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振兴“融合牌”

2019-01-28 12:05本刊评论员
浙江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业态城乡

□本刊评论员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出台,为浙江乡村振兴实现高起点上的新跨越指明了方向。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升级,还须做好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治理融合三篇文章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浙江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也随之出台,一系列“大动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近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乡村振兴、浙江先行”的步子已然越走越稳。要实现高起点上的新跨越,浙江的乡村振兴还须做好“融合”的文章,以“三生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升级。

产业融合。产业边界模糊、各业态融合共生是大势所趋,要借力“数字+、生态+、文化+……”发展乡村新业态,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经济。依托浙江数字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积极运用“互联网+”方式提升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推动“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农村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推广各类先进农机和设施装备,深化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好其引领带动作用。

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线。要绘制好城乡建设“一张蓝图”,加快县域乡村建设和村级规划设计“多规合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人口规模,合理定点、定位、定功能,形成生态宜居、集约高效的农村空间结构。突出城镇在联结城乡的战略节点和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城镇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与交换、区域产业集聚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等方面的统筹能力。加快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广大农村生活品质。以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为导向,着力推进城乡“人、地、财”政策方面的融合,汇聚乡村振兴的力量基础。

治理融合。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融合,实现农村生态美的新格局。紧紧抓住获得“地球卫士奖”的良好契机,继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省域大花园建设,打造一系列“美丽风景线”,把乡村打造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浙江的底色。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治理与文明乡风的有机融合,塑造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面传承“红船精神”、弘扬“浙江精神”,建设好乡村文化载体,推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落地生根。充分借鉴“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桐乡经验”“余村经验”“象山经验”等先进经验,持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业态城乡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浅谈波士顿矩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