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链球菌感染与儿童抽动障碍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8-12-05 03:39陈丽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滴度阿莫西林链球菌

陈丽红

抽动障碍(TD)是一种在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男女之比为2~4∶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运动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并且常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情绪障碍[1]。抽动障碍发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7岁,大部分患者会在14岁左右发病,少部分患者于21岁前发病[2]。初期患儿临床表现多为简单运动抽动。自1963年我国首次报道抽动障碍患儿以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抽动障碍患者可能会自然缓解,但是也有患儿的临床症状会不断加重,且患儿的抽动频率也会不断增加,同时患儿往往会伴随一种甚至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强迫障碍等,对其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均会产生巨大影响。文献统计[3-5],10%~24%的儿童曾发生TD,且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药物副作用大,临床常呈缓解、复发模式,均给其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链球菌感染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的致病细菌,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急性感染期后患儿血液抗链球菌溶血素 O(ASO)滴度可持续高水平[6]。ASO是提示机体存在链球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诊断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近年研究提出,链球菌感染引起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的假说,该假说认为A族和B族链球菌感染可能与T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7-8],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寻找血液链球菌感染与TD发病之间的证据,阐明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与TD的关系,开展个体化治疗,通过抗链球菌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缩短疗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患儿治疗依从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抽动障碍患儿 82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9],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阳性药物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抗链球菌治疗,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8.4±1.6)岁;平均病程(4.5±1.4)个月。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9±2.9)岁;平均病程(5.4±1.5)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9];②通过检查排除风湿性舞蹈病等其他疾病所致不自主抽动;③抽动障碍患儿平均ASO滴度明显升高;④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基底节部位病变,找到抽动障碍与血液链球菌感染的相关证据;⑤治疗前无其他用药史;⑥患儿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硫必利(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477)治疗,初始剂量每次50 mg,每天2次,根据病情及患儿情况,可增加剂量至每次150 mg,每天2次;待症状稳定后,可调整为维持剂量每次25~75 mg,每天 2次。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江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344)抗链球菌治疗,每次给药20 mg/kg,每天2次,连续给药2周,青霉素试敏阳性患儿静滴红霉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028)治疗,每次给药20 mg/kg,每天2次,同时监测ASO滴度。治疗期间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2周门诊随诊1次,治疗后坚持随访25周以了解患儿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以抽动发作减少率评价疗效,消失:抽动完全消失;显效:抽动发作减少>80%;有效:抽动发作减少>60%;无效:抽动发作减少>30%[10]。总有效率(%)=(消失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不良反应评价重度: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严重,患儿不能耐受,需立即停药;中度:反应迟钝、动作减慢等症状表现明显,药物减量后患儿症状减轻;轻度:患儿出现困倦、纳差等较轻的症状,但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8.10%,治疗后患儿ASO滴度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药物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患儿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 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TD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抽搐、语言或运动异常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10-12],TD的病因可能与遗传、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儿童神经精神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探寻新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大,临床常呈缓解、复发模式,且 50%的抽动障碍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心理行为障碍,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临床上治疗TD经常选用硫必利,是一种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13],但该药物在治疗时往往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治疗TD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显示[14-16],链球菌感染引起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寻找抽动障碍患儿的链球菌感染证据,采用抗链球菌及调节免疫反应治疗抽动障碍,将会为临床治疗TD提供新的方法,社会效益良好。

本研究通过连续治疗与后期随访观察发现,采用阿莫西林通过抗链球菌感染治疗 TD与硫比利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一致。阿莫西林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效果好,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抗链球菌感染治疗的效果优于硫必利。硫必利用于治疗儿童抽动症经常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等。本研究采用阿莫西林通过抗链球菌感染治疗TD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抗精神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故治疗时几乎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抽动障碍患儿ASO滴度由患病初期的平均值高于850 IU/ml,降至250 IU/ml以下,表明ASO滴度与抽动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也为今后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TD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采用阿莫西林通过抗链球菌感染治疗TD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ASO滴度与T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关注。

猜你喜欢
滴度阿莫西林链球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抗体滴度与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