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驱动媒介演化的动力机制

2018-11-13 11:07陈国权
新闻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报业报纸媒介

某种程度上,政治是阻碍报纸真正走向市场、实现自由演化的“拉回索”,而不是驱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一步步地将绳索放松,在这一过程中,逐步释放报纸活力,让报纸继续沿着市场的轨道演化。童兵认为:“思想解放是中国新闻改革强大的源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三次全国性的大讨论推动了新闻改革。①

从报纸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化进程来看,政治的约束只能暂时延缓或阻碍媒介的正常演化,真正的需求不会因为政治的束缚而消失掉。从这个角度看,媒介形态演化进程不可阻挡。比如县市报,2003年进行的治理整顿,使得全国只保留了54份县市报,但是由于县市政府强烈的政治需求②,大量以“今日”为开头的新型县市报冲破刊号的藩篱,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刊。治理整顿14年之后,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全国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县市报的局面,虽然这种县市报没有正规刊号。

而媒介就像是一个被石块压着的竹笋,只要养分充足,就会曲折蜿蜒地从其他地方冒出,继续演化,甚至在摆脱束缚之后实现报复性的发展。

一、政治因素与报纸繁荣的关系

政治的逐渐松绑对于报纸演化至关重要,一旦这个“石块”被搬开,媒介就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狂飙突进。1978年以后,报纸信息功能的回归焕发了报纸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报纸的需求促使报纸数量猛增。我们可以看到,从1978年只有186家报纸猛增到1986年的1445家,仅用了8年时间,基本上每年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图1)

1996年第一次治散治滥使报纸种数由2163种下降到2149种,1996年成为我国报纸种数最高的年份。此后,持续多次的治理整顿,加上国家对于刊号的控制,使报纸种数一直维持在2000家左右。2003年对于县市报的“关停并转”则使报纸种数由2119家下降到2004年的1922家,减少了近一百家报纸。此后,报纸就一直维持在1900家左右。直到最近几年,报纸经营收入的下滑,使一些报纸不能够直面市场竞争,市场的力量在“关停并转”报纸;而又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与支持,减少的报纸种数极其有限,基本上还维持在1900种左右,这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市场的原貌。

从报纸业态角度考虑,很多时候,政治之于媒介演化的作用力如同政治之于经济的动力一样,在报纸极度繁荣的时候让它冷静,而在其衰退的时候则拉上一把。

二、政治因素影响媒介演化的两种途径

一是对媒介功能定位的界定。媒体承担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职责,媒体必须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确保这两点,必须实行“党管媒体”“党媒姓党”。③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的逐渐松绑使媒介功能定位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逐步回归正常。

二是采用行政手段对某些媒体进行扶持,对某些媒体进行抑制。政治平行性④除了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外,主要的行政手段是确保主流媒体的市场占有率。比如每年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确保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订阅党报党刊。

这种区别政策使不同的媒介形态处于不公平竞争的态势。⑤实际上这也成为阻碍媒介演化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党媒的支持力度,包括直接的财政支持、项目经费、划拨土地、政府购买服务,等等。但根据本文的调研,简单的财政购买服务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如《吉林日报》《重庆日报》《湖北日报》等,但读者反映,实施免费发放的党报阅读效果并不佳。虽然一些党报在行政指令、公费订阅推动下,近年发行量有所上升,但有效阅读率并不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东、中、西6个省2500多人阅报频率抽样调查发现,选择经常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党报的仅为12.6%,在报纸阅读中最低;地方级党报则为20.2%。

三、报纸信息功能的回归

李良荣教授把发生在1978年至1982年间的新闻改革历程概括为“高扬新闻规律旗帜”。⑥对于报纸而言,则是恢复了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功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就是要新”⑦。这是报纸功能的回归,回归“新闻本位”⑧。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广告业务,这成为报纸功能回归的最好注脚。

1978年至1982年,报纸开始逐步恢复其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⑨当时,新闻改革的特征是“引进信息概念”⑩。促使报纸重新定位,报纸不仅需要肩负宣传职能,还必须提供信息、提供娱乐等。这是对报纸的重新定位,由宣传的单一功能变成多向功能。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信息需求作为指向的广播电视报、文摘报等走上报业舞台,成为当时的主力报种。这五年间,我们可以看到,报纸的种数每年都以极高的速度增长,到1985年,达到第一个高峰1445种,特别是1983年至1985年,报纸的总印量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引进信息概念的背景是当时的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分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信息需要,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了要求,才为当时报纸的勃兴提供了需求基础。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全国新闻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明确地认识到“新闻工作的首要职能是沟通信息”的占68.1%;坚决否认“任何新闻报道都应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占64.4%。11

信息功能的回归导致报纸形态发生三个变化。一是媒介结构变化:一批以提供信息、尤其經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二是媒介内容结构变化:信息类专刊、专栏大量出现。三是新闻题材更丰富:预测性报道、深度报道、全方位扫描的主体式报道等新报道形式大量出现,原有的新闻形式也发生改变,版式上的很多渐变都源自于报纸信息功能的回归。

