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8-12-05 03:39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药物性葵花肝细胞

王 永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因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1-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恶心以及乏力等消化道症状等,可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主要采用立即停药与保肝药物进行治疗[3]。然而,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可能促使患者治疗周期延长,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目前,我国上市的口服类保肝药物有几十种,其中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包括甘草酸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联苯双酯以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等[4-5]。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中药制剂开始逐渐应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本研究就葵花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4~77岁,平均(51.23±10.32)岁,受教育年限 6~16年,平均(11.42±3.25)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6~78岁,平均(51.31±10.28)岁,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1.49±3.2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15版《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指南》中药物性肝损伤相关诊断标准[2],即丙氨酸转氨酶与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或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与总胆红素均升高;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③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均符合阜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者;②治疗过程中参与其他研究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交流沟通障碍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20150623)口服治疗,1片/次,3次/d。观察组则采用葵花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160512)口服治疗,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费用,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头晕、脱发以及胃肠道反应等。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彻底消失或显著改善,且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相关肝功能指标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且上述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所降低;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肝功能指标无改善[6]。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采用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治疗费用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1032.58±192.55)元,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2.77±20.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1,P=0.000<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迄今为止,国内外所公认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点[7-8]:①药物损伤肝细胞的亚微结构;②药物干扰肝细胞的代谢情况;③药物引发过敏反应或对肝细胞的血供造成影响;④药物毒性代谢物与肝细胞的大分子结合导致肝细胞坏死;⑤药物加剧原有的潜在疾病。因此,临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则为加速肝细胞解毒功能恢复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9]。目前,临床上用以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较多,其疗效以及成本并不相同。在治疗疾病选择药物时,除了考虑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同时,成本问题亦备受关注。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将药物的经济性问题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确保患者在得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承担最小的经济压力[10]。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葵花护肝片与双环醇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相当。双环醇属于联苯结构衍生物,具有降低氨基转移酶水平作用[11-12]。葵花护肝片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以及降低转氨酶的功效,主要成分包括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柴胡以及茵陈[13-14]。板蓝根为治疗急性肝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可迅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五味子具有抗肝损伤以及解毒作用;猪胆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柴胡中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对细胞膜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可使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增加,促使酶活性增强,从而有效促进毒物代谢;茵陈则可有效对抗CC14损伤,从而促使肝细胞活性提高,进一步发挥保肝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肝、疏肝解郁以及利湿解毒之功效。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陈强[15]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分析原因,葵花护肝片属于中药制剂,毒副作用较小,可有效避免西药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与双环醇片,葵花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经济性更佳。

综上所述,葵花护肝片与双环醇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相当,但葵花护肝片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济性较佳。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导致研究结果可能会发生一定偏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增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药物性葵花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葵花王冠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