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然材料 创新节奏活动

2018-12-01 01:30王晓玲
好家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沙沙沙春雨乐器

文 王晓玲

一、创设幼儿可探索、创造、表达音乐的环境

我们要积极为幼儿创设便于探索、创造、表达音乐的环境。用“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个幼儿,尊重和信任幼儿自己内在发展的时间表,让幼儿依照他们的内在动力渐渐发展和成熟。例如,创设音乐区,提供各种材料,包括半成品材料和玩具,让幼儿对生活中的乐器产生兴趣,并发现生活中简单易懂的节奏型,创设适合幼儿的音乐环境。利用说话作为起步教学,会使幼儿感到亲切,这样不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这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的生活化和游戏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培养其尝试和发现的意识,给予其自我激励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使幼儿感受到充满支持和肯定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陈淑琴教授在《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提出,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符合音乐感知规律的方法,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轻松、愉快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使幼儿乐在趣中、乐在奇中、乐在此中。为此,我们开设了自制节奏乐器演奏的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开动脑筋,自制节奏乐器。大家寻找具有不同音色的废旧物品,自制出一件件节奏乐器,并表演特定的情景活动。例如,运用自制的钥匙串,表现出电话铃响的场景;用装豆子的饮料瓶摇出不同节奏,表现妈妈扫地的场景;用木块拍打出不同的节奏,表现爸爸切菜的场景等等。还可以用自制或现有的材料组合表演,设计出很多有情节的场景。我们还指导幼儿用废旧材料为故事配上音响效果,并在感受不同音乐效果的同时,学会控制音量的变化。例如,在欣赏音乐《喜洋洋》时,结合过年的气氛,幼儿用易拉罐做成鞭炮并配上音乐、自编节奏,玩放鞭炮的律动游戏,体验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真正从音乐中感受快乐。

二、尊重幼儿是活动主体的观念,让他们自由探索、寻找、总结使用材料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了幼儿的主体性,而主体性素质培养的核心在于幼儿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自主特征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有了求知探索的欲望,教师就应因势利导,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交流、探索。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能动性。例如,在节奏乐《阿拉木罕》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舍去第一、三乐段的配器要求,而在第二乐段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依据由弱渐强的旋律特点进行相关配器方案的设计。幼儿在相互探索中,发现了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案,有的幼儿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调节演奏力度的变化来表示由弱渐强的旋律特点;有的幼儿则以材料数量逐渐增加的方式来表现;还有的幼儿则以材料音色的不同来进行组合演奏。又如,在“报纸的游戏”中,幼儿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报纸,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想象,思考如何用“报纸”做表演的乐器,并探索报纸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又是如何发出的。幼儿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即兴创编出节奏,最后教师启发幼儿利用报纸玩各种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主体,通过空间移动、记忆、探索、即兴创编等方法,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索的兴趣。

同时,教师在节奏活动中还要做好角色转换,包括心理上的转换和空间上的转换。在活动指导中的角色退位,是弱化对幼儿干预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幼儿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是创造幼儿自由实践与表达机会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为音乐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将自己的构思强加给幼儿,这样反而会影响和阻碍幼儿的自主学习。例如,在“春雨的声音”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感受春雨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接着就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了幼儿,让他们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最适合音乐情境的材料,并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型。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发现,用碗和勺表现出路灯在春雨中发出的“叮当、叮当、叮叮当当”的声音;用塑料包装纸表现出树叶在春雨中发出的“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这一切都是我们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好教师角色转换所带来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走出节奏活动一定要有“专门性材料”才能开展的误区。探索、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让幼儿在敲打中表现音乐、演奏音乐、创造音乐。并通过一系列基于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和非专门性材料的整合应用活动,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让节奏活动易于组织和实施,便于教师操作,还给幼儿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的权利。

(江苏省宿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儿园)

猜你喜欢
沙沙沙春雨乐器
学乐器
小雨点,沙沙沙
乐器
春雨
春雨
下雨啦
浇花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