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特性看电影题材的特点和局限性

2018-11-14 05:14
电影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题材特性

赵 悦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一、引 言

自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电影在20世纪之内经历了从诞生到成长,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样,从传统技术到高科技进步的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由此,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电影从一种街头的杂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再到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个角落,电影在摇摆中气象万千,精彩纷呈”,因而它的特性也在历史的发展进步中得到总结与体现。通过理论时代的梳理和挖掘,电影的特性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为综合性,即电影是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门类的汇合;

第二为自由性,即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把控;

第三为蒙太奇手段,即相对时空的视听复合体;

第四为商业性,即媒介作为宣传工具,票房及收视率驱动电影的再生产;

第五为艺术性,即强调电影是艺术,电影思维的表达;

第六为运动性,即电影具象性的表现运动,所有影像包括情节和人物都在追求电影运动;

第七为真实性与假定性,即电影的真实与虚构;

第八为群众性,即电影大众化,考虑观众层次,传播普世价值;

第九为观赏一次性,即电影的稍纵即逝,需要在造型、视觉表达,蒙太奇组接等方面简洁表达。

总之,电影的特性是从“入史”而来。对于任何国家的任何电影来说,电影特性所把握的大方向高度统一并且固定不变,而创作者总也在遵循着电影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电影的“再创造”。

二、由电影特性到电影题材的特点与局限

在分析电影特性本身的时候,可以从另一些角度进行思考,即我们在有关电影特性的研究方面状况如何?从电影特性方面出发能够引申出什么样的话题?对电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而在电影固定的特性中,有清楚地了解其对电影其他方面的影响吗?等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探析中必须涉及的地方。

(一)电影题材的特点

电影就像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所有的文化都在这里交融、演变、转变,电影所具有的特性使得题材具有很多方面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从电影特性的几大方面来看,电影题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广泛性与多元化。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与其他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常常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领域中汲取营养,而自由的表达令电影题材可以触及方方面面。

如贾樟柯的作品《三峡好人》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的边缘化小人物题材;《千里走单骑》抓住平民化的亲情题材;《夏洛特烦恼》是青春、爱情、校园、现实、喜剧等多种元素交织的题材,由此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超类型”;《刺客聂隐娘》颇具古典韵味的镜头语言与武学情怀;在西方,多种题材电影也是纷至沓来,经典电影《教父》展现美国黑社会帮派之间明争暗斗的黑帮题材,《泰坦尼克号》既是一部商业大作又是好莱坞历史中少有的神来之笔。总之,中国与西方不同样态的电影在题材方面的多元呈现以及艺术技术的交融,都共同形成了电影的多样性。在多样化的推动下,未来电影的创作状态将更加开放。

然而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类现象,即真人秀电影。同时,走进院线的纪录电影也慢慢进入视线,且令真人秀电影得到理性降温。《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无一例外地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真实,而它们的题材选择和普通电影一样广泛,却独特又精彩。

2.复杂性与深奥化。电影的特性固定不变,但“火箭式”的进步速度必然使得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处在经常的、频繁的变化之中。电影的题材缤纷多样,如添加心理、悬疑、科幻、惊悚、人性等元素,也愈加复杂与深奥。

然而这种题材的复杂与深奥在中西方的体现形式却各不相同。按理来说,主旋律电影势必为正规的历史革命题材,但《建军大业》导演表示,该片一方面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另一方面却加入了非凡意义的“青春”题材,剧中人物都是处在一种青春、有朝气的年纪,情感戏也是必不可少的故事内容。而电影《刺客聂隐娘》作为武侠题材的代表,真正可看的却是聂隐娘与田季安的追打调情。

当然,西方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绝对不会放过深奥而睿智的题材。其利用虚幻与真实故事的上演,不断发展和不断升华。尤其是电影《盗梦空间》等更是奇思妙想和恣意发挥的结合品,科幻题材加上科幻的形式,更加具有潮流感和新鲜性,大胆地追求创新创意,随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会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这要求它完全排斥戏剧因素,就如同要它完全排斥文学、绘画、音乐等因素一样,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当代电影在题材上完全可以冲破死板的表面现象,去探索更具意义的深度内涵。

3.针对性与重点化。针对性即目标受众的定位,面对现在商业化的电影竞争模式,不管中西方,在电影拍摄之前的题材选择肯定会以“消费者的口味”来定位电影的卖点,如音乐剧、爱情片、动作片、警匪片、贺岁片、恐怖片或科幻片与伦理片等。

如前一段时间比较火爆的青春爱情类题材电影纷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以《小时代》为例,其题材的选择一方面来自于导演的同名小说的改编,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分析与科学的定位。由于题材的原因,电影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以小说年轻粉丝作为目标受众,从而为最终的票房或者效果打下基础。

在西方,以漫威英雄系列为例,为了顺应美国漫画读者趋于青年化的形势,漫威公司把题材迅速进行针对性的年轻化改变。除此之外,国外电影在兼顾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利用中国元素的表现迎合中国观众,既令这种题材在中国上映之时能够具有一定受众,又促进了传播目的的有效达成。

在现实中,消费者在购买电影票前,都会对影片有所选择。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影片的故事题材。电影的特性催使电影题材在创作时有针对性,同时这种针对性也使得电影特性利益效应最大化。

