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2018-12-01 01:30
好家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警觉仁爱之心本心

文 姜 勇

在幼儿园工作的两年里,我时常感受到幼儿园教师从教的艰苦与辛劳——“我每天工作得如此拼命,不是为了那一点奖金,我在路上总是走走停停,想着布置环境”;我经常体会到幼儿园教师拥有其他职业工作者所难以企及的幸福——“我每天工作得如此开心,只是因为有你的存在,我在教室里忙忙碌碌,想着逗你开心”;而更多的时候,我则是被幼儿园教师那份浓浓的“仁爱之心”所感动,所鼓舞,所震撼——“幼儿园的小朋友是我的最爱,每天看着他们心像花一样开。什么样的孩子是最呀最可爱,什么样的笑容才是最开怀。灿烂的笑容从嘴角开,汇成那阳光明媚的花海。小朋友的欢乐是我们的期待,一路边走边跳才是最自在,我们要笑就要笑得最开怀!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朵,让我用心把你来浇灌(来浇灌!)悠悠地唱着最炫的幼师风,用爱卷走所有的尘埃。”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爱不是平凡的爱,而是一种倾情体现对孩子的虔诚而美好的笃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高震东);是一种对所有孩子的公平而无私的博爱——“孩子是种子,种子随风会吹落在每一片可能的土地上,土地从来不会挑选种子,阳光、空气和水也会善待每一颗种子,我们教育人员,就是土地、阳光、空气和水”(王政忠);是一种对孩子、对教育无比温暖而坚定的钟爱——“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可以说,“仁爱之心”是幼儿园教师最为核心的素养,没有之一,而是唯一,是最为重要、最为突出、最为核心、最为基本的素养,正如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作《爱的教育》时所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有意思的是,香港大学2009年名誉院士颁奖典礼上的一段解说词同样说明了教师最首要的核心素养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仁爱之心”。香港大学将当年度的名誉院士颁给了一位从没接受过任何教育,只是在食堂和宿舍里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人员。这位被历届学生尊称为“三嫂”的82岁的婆婆袁苏妹,为港大的食堂和宿舍服务了44年,担任服务员与厨师。虽然没有学识,但她始终充满着“仁爱之心”,对学生的照顾无微不至,不仅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而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宿舍灵魂人物”。香港大学用名誉院士的头衔,表达了对她这位“不教而教”的“教育者”的尊重。颁奖词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动情的解说:“她(三嫂)以自己的生命,影响了每一位大学堂宿生(即住宿生)的生命。”

那么,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仁爱之心”有哪些重要的内涵呢?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呢?

(一)首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慧心”,即“会爱”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提问来确认:“您懂得怎样表达爱才能让孩子们接受和满意吗?”幼儿园教师的爱是有智慧的,有方法的,无智慧的“爱”反而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幼儿园教师要用孩子所喜欢、所满意的方式来和孩子相处。设想一下,假如有段时间你心情低落,不想说话。你有三位朋友,第一位,不打扰你,安静地走开,但总是会过来看看你的情况;第二位,与你促膝长谈,分析情况,出谋划策,帮你找出问题;第三位,二话不说,拉你去逛街购物,游山玩水。请问您觉得哪个朋友的关爱是有效果的?其实,这三个朋友的关爱都是很好的,而关键则在于此时此刻的“你”更希望采用哪一种方式,“你”更希望采用的那种方式就是最适合的方式。“会爱”的幼儿园老师懂得倾听孩子,懂得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懂得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爱”。所以,教师的“仁爱之心”是需要智慧的。有的幼儿园教师“不会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喜欢他所给予的那种爱的方式,而没有充分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就以自己所习惯的方式来向孩子表达爱,而不是用孩子所喜欢、所期待、所渴望的方式来表达爱。

(二)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良心”,即“知爱”

这也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您有是非感吗?您有责任感吗?您有做了错事而油然而生的愧疚感吗?”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始终与其内心的道德律令紧密相连,它是由诸多价值标准与律令准则所组成的,包含了与生俱来、自然而得的良知(synderesis)和后天习得的,对道德是非判断的倾向、态度等的良心(conscientia)。无论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通过陶冶、涵养、化育等培养而形成的,这种所谓“良知良心”的“仁爱之心”是恒久而绵长的,不因时移,不因世易。“仁爱之心”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纯然的、纯粹的、纯善的、纯美的“良知良心”,可以摆脱普通意义上的教条,其灵活运用,端乎教师一心,即是否有真、善、美的“良知良心”。

