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教材观 提高复习实效性

2018-12-07 05:47陕西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历史试题试题考查

陕西

一直以来,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学生复习备考的基本资源,其主体性地位毋庸置疑。然而,随着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开放性、前沿性、创新性特点日益鲜明,高考历史试题不再仅仅拘泥于教材内容进行设置。因此,如何应对高考历史试题、树立新的教材观,成为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前提。

作为教师,厘清二者关系,明晰教科书地位,是指导学生应对高考历史试题、进行高考复习备考的重要环节。实际上,通过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无论从知识考查角度还是从选材立意角度,都可以发现试题与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一、正确认识教材,树立科学教材观

(一)“托”教材,夯实知识基础

例1.(2018·全国卷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思想。人民版教材必修三第7页如此表述:“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这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是针锋相对的。”以此表述很容易理解材料中《墨子》记载的这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项正确;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项错误;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例2.(2018·全国卷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了当时 ( )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第22页如此表述:“西汉初年……商人社会地位虽然较低,但是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同朝廷抗衡。……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也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依照教材,很容易理解题干主要信息:由于西汉需要缴纳高额人头税,于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其直接后果就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

由此可见,教材是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命题的承载点,是试题设问和答案的紧密“依托”。无论试题怎样变化,教材永远都是其脱离不了的“根基”和“灵魂”。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源自教材,高考复习必须依据教材,紧扣教材 。

(二)“拓”教材,挖掘知识深度

例3.(2018· 全 国 卷 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该题涉及“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等概念,在人民版教材必修一第138页有这样一句话:“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教材表述过于简单,教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如此方能正确理解重要概念、厘清历史脉络。要解答此题,须了解“正义者同盟”是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成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团体组织,宗旨是以少数人的秘密活动建立财产公有的新社会。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终于1847年6月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而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根据材料,正义者同盟的名称、口号都发生了改变,且改变后的名称、口号、目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历史的命题原则。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虽然依据教材,即扎根于历史教材这块“土壤”之中,但考查教材知识的方式不必囿于教材的提法和表述,某些试题或试题的某些方面可以“高于”历史教材。这里所说的“高”实际上是指“新”,包括可引用教材没有的新材料;可设置与教材不同的新问题;参考答案可采用不同于教材的新表述;个别试题的观点可以是与教材表述不同的新观点等。可以说,优质的高考历史试题根植于教材之中,又高于教材。所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挖掘主干知识的深度,对教材已有观点从全新角度再认识,构建教材知识体系,追踪史学研究新动态,不断搜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新史料,关注生活中的新热点,显得十分必要。

(三)“脱”教材,延伸知识广度

例4.(2018·全国卷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例5.(2018·全国卷Ⅱ·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高考历史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已成常态,如大量引用文献摘录、图表数据、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名人引言、演说文稿、历史地图等不同样式的历史材料。例如在2018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中,有10道试题为图片表格类试题,试题的题干大都是新材料,多数试题设问新颖,以“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等形式体现“新”的性特点。

表面上看,这两题与教材关系不大,题干材料没有在教材中呈现,也没有拘泥于教材的表述。通过仔细阅读试题材料,挖掘题眼,即可发现试题所考查的史实、史识、史论、史法等都是教材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例4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C项正确。例5材料反映地方督抚上奏,建议在各国公使面前,利用国际法与日本进行外交斗争,维护自身利益,是一种近代外交观念,因此D项正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依托教材,又要“脱离”教材,即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延伸,特别要在史学方法、史料研读、历史表述等方面下功夫。

二、树立科学教材观,做好高考历史复习

新的历史课程资源观推动高考历史命题资源观由局限于教材的“小资源观”向以历史教材为核心的“大资源观”转变。但无论如何,历史试题考查目标应与历史教材具体体现的课程目标相一致,引领历史试题命制的史观或史学范式应与指导历史教材编写的史观或史学范式相吻合,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容依然以历史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应牢固树立科学的教材观,以教材为基础和根本,切实做好高考历史复习,切忌好高骛远、寻求不切实际之路。

(一)巩固基础知识,让教材“活”起来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始终是高考历史试题的立足点,依托教材始终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出发点。做好高考历史复习,就是要研读、分析、归纳、总结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使教材背后的重难点知识凸显、知识脉络体系鲜明,让教材成为可读、可研、可用的知识载体。

例6.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人:民版教材必修一第102—105页文字量不多,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总结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二)挖掘知识内涵,让教材“实”起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原则。虽然教材中的显性知识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但考查显性知识背后所隐藏的隐性知识已经逐步成为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挖掘内涵知识,不仅是为了强化基础知识,更是迎合了高考历史试题的需要。如关联知识间的纵向拓展、相似知识间的对比拓展、同一问题的多角度拓展、易混概念的辨析拓展、历史概念的回顾拓展、历史课题的解读拓展、历史背景的补充拓展等,就是挖掘知识内涵的有效路径,从而可以使教材变得更加丰厚充实。

例7.为何说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相似知识间的对比拓展

人民版教材必修三第5页只是简单提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没有阐明其原因,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挖掘:

(1)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3)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 “仁”的地位高于“礼”,“仁”强调要去爱人,倡导统治者要德治。但孔子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人为什么要去爱人,而孟子对此进行了解释。

(4)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的“端”就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孟子的“性善论”为孔子的“仁”提供了一个终极依托和哲学化的解释。孟子提出的“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从内容上看,与孔子的“德治”“民为邦本”并无二致。

(三)增加外延知识,让教材“长”起来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地补充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从中汲取“养分”。例如,考查社会时政热点和史学前沿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又一趋势,也是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讲述教材知识时,补充有关“三农问题”、企业改革、“一带一路”、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话题,并将这些热点话题与教材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教材地位。

总之,高考历史试题与教材的关系虽表面上“渐行渐远”,但始终“不离不弃”。树立教材中心基础地位是高考历史复习的关键。

猜你喜欢
历史试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从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题谈如何进行高三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