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书香 雨花
——重庆市雨花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纪实

2019-01-19 05:23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张光琼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读经雨花全民

□文/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 张光琼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为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雨花小学”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并通过每日德育微课程,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了“全民阅读·书香雨花”全民经典诵读活动,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建设全民经典诵读课程体系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为此,“江北雨花小学”形成了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一年级《论语》《大学》,二年级《孟子》《中庸》,三年级《老子》《庄子》(选读),四年级《诗经》,五年级《易经》,六年级《古文选》,并在各年级穿插诵读《孝弟三百千》。

二、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形式,形成特色的雨花经典学习模式

“雨花小学”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雨花”创建活动,形成了特色的雨花经典学习模式,具体如下:

首先,形成了“1+多”的全民经典诵读内容模式(“1”:一本经典著作,“多”:多本课外读物),鼓励师生、家长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养浩然正气。

坚持“四不”的全民经典诵读方法模式。学校采用“小朋友,跟我念”的诵读方法,诵读过程中“不讲解、不故事、不游戏、不废话”,并形成了“如如不动、经声不断、滴水不漏、用志不分”的十六字诵读心法。

第三,创建“天天录音打卡、周周统计诵读进度”的全民经典诵读评价模式,并提倡师生进行包本背诵,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日积月累,熏陶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形成了“晨读、午诵、暮吟、晚温”的全民经典诵读时间安排模式,号召师生“进校即是读书时,回家也是读书时”,再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第五,以“课内课外结合、平常周末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三结合的全覆盖模式,充分利用课余业余时间,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朗朗书声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之成为每一个雨花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校园文明程度的提升。

第六,全员参与的模式。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组建了教师读书会、周末亲子诵读会,按照“人人诵读、天天打卡、月月小结”的原则,引领全校师生家长特别是学生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德育微课为主要载体,让经典诵读有机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通过每日仪式课程,帮助学生在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文明礼仪,实现童蒙养正的目标,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具体做法:静心课程(晨起静心),培养学生美好心灵;进心课程(课前立志),树立学生远大志向;敬心课程(餐前感恩),懂得感恩生活;净心课程(洒扫庭除),劳动创造美好。

四、以《论语》一百活动为主要手段,启动全民经典诵读

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学《论语》用孔子的智慧开启每个人的智慧。真学问从五伦起,大文章自六经来。坚持 经典诵读的“三原则”和“四标准”:教育的时机要把握,教育的内容要把握,教育的方法要把握。

经典诵读的四标准:

(一)及早读经

早到生命开始的那一天。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只能说:及早,就是尽量的早。

(二)老实读经

让经典诵读有机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主要老实读经的三注意:一是要从真正的经典读起,从高度的读起。从高度的读起的好处:费力少,收工多。四书共计5.7万字,《论语》《三字经》并没有谁难谁易之分,接触谁多谁容易。把《论语》读100遍。

只管读,花样越少越好。坚持“四不心法(不讲解、不故事、不游戏、不废话)”。

读了才可能懂,不是懂了才读。电脑输入材料它不会变化,但人脑输入经典它就会形成思想。

孩子读经典有孩子的理解,孩子无法用他们的理解来表述大人的理解。

读经教育的三步骤:读经(13岁以前),解经(13—23岁),行经(23岁以后),这三者是有顺序的,先读后解或是读中就有解。

读了才有兴趣,不是有了兴趣才读。这就是读经典教育的心法,读经教育是简单而高效的,心法比方法重要。

(三)大量读经典

大量读经的三要点:一是字数大量;二是遍数大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是时间大量;由于字数大量和遍数大量,必然需要时间大量。每天诵读是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越多越好。

(四)快乐读经典

这个很重要,我们衡量经典诵读教育成功不成功,不仅要看他成果多少,还要看这个孩子快不快乐。

经典诵读法:首先要选择好的教材。

选书五要求:整本,大字,拼音,无注解,无插图。

诵读五步骤:出声读,大声读,带读齐读记遍数带读8遍,中学生8-12遍,小学生12-20遍,幼儿园20-50遍)。

诵读五字诀:大(声音)、慢(速度)、稳(语速稳、心平气和)、准(不漏字、不错字、不加字)、齐(整齐划一)。

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复杂的教育问题可以通过诵读经典来解决,“高大上”艰涩难懂的经典可以通过老实大量的诵读来解决。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教育之道可以本末兼顾,但不可本末倒置。

《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能将每个孩子天性中不足的部分通过教育来弥补和提升,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之道。

“雨花小学”的老师们正是在践行着真正教书先生的理想,以人性唤醒人性,以光明启发光明。

老师们不但教授给孩子们知识,同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优秀经典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扎根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经典中的义理影响我们的人生,在孩子生命的长河中润泽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这些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种子,会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相信“雨花小学”走出去的孩子们所学习的书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孩子们所滋养的经典智慧,也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影响世界的未来。

把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才能真正做到民族和文化的自信。

当“雨花小学”读诵经典的孩子们,站在圣贤的肩膀上俯瞰这个世界时,他们必定能活出与他们父辈不一样的人生。

穿越时空,我们分明听到了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他们感恩雨花小学!感恩这里的老师!感恩张校长!

最后,想说一声:读经典的孩子是有福的!

猜你喜欢
读经雨花全民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全民·爱·阅读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晴雨花
可持续全民医保
生查子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