以说是在折戏当中的一边哼唱和一边织布的做工形式,而且作为相关的演员而言,需要在写意当中有真情,还需要自然而且不生硬。由于秦腔小旦当中有很多的旦角并且都是属于表演艺术不相同的形式,从而构造出了旦角艺术多样化和舞台时空多样化的特点,当旦角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时候,则是需要依照人物性格从中找出表演格局以及结构的共同点,而且相关的人物性格都是属于前后相互变化、悲欢离愁交叉明显的形式,所以这种形式的艺术能够促使演员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进行自由发挥,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表演艺术。在秦腔小旦角色当中属正旦、彩旦以及武旦等形式最为难表演,这种形式的旦角不仅需要表演者具有着较高水平的艺术功力,还需要表演者能够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修养,所以在舞台表演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秦腔演员的自身修养,为我国的人物性格塑造提供更好的方向[3]。

3 秦腔小旦行當的民族文化特征

根据当前我国的考古证明现状来看,在最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在陕西发现了人类的生息,从秦以来将划分成为三大族系,并且在进行谱写民族历史的时候还构造出了更为灿烂的民族文化,那么在秦腔文化历史发展的时期舞蹈作为新式形态融合在其中,长时间的运用在了民族群体的自娱活动当中。由于中国作为所有民族的大国,现阶段属我国的汉族人口最为密集,所构建出来的文化也是逐渐深入的影响到了其他的西北地区秦腔文化。而在汉族文化当中的“世俗”文化也对西北地区的秦腔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重男轻女方面。在秦腔小旦当中,由于小旦角色的不同,所以对其世俗的认知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也就表明了每一个小旦角色都是属于一种“世俗”像[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我国的秦腔和其他戏曲形式相比较,还需要高度重视唱念做打这四门功课,而且在秦腔小旦当中还需要演员能够高度重视自身人物需求,在进行侧重于唱功还是做功方面,假设人物扮演的是花旦,则是需要在做功方面有所提升,假设人物要是扮演刀马旦,则是需要过于重视打功方面,由此可看出针对秦腔小旦在实践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不同角色的扮演,所以加大对秦腔艺术的研究更是对秦腔艺术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安凌蕊.浅析秦腔小旦的艺术形象特征[J].戏剧之家,2017(14):41.

[2]赵海霞.寒窑中的一枝腊梅秦腔《五典坡》中王宝钏艺术形象分析[J].大舞台,2018(2).

[3]李增厚.用心用情刻画人物——小记秦腔演员朱海娥[J].当代戏剧,2013(1):34~35.

[4]安凌蕊.漫谈秦腔艺术中的旦角表演艺术[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7).

收稿日期:2018-9-17

作者简介:惠崇崇(1979-),女,四级演员、小旦,中专,1998年参加工作。

猜你喜欢
秦腔
吼秦腔
在故事中感受秦腔文化的魅力
我与秦腔
华彩文艺:书不尽的文化情怀,舞不尽的传统魅力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循溯因逻辑 品文化传承
我的秦腔半生缘
飘飞的秦腔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