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21 10:39冯蕾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用

冯蕾

摘 要:荧光碳点是一种分析技术,在以往常被当作金属检测技术来使用,在应用当中,这种方法体现出了较高灵敏度,检测限可达10-12,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例如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等要高出许多,而因为此方法的优异性能,在现代的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开始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因为现代环境中存在许多无机物、有机物污染现象,所以荧光碳点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荧光碳点;环境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382-01

引 言

在以往的应用当中,荧光碳点能够对成本复杂、含量微小的无机物、无机物成分进行检测,确认两者的类型、规模、程度等,而这种表现恰恰符合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因此通过荧光碳点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能效。本文主要分析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当中的应用,了解荧光碳点在此项工作当中的常见应用方法,再分析其应用结果。

1 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1.1 无机物监测

无机物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质,所以对无机物进行监测,可以有效保障环境的质量。目前,环境监测单位常使用荧光碳点中的直接荧光法、荧光猝灭法、动力学荧光法来对无机物进行监测,下文将对这3种方法进行分析:

(1)直接荧光法。直接荧光法主要能够对无机物当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其检测原理在于:将无机物样品与有机荧光试剂相互结合,此时因为有机荧光试剂对无机物内金属离子的检测作用,其会强度会随着金属离子的浓度而发生改变,此时通过荧光强度动态变化,既可以了解到无机物金属离子的浓度,最终结合相关的规程来判定无机物是否存在污染现象。这种方法因为其荧光实际多为铬变酸,所以不会受到60种左右阴、阳离子的干扰,可以直接跳过预处理部分,直接对样品进行监测而得名,是一种使用简便、结果准确的无机物监测方法[1]。

(2)荧光猝灭法。荧光猝灭法主要采用荧光猝灭剂作为监测用剂,而荧光猝灭剂即为无机物金属离子。在原理上,金属离子与荧光试剂相互接触之后,荧光试剂的猝灭程度会因为浓度发生变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所以将两者结合之后,观察荧光试剂的猝灭程度即可判断无机物的金属离子浓度。此外,荧光猝灭法除了能对无机物金属离子进行监测以外,还能对其他非金属质地的元素进行测定,例如卤素离子、硝基化合物等。

(3)动力学荧光法。动力学荧光法主要利用催化原理来进行监测,此方法的特点在于:只能对某些特定的金属离子进行监测,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因此还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原理上,因为某些特定的金属离子对于荧光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那么根据催化程度即可判定无机物当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1.2 有机物监测

有机物主要是指环境当中包含的有毒物质,其大部分都具有较大的危害,如果浓度过高并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癌症、畸形、突变等重大影响,因此值得被相关领域重视。目前有机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出:高毒性、长残留性、半挥发性、高脂溶性的特征,因为这些特性的影响,其能够通过许多渠道来完成传播,而以往要对有机物进行监测,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资源等,使得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度不及污染增长的速度。而在荧光碳点之下,可以利用此方法特有的光学性质以及多样化的活性反应,来实现对有机物的监测,根据前人研究了解到,在荧光碳点的应用之下,改善了传统有机物监测的弊端。

具体方法上,通过荧光碳点的疏水、配位交换和氢键作用,可以将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等有机污染毒物吸收,之后因为荧光碳点的活性反应,荧光中的碳点会根据有机毒物的浓度而发生聚集,此时荧光的亮度就会减弱,由此可见此方法的原理与上述荧光猝灭法类似,所以在判定方法上也相对类似[2]。

1.3 微生物监测

微生物并不是一种有害生物,其在某种角度上还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作用,因为其对于污染物质具有良好的分解性,那么由此说明微生物的浓度与污染浓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即微生物浓度越高,就说明污染浓度相对较低。在荧光碳点之下能够对微生物进行标记,其碳点会进入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当中,以此通过对碳点的掌握以及分布布局,即可了解到微生物的浓度。此外,通过荧光碳点对微生物进行标记的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而言,其更加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同时更加简便,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 实例荧光碳点应用结果分析

2.1 实例概况

某地区环境监测工作当中,通过其他方法发现其水体环境当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出现严重超标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治理,但是为了保障治理措施的有效性,需要確认无机物、有机物具体的污染程度,因此该单位采用了荧光碳点技术。

2.2 实例荧光碳点应用过程

主要采用了微生物监测方法,对该地区水体环境当中的微生物进行了标记,以此可以得到微生物的浓度,之后再对水体环境进行取样,共取得12组样品,同样采用荧光碳点法中的直接荧光法、有机物监测方法对无机物、有机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最终将微生物浓度与无机物、有机物的浓度测定结果相互对比,即可确定该地区水体环境质量的超标菌体信息。

2.3 实例荧光碳点应用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实例地区的微生物浓度为1341.5mg/m2;无机物浓度为1421.6mg/m2;有机物浓度为1461.4mg/m2,那么根据对比结果可见,该地区的无机物超标约为80.1mg/m2;有机物超标约为119.9mg/m2。之后针对无机物、有机物的表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排水措施、微生物植入等,最终依照上述的方法再一次对水体环境中的微生物、无机物、有机物各自浓度进行测定,并将三者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其无机物、有机物的浓度已经地域微生物的浓度,因此说明水体环境的质量初步达标,并在之后的微生物治理效果下,可以使水体环境愈发边好。

3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首先介绍了无机物监测、有机物监测、微生物监测3种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式,之后结合实例,对荧光碳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结果显示荧光碳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强,胡旭虎.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4):22~26.

[2]杨 捷,许 琳,宋金萍,马 琦.微波法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2017(12):1386~1389.

收稿日期:2018-9-14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