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12-24 01:15安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跖骨多发性家属

安娜

(唐山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河北唐山 063000)

跖骨位于足前部,跖跗关节由基底部、骰骨和楔骨组成,跖骨头为负重区域。如足背部受到重物打击、足内翻扭伤便会造成跖骨骨折[1]。通常情况下,直接性暴力伤、扭伤与撞击伤可引起跖骨骨折,同时间接暴力也会造成损伤。跖骨干骨折受到相邻跖骨的支持不会出现大移位。外伤造成的骨折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瘀斑,骨折部位存在压痛,行走受到限制。多发性跖骨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如何快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足部功能成为临床重点。该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90例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 16~60岁,平均年龄为(39.3±8.9)岁。 砸伤 19例,扭伤17例,车祸伤9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 17~60岁,平均年龄为(40.3±5.9)岁。砸伤 20例,扭伤18例,车祸伤7例。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性护理方法,即运动、饮食、并发症等各类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1)基础护理。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便向家属说明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同时详细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方法,临床护理的具体内容,促使患者家属可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内容。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定期记录患者足部情况,并及时反馈。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处理。并准确记录患者康复情况,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家属护理干预的积极性。(2)家属培训护理。患者家属缺乏专业的护理经验和护理专业知识。为确保家属护理干预质量,护理人员需积极组织展开家属培训活动[3]。通过对家属进行培训,可促使其掌握临床基本的护理技能。家属培训可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属参与护理干预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介绍参与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可通过一对一的模式,依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具体的参与形式、参与内容,全面提高家属参与护理的专业性。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定期组织患者展开康复情况交流活动,拉近患者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距离,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动力[4]。(3)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情的产生大部分由意外伤造成。骨折的形成必然会对其生活、工作产生影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此时患者的情绪也比较容易波动。在此期间,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波动的同时,还需与家属一起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如告知患者家属陪患者聊天,以便患者能够纾解心中不愉情绪;还可为患者播放喜欢的音乐,注意倾听患者的诉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转移患者注意力,并指引患者关注自身身体康复情况。且家属可依据患者的性格,可采取有效的方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4)饮食护理。在患者手上后的1~2周内,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食用清淡,容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的食物。受伤后的3~4周便可指导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于钙等食物。受伤后的5周,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多食用动物肝脏类食物,加强补肝益肾类食物的摄入[5]。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告知患者家属,依据患者个人喜好有选择性地食用各类食物,确保日常摄入营养满足机体恢复需要,确保科学饮食,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行走时间。

依据Marylandl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判定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优:手术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正常活动;良:手术后患者的各类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足部活动并未出现明显的刺痛;中:术后各项症状有所减轻,活动时存在轻微疼痛;差:手术前后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类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3%,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满意15例,不满意12例,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6%,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7例,满意16例,不满意2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3%、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行走时间,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s),d]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负重行走时间对照组(n=45)观察组(n=45)37.8±1.3(30.4±2.3)*55.7±4.1(41.2±2.8)*78.7±5.1(64.5±2.8)*

3 讨论

跖骨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足部损伤。人体行走于负重都依赖足部完整和稳定。如出现跖骨损伤,就会引起足部畸形或跖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活动产生影响。跖骨骨折可由暴力造成,也可由积累性劳损引起[6]。针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实行正确复位治疗后,还需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康复训练,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相对于常规护理方法,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跖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患者更愿意接受该种护理模式。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重视患者与家属的共同协作,为住院患者提供护理,丰富患者与家属的护理知识,更有利于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并有助于患者日常后期的护理[7]。在家属共同参与下,家属对患者的情况更熟悉,可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依据患者心理与性格准确提供护理服务。在此期间,患者对家属的信任感较高,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将家庭照顾模式与传统临床护理操作融合在一起,满足患者专业护理的需要,更能够促使患者享受到家庭关怀。相对比传统护理方法,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改变了临床护理的刻板性,增强护患、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优化护患关系,更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足部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识[8]。

综上所述,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还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跖骨多发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足底外侧动脉第5跖骨穿支皮瓣解剖与临床应用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
常见跖骨畸形的外科治疗
跖骨头坏死截骨筋膜瓣包裹治疗跖骨头无菌性坏死19例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