(二)电影题材的局限性

电影题材的局限性固定受到客观限制,由上述所说的电影的多个特性导致,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由电影特性出发,电影题材的局限性体现在某些题材不容易改编成电影。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电影题材的局限性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本身容量致不全面发展。电影的特性造就了电影题材的特点,但是某些特点反而也成为一种局限,因为电影的承受力有限,由此使得电影题材的最终表现形式无法达到面面俱到的要求。

诸如中国历史等相关题材电影。以电影《建国大业》为例,其取材着眼于抗日战争之后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内战的时代分割,着重表现了国共两党当时的国内局面和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因为历史是确实发生的,所以电影题材的选择和内容肯定整体都要以真实为核心,虽然电影中的视听空间可以再现,但是题材的最终目的不能具有更多艺术性或者主观思想的表达,要符合国家形象的传播。

再如西方的众多题材电影中的战争题材,1949年出品的电影《西线平魔》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其通过杰出的摄影方式加强了电影题材的张力,所以故事内容对于题材的凸显相对弱势一些;电影《勇敢的心》中民族英雄的形象如此高大,利用人物形象传达自由目的,这样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震撼人心,然而这部影片的时空表现却存在极大的缺陷。

可见,电影本身的容量控制了电影题材的重点,也控制了电影题材表现方式的平衡性,造就了电影题材发展的不全面性。

2.时代环境影响致单一现象严重。虽然电影题材丰富而多样,但是其始终都在时代的包围之下,不同时期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由时代决定题材的主流方向。由于时代发展阶段的自然形成和不可控制,往往使某一题材在这个时期集中出现,由此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中国早期电影注重于对社会、人生关系的思考,随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关注现实题材,而到了“文革”时期,“样板戏”的出现和传播更是受到时代的压迫。一直到近年来的电影,沉醉于各种比较火热的题材,并跟随其中进行电影制作,相同的电影题材在某段时间一窝蜂地涌进大银幕,虽然产生了不错的票房,但是制作水准低下,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

而对于西方来说,在艺术形成期之间电影两大传统的确立就令电影的题材受到影响,写实主义要求生活题材的原样再现,技术主义要求通过技巧手段组织景象,如此一来,“类型电影”成了双刃剑,在博得观众喜爱的同时又扼杀了个人特色,约束了题材的创作空间。一直到现在,西方有着商业气息的超级英雄题材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也有着少数动画题材、爱情题材电影的出现。

其实,电影的时代局限性不仅仅是如今的跟风现象,更重要的是阻碍了题材自身的挖掘和创新,忽略了影片应具有的风格、故事内容、引人深思的内涵。电影稍纵即逝的特点应该令电影题材把自身的特点、特性张扬出来,而不是盲目地追随着时代去发展。

3.导演片面把握致创新力不足。电影的特性是由导演在历史创作中一步步实践而来,导演和电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位导演受过的教育不同,经历不同,擅长的领域和思维不同,从而造成了导演所抓的题材局限,由此使得电影特材的创新力不足。

作为一个低产的精品导演,姜文的三部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争议。他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空间,他对题材的把握、人物的透彻演绎、电影叙事技巧的运用等都带有浓重的“姜氏”色彩。而他“独立思考”的性格,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感受,最终形成了姜文独特的个人风格。而这也让他的电影一度未通过审查。而新生代导演的崛起更是对电影的艺术特性认识并不深入,手法跟不上想法,而且题材的来源也有些商业化庸俗化严重,并不能真正具有先进性创新力。

西方一众导演对题材的选择也是由其本身把握,由于中国的观众乐于观看高科制作的大片,所以在中国上映的国外电影几乎都是以科幻题材作为代表,以复杂的叙事达到迷乱观众的效果,让观众进入电影却无法分清孰是孰非。类似科幻题材的上映,尤其是长时间的系列电影,总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高科技的电影固然能够塑造视觉奇观,但是同样题材的演进确实也在消磨观众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也压制了其他题材的特点受到关注。

一部成功的电影必然和导演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综上所观,导演更应该从自身走出去,去尝试探索从未领略的题材,即使失败同样也是题材的创新与发展,都能够从中总结经验并运用至之后的创作中。

三、结 语

就电影历史而言,其发展过程犹如一朵浪花。它不安于戏剧结构,不止于起承转合,它以惊人的力量开启了视听综合艺术的空间,并把国家、社会、观众考虑其中,形成固定统一的特性概念。由此在特性的基础上,电影其他方面的拓展和深入被推进了一大步。尤其是电影题材通过特性的升华和交融,寻找了自身具有的广泛而又多元、复杂而又深奥、针对而又重点、社会而又地域的特点,也发现了所存在的本身容量、时代影响和导演把握方面的局限性。

然则,从所归纳的电影题材的特点和局限性来看,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商业消费语境中,电影特性给题材带来的影响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它俨然成为一个精神文化宝库,值得导演等创作人员在前期题材的构思、选择、制作中不断去参考、学习。而如何发挥电影题材的特点,如何减少电影题材所存在的局限,如何使电影特性利益效应最大化,这些仍是电影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题材特性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