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18-12-24 01:15王晨王艳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针灸

王晨,王艳丽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病的一种,一般由于椎节不稳、颈部交感神经受激引起,患者椎动脉受累,导致持续性的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也被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该疾病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此前各地多以推拿、椎节位置校正为主要治疗手段,该院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时间范围,采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8±1.3)岁,患者病程 1~18 d,平均病程(5.4±0.7)d。对照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 27例,年龄 23~57岁,平均年龄(35.4±1.8)岁,患者病程 1~17 d,平均病程(5.7±0.5)d。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经影像资料诊断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2)调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知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患有其他颈椎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确表述的患者和中途提出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结合其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资料的诊断,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以推拿为主。以揉、推等方式,对患者背阔肌、冈上肌和其他肩部小肌肉群进行按压,每日早晚各一次,持续5 min/次。按压过程中,要求患者行俯卧位,身体自然放松,双臂处于身躯两侧或者自然下垂。通过按揉肌肉、推拿椎节的方式,使患者椎节回复正常位置,并保持稳固,同时应对患者肌肉紧张等方面的问题。持续到患者肌肉产生酸胀感,一般不超过5 min。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进行2个疗程治疗,如患者在治疗期间康复,则中止治疗。

观察组行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坐位,选取患者太溪、百会、完骨、天柱、风府、风池、颈夹脊、大杼、合谷、太阳、印堂共11处穴位,以太溪、百会、完骨、天柱、风府、风池、颈夹脊、大杼作为主穴,以合谷、太阳、印堂作为配穴。于患者风池穴金针,向患者鼻尖方向缓缓捻入。百会穴处施针方式相同,针尖略向后。其他穴位也以捻入法入针,方向为直刺。留针30 min后取针,进行二次针灸,每日进行一轮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如患者在治疗期间康复,则中止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步进行推拿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于施针前/后30 min进行。对患者背阔肌、冈上肌和其他肩部小肌肉群进行按压,每日早晚各一次,持续5 min/次。按压过程中患者行俯卧位,身体、双臂自然放松。通过按揉肌肉、推拿椎节的方式,使患者椎节回复正常位置、并保持稳固。持续到患者肌肉产生酸胀感,一般不超过5 min。

1.4 观察指标

该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起效时间、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其中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以量化指标表达,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患者经治疗后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未改善或者恶化,为无效。由(显效+有效)/患者总数×100%表达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以(满意+一般)/患者总数×100%表达总满意度。生活质量的调查以SF-36生活质量简表进行数据分析,该表分为八个维度,即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和心理健康,满分105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

1.5 统计方法

所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2.2 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起效时间和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起效时间和生活质量(±s)

表2 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起效时间和生活质量(±s)

组别住院时间(d)起效时间(d) 生活质量(分)观察组(n=62)对照组(n=62)P值11.1±1.8 15.6±2.7<0.05 5.7±0.7 8.5±1.2<0.05 67.1±5.5 86.3±7.9<0.05

2.3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患者满意度[n(%)]

3 讨论

3.1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多见骨科疾病,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多种类型。椎动脉型颈椎病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多由椎节不稳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视力模糊、头痛和眩晕等症状,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病因上看,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原因一般为动力性因素、机械型因素两大类,上述因素可导致椎动脉被压迫,或者受到持续性刺激,血管功能因此出现异常,机体局部区域供血、供氧不足,引发神经症状和视力模糊等[1]。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颈椎病的典型病症,如头颈部疼痛、活动障碍等。当患者颈部以上组织、器官供血异常时,还会出现偏头痛、听力异常、眩晕、记忆力衰竭、视力障碍、神经衰弱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学者发现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发音不清、吞咽困难情况,少数患者可能突然跌倒。部分患者会出现脏器、消化组织功能异常或者瞳孔缩小等症状[2]。

3.2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

推拿是此前较为常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方法,该方法强调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通经疏络。我国中医学理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数“眩晕症”范畴,多由脏腑失和、筋骨濡养不足为病因,或者劳损致病、气滞血瘀。对患者进行推拿,强调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按揉,使其气滞血瘀情况得到应对,郁结于患者机体肩膀、背部等处的气滞情况消散,行气、行血通畅,使症状得到缓解。在此基础上,额外进行针灸,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病情[3]。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机体脏器失和的情况下,寒邪入侵,机体功能因此受到影响,导致病情加重。针灸可针对中医理论中的各处穴位进行刺激,将机体内寒气导出,同时进一步发挥疏经通络、止疼化瘀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处于紧张、疲劳、疼痛状态下的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从现代医疗理论的角度来看,推拿能够加快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椎节复位,直接应对了疾病病症[4]。

在该次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经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98.39%,生活质量得分为(67.1±5.5),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93.55%,起效时间为(5.7±0.7)d,住院时间为(11.1±1.8)d,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还应重视药物使用,强调以药物进行镇痛和患者体内脏腑失和态势的缓慢调理。尤其是肝脏、肾脏等关键器官和组织,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内服药、外敷药和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综合运用的方式,可加快病情的缓解速度,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则有助于提升患者预后,更有效的实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理想,起效较快,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同时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可予以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针灸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