(三)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警觉之心”,即“怀刑自爱”

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孩子,当您想发火,想对他们呵斥时,您有警觉到自己的这种缺乏仁爱之心的冲动与不当吗?”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应该是出自内心的,是本己心之震动,是爱的毫无掩饰的流露,是“生命的歌唱”,是“善”的充盈与溢出。这种“善”既有其天然性,也有因为受到良好的师范教育而产生的效果。当然,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师范教育培养的,都表现为教师具备了王阳明所说的“警觉心”的意识与能力,即当教师想要做出负面的、消极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之时,他的内心突然“警觉”出来,发现自己的这种“非善”的“恶念”,并油然而生出内心的震动与不安,“警觉”到自己即将做出“非善”行动的不妥与不合适,警觉是本心自己之震动。本心一有震动即示有一种内在不容己之力量突出而来违反那汩没陷溺之流,而想将之挽回……因震动而认识本心,即因本心之震动而认识本心自己。此即所谓复其本心,求其放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巧妙之办法。印度的思想家,被誉为印度国民心灵导师的克里希那姆提也反复提及,“智慧是心的警觉,要靠心灵时时保持警醒。”

我们认为,幼儿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警觉。

(一)要警觉我们能否始终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积极之整体、完整成长,而非局限、受束缚于某一个、两个或几个外部功利性的短期目的

倘若幼儿园教师的眼光只盯着那几个功利性很强的外在目的的话,他就有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为了达成这一外部的、短期的目的而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这不是孩子的幸福,反而是对他们的伤害。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罗兰夫人在弥留之际高呼:“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我们不妨做这样的修改:教育,教育,多少摧残儿童、揠苗助长假汝之名而行!如果幼儿园教师能警觉起来,他就会将教育看成是一个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旅程,旅程会有快有慢,也会偶尔错失一些美景和风光,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师幼共同经历美好的、幸福的、愉悦的、奋进的时光。中国台湾的张文亮老师创作的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就很好地诠释了在传统的功利主义取向下的成人是不太会在乎孩子的内在心灵的呼唤的,因为他受到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牵绊,而失去了对教育目的“警觉”与体察之心。只有放弃了功利主义的目的观,幼儿园教师才会变得警觉起来,智慧起来,敏锐起来。

(二)要警觉我们的教育手段是否善,即是否能做到“以善至善”

“以善至善”这一语词里有两个善,前者是“方法善”“手段善”“过程善”,后者是“目的善”“结果善”“追求善”。“以善至善”的教育表明,幼儿园教师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应是“善”的。善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行或潜能,而完成于个体的符合德行的教育生活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过”出来的,“见”出来的,“听”出来的。“学校在历史上曾被称作‘首善之区’。从本质上来说,教育确实是善的。但是,教育的这种本质的善必须通过教师的合乎这一善的本质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凡是违背这一善的本质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体现教育的善,反而体现了恶。”

(三)要警觉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警觉自己是否真正地尊重孩子

笔者时常会想起曾经参加过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学术会议。2010年4月的某一天,笔者应邀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参加“全国儿童教育理论高峰论坛”。步入会场,一幅巨大的标语顿时打动了我——“尊重儿童,守护童年”。当时的我猛然想起多年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幼儿园参观时的场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课程学系的迪克逊老师领着我们十多位来自中国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参观。我们经过了幼儿园里的一个不太宽敞的过道。迪克逊教授突然回过头,当看到我们挤满了整个过道往前走时,他有点不高兴,提醒我们:“你们为什么不让出一半的空间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啊?”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过道上并没有孩子们呀,孩子们都在活动室里呢!”我们的回答反而让迪克逊老师更气愤了,他向我们责备道:“只要在幼儿园里,你们就应该要有‘尊重儿童’的意识,随时要让出一半的过道空间,以便孩子跑出活动室后能自由地在过道里跑动。”什么是尊重?笔者认为,这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听从内心召唤的尊重,而这种尊重是深深印刻在迪克逊老师心底深处的。如果幼儿园教师没有充分地尊重儿童,那么儿童也往往不能真正“如其所是”地展示自身。总之,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慧心”的灵活运用,“良心”的执着坚守,以及“警觉心”的截流反观。

猜你喜欢
警觉仁爱之心本心
跨年时 有所思
今夜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认知警觉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本心论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偷摘葡萄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