四、报纸经济属性的确立

1978年,《人民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向上级打报告,争取经营自主权,要求报社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期通过自主经营弥补财政补贴不足的情况,该报告得到批准,并开始在全国媒体中推广。1988年,物价飞涨,经济危机来临,1989年后,一些思想保守的政治家和理论家把这些问题归因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批评“市场经济”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2姓社还是姓资,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潮泛起。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走向才重新得以确立。1992年10月的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的整体战略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向纵深推进,社会发展的市场化转型趋势彰显。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报业的产业功能逐步显现。新闻的商品性凸显,争夺市场、争夺用户、满足需求成为报纸的首要目标。国家的“包养”退居幕后,报纸必须直面市场竞争。

实际上,从1985年开始,各级政府就开始对报业停止了财政补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以收抵支,差额补贴,超额自留”的新管理体制。13这实际上已经初步明确了报纸的经济属性。1993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其中将传媒业列入第三产业。14新闻事业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信息产业属性。

正是报业双重属性的确立,才带来报业经济的大发展以及此后都市报的繁荣和报业集团的滥觞。包括此后的报纸扩版、周末版浪潮、多元化经营,以及很大部分报纸形态的创新,皆源于报纸双重属性的确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伴随经济飞速发展的是报业经济能力与实力的提高,对于报纸的产业属性的地位也在提高,除了坚守意识形态属性的某些“底线”外,报纸的大部分资源与精力都倾向于经营,报人成了“商人”。除了党报、行业报、县市报等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报纸外,大部分报种的演化着力的都是市场规律,如何赚钱成为首要思考的目标。

2003年,中央先后出台了两个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文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把党报党刊的宣传任务和经营业务分离,经营部分则另外组成企业集团。报业集团成为利益集团,必然导致报业集团“运用所获取的政治优势来获取经济收入,又用市场上赚取的经营收入完成意识形态职能中的政治任务”。15这形成了中国报纸的特有现象,也是未来报纸的“联合产品”16理念的基础。

五、新闻管理体制逐渐宽松

尽管“党管媒体”“党媒姓党”“媒体国有”等传媒基本制度的“底线”并没有改变,但是在此底线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媒体的管制越来越小,这促使报纸形态演化沿着市场规律的道路,越来越自由。

在传播内容方面,宣传改革也没有根本变化,但报纸在满足政治诉求、商业需求,以及对“新闻理想”的追求中,形成了报纸运营的宣传模式、商业模式和专业模式并存的新格局。其中,内容的宣传管制成为底线,专业约束和市场驱动成为报纸内容变革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大部分创新,都是围绕后两者展开,无论是版式变革、内容突破、厚报瘦报,还是恢复广告、自办发行,抑或是组建报业集团、多元经营,以及报社内部的各项改革举措,无不是如此。如此状况,所适应的正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推进的大背景。

政治因素对于报纸的影响时松时紧,改革开放初期,受几次全国性大讨论影响,新闻内容管理趋于宽松,直到1989年后,江泽民同志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7,内容管制又开始趋紧,2003年“非典”之后,出于对媒体集体失语的反省,内容管制又开始放松;2004年9月,中宣部下发文件,禁止媒体做跨区域报道,禁止媒体做异地监督。这个文件下发之后,加上各地方官员对于调查记者的围追堵截,原来还是报纸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的异地监督很快销声匿迹。

最近几年,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管控日趋严格,而由于不同的媒介形态的特性,新闻管理体制在一些新媒体上部分失效。这又导致另一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的不公平,传统媒体每况愈下,步履维艰,很多人认为,新闻管控是重要的原因。而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由于新闻管理制度的落后,故意回避、语焉不详、避实就虚、时效落后,都已经成为目前报纸的典型特征。18

比如,2013年11月6日,太原市迎泽大街上的山西省委驻地附近发生人为制造的爆炸,造成1死1重伤7轻伤。11月7日,在太原市的所有报纸上,都没有看到相关报道。

2013年11月23日,青岛输油管道发生爆炸案致44人死亡,136人受伤,当地主要报纸头版都做弱化处理,或只有各级领导重视、点蜡烛祭奠云云。

……

而新媒体的报道情况则不同,微博微信上各种信息充斥,网友及时互动形成了累加型的传播效果。这与报纸的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于传统媒体的严格新闻管制,让报纸在面对突发重大事件时噤声或失声,严重地影响了報纸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注释:

①童兵.正确的抉择 重大的胜利 ——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年[J].新闻记者,2008(6).

②本文认为,政治需求是很重要的需求,对政治需求的满足也助推媒介演化.

③李良荣.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写在新闻改革30周年前夕[J].现代传播,2007(8).

④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M].陈娟、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30.

⑤杨飚、蔡尚伟.媒体竞争论[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83.

⑥⑩李良荣.历史的选择——中国新闻改革30年[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⑦袁光禄,新闻就是要新[J].新闻战线,1979(6).

⑧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06.

⑨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J],新闻界,1998(5).

11喻国明.新闻改革实践的主体研究和发展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2).

12王忍之.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9年12月15日在党建理论研究班的讲话[J].求是,1990(4).

13张昆、龚怡.媒介集团化的中西比较[J].新闻春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4李良荣.李良荣自选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5.

15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J].媒介研究——媒介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2004(1).

16陈国权.传统媒体的未来[J],编辑之友,2017(1).

17徐光春.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谈谈如何进一步搞好子报和小报的宣传[J].求是,2000(8).

18陈国权.报纸影响力是如何衰减的?[J].中国报业,2014(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提高主流媒体新闻供给质量的扶持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7BXW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国权,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

编辑:徐 峰

猜你喜欢
报业报纸媒介
报纸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