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视角下的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8-12-13 06:57陈雪琼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福建省竞争力旅游

李 娜,陈雪琼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近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兴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比重持续增加,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旅游已经成为人民追求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福建省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在《福建省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部署推进,全省旅游业将迎来历史性重大发展契机[1],福建省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很大。由于各地都逐渐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其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城市旅游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处于竞争性的增长阶段[2],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可以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文献综述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PORTER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因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等方面都应具有相对优势[3]。后来学者们开始在旅游领域应用竞争优势理论,这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旅游竞争

我国有关旅游竞争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有些学者进行了旅游资源方面的竞争研究,如保继刚以茂名市沙滩为例,研究了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4];张春香对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竞争优势分析[5];单纬东根据创新理论和资源观理论发现,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受到科技创新与异质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6];很多学者对区域旅游竞争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李芸提出各旅游地应从资源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境、旅游管理、介入机会这五个方面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7];陈思源研究发现,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优势是可行的并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旅游竞争优势和空间相关性[8];张河清等人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9]。

1.2 城市旅游竞争力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等三个层面上[10]。国内学者对某个区域或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关注较多,如武传表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综合经济实力、生态环境状况和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水平五个指标比较了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旅游竞争力[11],张河清等人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从经济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4个指标对长三角与珠三角这两个区域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王琪延利用模糊一致矩阵法,从旅游市场竞争力、旅游产品及资源竞争力、旅游服务竞争力和城市发展竞争力四个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省会及以上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2],黄松通过模拟仿真运算构建了旅游科技创新竞争力、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旅游发展保障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撑竞争力与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这5个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智慧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3],徐知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旅游市场、资源丰度、基础设施、辅助产业、产业创新、城市经济总体水平这六个方面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了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14]。

综上所述,对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还很匮乏,本文借鉴前人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按照福建省的发展状况,从旅游发展业绩、旅游发展潜力、旅游社会支持力度、交通承载力、旅游经济支持力度、生态环境水平这6个一级指标对福建省的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有助于福建省各地级市根据自身旅游业水平提出合理的政策。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指通过降维过程,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和综合反映原来较多的信息,这些综合后的指标就是原来多指标的主要成分[15],分析时,通常以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85%作为确定公因子的数量标准,提取数据的主要信息,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以各因子得分的加权求和作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越高,该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越高[16]。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厦门、泉州、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福州这9个城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最新的统计信息截止到2016年,因此本文分别选取2016年各个城市的统计信息。

2.3 指标体系构建

合理地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是正确评价旅游竞争力的基础。本文根据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17],结合福建省各市的旅游实际情况与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以旅游发展业绩、旅游发展潜力、旅游经济支持力度、旅游社会支持力度、交通承载力、生态环境水平这6个一级指标与28个二级指标对各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表1)。

3 研究结果

3.1 城市旅游竞争力测评

由于统计资料以实际数据为主,所以需要剔除不同指标数值的量纲差异,对每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18]。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2)。

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按照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5个公因子 (表3),记F1、F2、F3、F4、F5、F6对应的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w1、w2、w3、w4、w5、w6,由表 3 可以 看出,w1=57.900% ,w2=12.830%,w3=9.900%,w4=6.690%,w5=6.260%,w6=3.570%。这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7.15%,达到了提取因子的满意累计贡献率,这6个因子反映了原指标信息的97.15%,并且可以作为反映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指标。接着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4)和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计算每个因子得分:即用标准化的每个指标的统计数据乘以对应成分得分系数的总和,即:

表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表2 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Table2 Standardized dota processing results of Fujian's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最后以它们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出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

经过上式计算得福建省9个城市的综合分数及排名(表 5)。

表3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Table3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5 common factors of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表4 城市旅游竞争力成分得分系数矩阵Table 4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表5 福建省9个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实力排序Table5 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rankingof 9 citiesin Fujian

3.2 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4可知,指标F1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国内旅游收入X5(亿元)、旅游总收入X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X1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15(元);指标F2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固定资产投资X1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X9(亿元);指标F3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公路客运量X20(万人)、第三产业占比X1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X13(%);指标F4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空气优良天数占比X28(%)、公共图书馆数X25(个)、4A 及以上景区数X6(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7(%);指标F5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博物馆数X26(个)、民用汽车拥有量X21(辆)、旅行社数量X8(个);F6中二级指标值较高的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2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7(%)、空气优良天数占比X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22(平方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0(元)。

由表4、表5综合分析可知,厦门市与泉州市的旅游收入较高;福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较高,漳州市的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较高;宁德市的第三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固定投资占比等指标较高;南平市的空气优良天数占比、公共图书馆数等指标较高;龙岩市的博物馆数等指标较高;三明市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较高,莆田市的各项指标均较低。

3.3 运用主成分分析结论对福建省各市聚类分析

在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对福建省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把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聚成4类。福州、厦门属于第一类,泉州属于第二类,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属于第三类,莆田属于第四类。第一类为旅游竞争力很强的城市,福州、厦门经济发展较好,旅游资源丰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好;第二类为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共有泉州一个城市,由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泉州的指标F5得分较低,即泉州的博物馆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指标较低;第三类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城市,共有五个城市,这几个城市的旅游收入都很低,旅游竞争力的多项指标都比较低;第四类为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城市,共有莆田一个城市,由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莆田的旅游收入最低,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等指标都不是很低,空气优良天数占比、公共图书馆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博物馆数、民用汽车拥有量等指标都很低。

图1 福建省9市聚类分析冰柱图Cluster analysis of icicles in 9 cities of Fujian Province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旅游产业的兴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比重持续增加,福建省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可以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按照福建省的发展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旅游发展业绩、旅游发展潜力、旅游经济支持力度、旅游社会支持力度、交通承载力、生态环境水平这6个一级指标对福建省的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经过研究发现,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指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莆田。福州、厦门属于第一类,为旅游竞争力很强的城市,福州、厦门旅游资源丰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较好,这类城市要注意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深挖游客需求,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扩大城市旅游竞争力。泉州属于第二类,为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由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可知,泉州的博物馆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指标较低,泉州应该适当扩大博物馆数量,泉州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加大旅游投资之外,还应当加强旅游宣传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属于第三类,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城市,这几个城市的旅游收入都很低,旅游竞争力的多项指标都比较低,这些城市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加之其它高品牌资源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城市旅游竞争力不强,这些城市除了充分挖掘优质的旅游资源、建设独特的旅游景区外还要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莆田属于第四类,为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城市,由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莆田的旅游收入最低,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等指标都不是很低,空气优良天数占比、公共图书馆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博物馆数、民用汽车拥有量等指标都很低。莆田的经济水平不强,旅游资源优势也不够明显,旅游竞争力比较弱,莆田应当综合发展,可以利用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来带动自身发展,进行整合营销、协同发展,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

按照福建省的发展状况,从6个一级指标对福建省的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每个城市发展的建议,有助于福建省各地级市根据自身旅游业水平提出合理的政策。由于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很多,本文选取的竞争力指标有限,未来可以在深入调查每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后合理选取衡量的指标来提升比较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福建省竞争力旅游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旅游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