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与英语区域化

2018-12-18 05:1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区域化跨文化交流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 山东莱芜 271100)

引言

现阶段,人们若想于世界范围展开交流,必须针对多样语言、信仰以及价值观等进行交流方式的选取,从而避免误解。跨文化交流推动着社会向多元前进,而英语区域化便是重要呈现。下面先就跨文化交流作基本概述,而后对英语区域化特征及其相应推动作用展开探析。[1]

一、跨文化交流基本概述

跨文化交流需要每个人做到冷静观察,在承认文化存有的差异性的同时进行客观分析,从而相互间得到理解、尊重,并对彼此文化差异进行接纳。跨文化交流涵盖了“接受他人观点”这一内容,该观点需要人们辩证地对他人观点加以理解,不可全部接受或者是分享别人观念。现阶段,社会发展重视多文化间的公共属性,但却忽视了相互间的共生特性。但我们需要秉持“平等交流”原则,并维持好自身个性,确保社会个体能够针对各类文化做到客观判断以及独立思考。很多语言学家发现,跨文化交流时很难理解并接受他人观点,即便彼此间可以理解想法和感觉。[2]

对于英语教育而言,教授英语便是以推进国际交流为目标,但部分教育者仍旧仅关注英美文化,并且坚信需要引导学习者认知并接受别国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而这便和跨文化交流显然相悖。人类并未非要需求一样的传统、思想体系或者是价值观,而是需要生活于多样的语言或者是文化环境中。[3]

为确保跨文化交流顺利推进,欧盟议会便以其多语言、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了语言政策以及规划等的制定,并依靠多类基本原则来予以规范。欧洲议会旨在强化多语言、文化间相互交流质量,促使各国实现自由活动,确保彼此间做到紧密合作并深入理解。对于欧洲文化领域来说,其实施统一行动能够有效强化一体化效果,进而引导大众认可欧洲人的身份。该次尝试必然会使跨文化交流相应的技能(社交技能、谈判能力等)得到强化。

二、英语区域化特征能够推进跨文化交流

英语早于1500多年前便脱离欧洲大陆向着国际化演变,该语言因时空转变而伴有较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美、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印度等等多地域化的英语。不同地区的英语均已对本地语言相应的概念、形式进行了吸收,并和该地文化逐步融合,从而契合该地民众需要。

比如,北美的potato chips、lift、underground等单词逐步变成了french fries、elevator、subway等等。而像非洲、亚洲等英国的前殖民地也把其官方语言定位英语,而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区域因基督教影响使其英语存有较大变化。例如,电话接线员接通时会说“come again”而非“Please repeat it again.”。此外,部分母语非英语的人民也会进行新词的创造,例如“infanticipating”这便是“infant”与“anticipating”的融合。

著名学家Kachr借助同心圆的形式来对全球英语状况进行描述,共分成内、外圆与扩展圆。其中Crystal给各类圆增添了相应的人数。

图1 英语人口分布

如图,其中外部圆代表讲英语国家,囊括了印度、新加坡等国家,而其人数远超内部圆(英国、北美等)相应人数。外部圆不但表明讲英语人数较多,同时说明该地正逐渐向着标准英语过度。若外部圆说英语的民众持续演变为区域标准,同时构成相匹配的特色分支,英语便会如同拉丁语一般变为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么?答案则是不会。因为美国不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均处在领导位置,文化全球化促使英语得以广泛应用,但英语使用也会伴有非英美化现象。现阶段,约75%讲英语的人母语并非英语,其将英语看作混合语言来进行应用,同时该趋势仍旧会持续。由于扩展圆对应的人数远超内圆人数,这便表明人英语还会维持其国际化特性,即便英语早已被多样化或者是本地化。[4]

英语作为混合语言,其在政治、科学以及商业层面英语极为频繁,并且各区域均具备自身的区域英语,这便在契合当地文化需求的同时维持了其国际化特性。我们可将此类地域性分成英美本土、欧洲、亚洲、拉丁、非洲以及阿拉伯区域。其中欧洲英语级别最高,比如美国、英国等本土英语并不会将slurs与blurs混淆。美国英语当中,例如“car”、“park”中的辅音“r”便会被读出,但是英国英语则稍显不足。上述从拼写、发音需要出发的英语发展对于国际化而言极为关键。就单词级别来说,混合表达模式如“Telefon junkie”与“Drogen-freak”也逐步增多,我们可将其看作英语欧洲化的重要标志。而在语句层级方面,诸如短语、谚语等表达则逐步减少。

再如,亚洲使用英语的人可达6亿,并且各大城市均会进行英语报纸或者广播电视的发行和播出。特别是泛亚太区域,其英语应用极为频繁与广泛,也使得英语在教育以及商业等领域极为关键。例如东南亚等国会议时便使用英语。再如新加坡等国便组织培训英语教师,同时将合格教师向相应国家进行派遣,亚洲化性质的英语也逐步演变为亚洲的区域化标准。此类区域化标准核心便是以统一语法、词汇为基础,又包括了诸多实用策略。随着英语教育逐步趋于专业化,不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地点均不会对英语能力造成影响。现阶段,英语交流会演变成公共技能,人们借助教育、训练便可强化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

结语

随着语言教育深入发展,跨文化交流愈加普遍。当前社会诸如文化差异、语言不同等早已不是限制。我们需要站于客观、全球化角度来审视跨文化教育,并对英语区域化加以深层关注,从而为文化交流构建起坚实的桥梁。

猜你喜欢
区域化跨文化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