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能否让编辑“下岗”

2018-11-13 11:07匡文波张晗煜
新闻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器工作者人工智能

匡文波 张晗煜

早在2014年,《洛杉矶时报》就通过Quakebot生成系统,在3分钟内发布了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地震报道。而到了2017年,中国地震网的机器人仅用了25秒就发出了一篇配图4张的540字稿件,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

2015年9月,腾讯推出了写稿机器人Dream Writer并发布了首篇稿件——《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月新高》。国内的同类产品还有新华社“快笔小新”、今日头条“xiaomingbot”、第一财經“DT稿王”、南方都市报社“小南”等,此处不作一一列举。

尽管目前新闻写作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规范化、模式化的快讯、短讯和财报,但是其报道领域和选题日益广泛,稿件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不少人都在担忧有朝一日编辑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然而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一旦发生,其发展便不具备可逆性。与其忧思人类因人工智能而“下岗”,社会将是一副怎样的光景,不如“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一、人工智能究竟可以做什么

目前,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最普遍的应用就是“机器新闻写作”,人们普遍把关注点放在内容生产这一环节 。对此,林贞妤表示,AI写作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锁定某个特定应用目标后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而训练的成效与精确度则和训练范围成反比。也正因如此,目前的人工智能只用于词汇量使用范围较小的领域完成一些简单且不需要创造性的新闻资讯,如灾难报道、天气预报、财经和体育新闻等。

此前,曾有声音批评机器人生产的新闻内容虽然高效准确但是却缺乏语言的风格化而枯燥无味,无法与人工撰稿相较量。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自动化新闻的润色也可以不依赖于人工,有的算法会在报道文本生成过程中就加入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和副词,甚至变换同义动词。此外,如果给机器人足量的、风格多样的文本内容,机器人就能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文本中的语句结构和特殊用词进行分析,从而划分不同的“风格”。那么同样的内容,在分发给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用户时,就可以用不同的风格化语言进行呈现。

互联网就好像是一个开放的大广场,人人都可以呼唤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信息资源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传统的人力管理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杯水车薪,但是机器可以对已有的信息标签化处理并加以分类、整合,甚至标注出处以方便撰写新闻时可以直接援引。由此,人工智能就可以搭建出一个具备生态意义的传播框架,使得不同的观点之间相互核对、相互补充,构成“无影灯效应”。

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传统的“二八定律”不再适用,“长尾需求”则变得不可忽视。一些因关注度较低而被主流媒体所忽视的、传统媒体人力不足无法报道的新闻内容,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报道。此外,人工智能还可应用于新闻的可视化呈现。在2013年,可视化新闻报道《雪崩》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时,人们就意识到通过技术元素丰富新闻报道的重要性。相比于人力,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地实现文字和图表之间的转化,如:美联社的Wordsmith平台,就可以对数据和图表实施双向智能转换。

二、人类智能该何去何从

“机器新闻写作”自问世起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甚至引起新闻工作者的恐慌,然而目前学界也基本认同“短期之内人工智能将无法取代人类智能”这一观点。《华盛顿邮报》数字项目中心的负责人Jeremy Gilbert曾表示,人工智能不是要通过计算机取代记者编辑,而是想将他们从基础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生产上下游的工作。在信息采集方面,无论是数据还是图片,机器都可以进行智能采集,为记者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体力。甚至是编辑在撰写新闻评论时,也可以由人工智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以供其参考。在新闻事实核查领域,人工智能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华盛顿邮报》研发了名为Truth Teller的事实检查工具,可以对新闻报道中的文字语音进行记录,与“打假”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异常并报警。

李开复曾在谈论人工智能时表示,机器取代了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就是为了给人类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人文艺术领域的研究。也正因如此,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新闻从业者的冲击,绝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角色的升迁。这就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将不能止步于基础的、可以由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需要去做更深层次的新闻报道和格局更高远的传播生态共建者。

新闻工作者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有更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调查性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同于消息写作,需要记者对其进行不断地深入挖掘,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抽丝剥茧,探求故事背后的深层逻辑,甚至要在对立的观点之间寻求平衡,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所无法胜任的。因为机器是在人制定的规则范围内运行的,对于规范性的文本可以进行很高效的处理,但一旦规则超越了机器的认知,人工智能就无能为力。

过去的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可能要奔走于各个新闻现场,甚至需要在医院、派出所等场所驻守以获取新闻。而现在的新闻工作者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将社会人转化为新闻生产的来源和节点,并使其彼此连接。这时的新闻人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生产内容,而是成为内容生产的组织者去思考该如何构建新型的新闻来源系统并精心维护。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人对自身的认知停留在生产者、控制者这一层面,而现在,新闻人则成为了传播生态的共建者之一。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重新解构了传播生态,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中,媒体应摒弃掉原来高高在上的“大家长”角色,不再幻想该如何控制占有这个传播系统,而是以共建者的身份积极融入其中。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表现也不再局限于内容生产,还应该对社会信息的表达和配置有更强的平衡能力,建立更多元的制衡机制。

人工智能将人类智能从低级重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巩固自身优势,生产具有深度思考、缜密逻辑、情感张力、人性温度的高级内容。同时,新闻工作者在人工智能的挑战下,也需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升迁,从传播领域的生产者、控制者,升级为新型传播生态的共建者、维护者。

参考文献:

[1]匡文波. 记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J]. 新闻与写作,2017(9):59-62.

[2]张意轩,雷崔捷. “人工智能+媒体”落点何处[J]. 青年记者,2017(28):49-51.

[3]喻国明. “机器新闻写作”带动传媒新变局[J]. 新闻采编,2015(6):26-27.

[4]喻国明, 姚飞. 试论人工智能技术范式下的传媒变革与发展——一种对于传媒未来技术创新逻辑的探析[J]. 新闻界,2017(1):39-43.

作者简介: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新闻自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张晗煜,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

猜你喜欢
机器工作者人工智能
机器狗
机器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未来机器城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