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12-05 03:39何永满王继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反流

何永满 王继芳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组织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组织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食管主要病理表现为糜烂性溃疡及纤维化[1]。作为老年患者好发疾病,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相关报道显示,采用促胃动力药物联合抑酸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2]。本研究就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大连辽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无精神异常、抑郁症;对本研究用药无过敏史。排除标准:合并肿瘤、消化性溃疡以及肠道病变;近期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抗抑郁、抗胆碱、影响胃肠道药物及钙拮抗剂;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存在消化道手术史。对照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6~69岁,平均(42.6±3.4)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6.8±2.4)个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4~67岁,平均(43.7±3.7)岁,病程 4~25个月,平均(17.6±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92,规格:10 mg)治疗,10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西沙比利(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45,规格:5 mg×10 s)口服治疗,1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湖北唯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075,规格:20 mg×24 s)口服治疗,20 mg/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需注意餐后3 h内避免平卧,睡眠时应抬高床头,及时戒烟、戒酒,避免过度饱腹。

1.3观察指标依据《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其治疗指南》[4]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包括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无症状为 0分,存在上述症状但不影响生活工作为 1分,存在上述症状且影响后期生活工作记为3分。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血清学指标包括胃饥饿素(Ghrelin)、重组人瘦素(Leptin)、白细胞介素-17(IL-17)。

1.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Ghrelin、Leptin、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hrelin、Leptin、IL-17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灼热、恶心呕吐、反酸、疼痛等,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伴有食管溃疡等。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甚至会引发癌变[6]。该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该类人群体质状况较差,治疗后易复发,因此,应对其进行持续性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食管黏膜抵抗力下降、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下降等,治疗首选促胃动力药物、抑制胃酸制剂。

西沙比利作为新型促胃动力药物,可通过 5-羟色胺不同受体选择性作用于肠肌丛节后神经末梢,有效促进该部位乙酰胆碱释放,可促进食管、胃部蠕动及其排空,防止食物滞留以及反流。同时,由于药物作用于黏膜下神经丛,并不会影响黏膜分泌物性状,为一类前动力药物。但单独应用西沙比利并不能抑制胃酸对食管的刺激,治疗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应用过程中常联合抑酸剂可有效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刺激,提高临床效果。泮托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由于该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抑酸效果显著,作用时间较长,24 h抑酸效果可高达90%,不良反应小,可作为现阶段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7]。

Ghrelin细胞分布于胃黏膜中,分子结构类似胃动素,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Leptin作为肥胖基因6编码蛋白产物,具有介导迷走-胆碱能神经作用,可有效抑制胃肠道运动。有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 Leptin水平较高,会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作[8]。IL-17在细胞所介导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等间质细胞表面IL-17R相互结合,激活核因子,产生更为复杂的炎症细胞因子。因此,IL-17在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血清指标之一。本研究还针对及沉性食管炎患者的血清与指标Ghrelin、Leptin、IL-17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hrelin、Leptin、IL-17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联合用药有助于胃部排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有效清除食管内胃酸,促进食管炎愈合。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胃灼热 反流 胸骨后疼痛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1.49±0.31 0.97±0.19 1.71±0.29 0.97±0.23 1.69±0.36 0.89±0.23观察组 31 1.54±0.26 0.43±0.12 1.67±0.26 0.51±0.14 1.74±0.32 0.34±0.11 t值 0.688 13.379 0.572 9.512 0.578 12.011 P值 0.494 0.000 0.570 0.000 0.565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指标比较(±s)

Ghrelin(ng/ml) Leptin(pg/ml) IL-17(pg/ml)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11.34±1.87 17.42±2.45 20.10±2.68 15.64±1.68 186.74±21.64 150.34±18.69观察组 31 11.29±1.97 23.64±2.64 19.56±2.64 9.47±1.31 187.69±21.85 120.47±15.68 t值 0.102 9.615 0.799 16.125 0.172 6.817 P值 0.919 0.000 0.427 0.000 0.864 0.000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反流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