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山同志在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9-01-28 10:30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盛乐山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林田湖钱塘江试点工作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盛乐山

一、蹄疾步稳,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国家同意钱塘江源头区域纳入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来,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作机制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统筹协调,合力推进试点工作的机制初步形成。省里建立例会推进制度,定期总结交流各地好的做法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推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厅局之间建立联络员制度,具体对接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试点市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工作专班,认真落实试点要求。

二是项目推进整体顺利。据统计,四县(市)试点项目共 82 个,已开工 70 个、占 85.4%。从总体情况来看,项目进展顺利,达到了阶段预期目标。

三是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今年4 月,浙江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保障了试点工作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8 月,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六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已上报浙江省政府并已经同意,近期即将印发。各地也制定了配套政策和制度,有力有效地规范试点工作的推进。

二、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对于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和大花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钱塘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浙江人民谋幸福。

二是保护钱江源头国家生态功能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需要。钱塘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也是浙江的母亲河,世世代代孕育着浙江文明。钱塘江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 47%,打造钱塘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保护钱江源头区域生物多样性,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向好的需要。钱江源头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实施钱塘江源头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形成有序的生态链条,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向好发展。

四是完成国家试点任务,探索东部地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浙江样板的需要。国家选择浙江作为第三批试点之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为全国提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经验和借鉴参考。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探索出一条东部地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浙江样板、浙江做法、浙江经验。

三、扛起使命担当,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试点县市要以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检视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对标对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锚定目标。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1 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水系源头、重要湿地、河谷等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安全更有保障,实现高起点打造生态空间、高质量推进生态修复、高水平开展示范建设。

二是落实任务。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抓行动计划编制。浙江省《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了编制。四县(市)要按照浙江省《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县级《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要谋划好提炼好本地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第二,抓重点项目推进。四县(市)要进一步细化确定 82 个重点项目中各个子项目的名称、位置、规模、投资估算、绩效目标、资金来源和各自具体比例,要把所有的项目空间化、落实到底图上、明确具体坐标范围。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重点和子项目责任人,明确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县和责任单位领导要定期跟踪督查,及时解决好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在规定时间能完成项目竣工验收。第三,抓特色亮点谋划。四县(市)要紧紧围绕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性、系统性推进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提出本地区特色亮点工作,突出亮点,把亮点做亮、特色做优。第四,抓自然修复为主。关于生态修复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顺应自然,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第五,抓制度机制建设。通过试点工作,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项目安排、资金管理、监督监管、验收考核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逐步构建职责明确、协力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工作。

三是强化责任。第一,抓工程实施监管。四县(市)要严把试点项目选址关、规划关、实施关、质量关、规矩关等“五个关”。省里将加快建设生态保护修复信息监管系统,充分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航空航天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管。第二,抓绩效评估考核。省里将抓紧制定试点工程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试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相关绩效评价和考核结果作为后续中央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四县(市)也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第三,抓党风廉政建设。生态修复工程涉及项目多、资金大,党风廉政方面出了问题不仅影响干部自身,关键还影响工程质量。各地必须把党政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贯穿于项目立项、实施监管和验收评估各个阶段。

猜你喜欢
林田湖钱塘江试点工作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钱塘江观潮
宁夏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制度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和路径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