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愿让土地撂荒”说开去

2019-01-28 12:05章钢
浙江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零工农户土地

□章钢

春节回到老家,闲暇时去父亲的菜地转转,发现周边不少土地抛荒严重,有些地杂草丛生,有些地甚至长出了比人还高的不知名灌木。沿着田埂走一圈,儿时“双抢”农忙时热火朝天的场景还不时浮现,如今见到这般“荒凉”,触目很深、感慨万千。通过与父辈、村民、村干部等聊天获知,不少人选择“宁愿让土地撂荒”,主要有“三个不”的原因:

不愿种,“宁愿让土地撂荒去打点零工”。村民算了笔账,种地“面朝土地背朝天”起早摸黑辛苦不说,一年下来除去农药、化肥等成本,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去打个零工一天至少有150元的收入。

不会种,“宁愿让土地撂荒不想折腾”。以前有推广种柑桔的,但前些年因雨雪冰冻天气基本都冻死了,也有自发尝试种草莓、甜瓜等的,但因技术、市场等各种原因收益不好,甚至亏了钱。

不想转,“宁愿让土地撂荒不流转”。这片土地紧临刚整治过的溪滩公园,乡政府有意引进工商资本把土地统一流转开发搞观光农业,但绝大部分村民却不同意。有些怕流转后自己的地“丢了”或“变差了”,但更多的还是对每年每亩300-500元的流转费兴趣不大,表示“不差这几个钱”。

土地抛荒看似农民不再那么“依恋土地”,但背后折射的是没有把产业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乡村振兴,要聚焦聚力产业兴旺这个关键先导,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把农村的“人、地、钱”等要素充分用起来,提“地气”、聚“财气”、增“人气”,真正让土地生“金”,让百姓增收。

第一,要带着农民干。积极支持有志青年、杰出乡贤等回农村助推和反哺乡村建设,有效发挥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能人把产业先搞起来,把致富路子趟出来,让农民“眼红”跟着干。比如,邻村有位返乡党员,在村里支持下发展白茶产业,一开始只有25亩,村民见经济效益好,也跟着一起种,目前已发展到170余亩,产生了规模效应,带动了许多农户增收致富。

第二,要联合农民干。一个村到底搞什么产业、怎么搞,可以多听听农民怎么想,不能简单化搞长官意志。农民不想干的,或是还没想通的,如果就推着他们干,往往会事倍功半。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但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要变千方百计“逼”农民流转为农民心甘情愿“找”上门流转,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让农民成为利益联合体的一员,保护小农户利益,真正让地生“钱”,而不仅仅是支付少许流转费。记得前两年我在景宁李宝村挂职担任村第一书记时,村里成功引进了工商资本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除了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外,还让村民成为股民享受收益分红,优先吸纳村民尤其是低收入村民就业、租用闲置农房开办高端民宿、购买村民农产品等,多管齐下,一年就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 余元。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自然愿意把土地贡献出来搞规模经营,农村也有了持续增收的“造血”产业。

第三,要支持农民干。重点帮助农民解决产业发展“钱从哪里来”“东西卖哪里去”等问题。解决资金问题方面,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农民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探索开展农户资金互助,加大农户贷款担保、贴息扶持力度,整合政府涉农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等等。解决市场问题方面,建议在农业科技、农村电商、农产品区域品牌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加快精品农业、历史经典农业、生态农业、乡愁产业等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春节假期结束,我又到菜地收割了不少蔬菜准备带回杭州。看着雨后乡村沃野宛如一幅洇开的生态水墨画,顿时对这片疮痍的土地有些释然,重燃了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将成为乡村振兴追梦奔跑的一片希望田野。

猜你喜欢
零工农户土地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零工”开启工作新时代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