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互动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之探析

2019-01-30 01:33张军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实验

张军营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已经呈现出被弱化的趋势,尤其是Pad互动教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是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极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所以,将Pad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让Pad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在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查找资料等多个方面参与进来,从而完成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Pad融入教学 让物理实验活起来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越来越被学生认同和接受,所以,每一位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尽量多地在每节课里能够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参与分组实验。但是有些特殊实验具有一定风险性,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这样的实验往往在一般的课堂上很难进行演示,学生就无法直观地获得实验体验,得出相关数据,这也是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无法避免的实验短板。

1.Pad推送实验视频 快速解决现实实验难题

Pad互动教学手段能够相对完美地弥补这一短板,教师通过网络检索有关实验的演示视频,利用Pad技术在课堂上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例如,在《连通器》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涉及一个真实的应用实验“船闸”。教学过程要将船闸的工作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静态图片进行讲解,无法利用实物进行实验演示。这就体现出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弱势,单纯依赖口头描述船闸工作过程太枯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也过于抽象,学生只通过这种口头描述,而非亲眼所见,很难在大脑里形成形象化的反应,更不会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如果此时,教师通过Pad的视频播放功能,把课前在网络上提前下载好的船闸工作视频通过Pad的推送功能及时且快速地推送到学生的Pad上,学生就可以通过观看Pad上的实验演示视频,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长江三峡大坝五级船闸的通过过程,视频画面能把十分震撼的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远远胜过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述,同时,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的物理专业知识,又能在情感态度上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利用Pad互动教学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取得一举两得的双重效果。

2.Pad演示实验视频 有效避免实验中潜存的危害

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难点,由于水银是一种特殊的重金属,具有易挥发的属性,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就会扩散到空气里,被学生和教师吸入体内,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针对这个实验的特殊性,Pad互动教学手段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在课前,教师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相关的实验视频资源,在课堂上通过Pad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可进行分组,小组共同通过视频观察实验过程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效果,小组成员及时交流、总结,最终形成组内结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这节课上,Pad的合理运用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学案,把在实验过程中涉及的重要部分以及需要注意的环节设计成表格,如倾斜玻璃管,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但竖直高度没有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观看实验视频,并逐步完成学案上的内容,最终,通过Pad的技术优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托里拆利实验,也顺利地解决了这一实验难题。

3.Pad在课堂中的恰当运用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难以实施,有些是因为具有相对高的风险,有些是因为实验条件要求相对苛刻,还有一部分实验过程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特别复杂,很难掌握。针对上述实验,教师如果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实验演示的时间就会加长,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后续的教学内容就无法按期开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时间就更少,甚至没有。于是,很多教师就会把这些内容进行删减,往往用图片一带而过,这样就无法对教学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针对这一长期存在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依靠Pad互动教学手段将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各组安排相关的实验内容,通过Pad推送给学生相应的实验教学视频,学生利用Pad认真观看各组完成实验的视频,相当于直接参与了实验步骤和操作。学生观看实验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时间进度,对实验的难点进行重复观看,如果在观看之后有些地方不能理解,可以直接和学生当面交流。在观看实验视频后,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实验流程,知道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技巧,规范实验操作。另外,课上学生的实验过程都留下了视频资源,直接放到资源库里面,学生可以在课下反复观看实验视频,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点,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组装好实验仪器,顺利地进行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真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Pad融入教学 精准突破物理教学难点

恰当有效地借助Pad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还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为突破难点创设了良好的求知氛围。在讲解《分子动理论》时,因为物体内部的分子是肉眼观察不到的,所以,讲解起来很抽象,这时候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到一些关于分子运动的视频、动画推送给学生,生动展示物体内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它们可以在物体内部自由活动,通过动态的过程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并得以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课上,学生也动手做了实验,但是,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物、像变化较多,物距和像距变化规律较复杂,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仍然是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难点呢?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动画实验,通过Pad在课堂上进行推送,由于动画的连续性较好,学生都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像的位置变化特点,从而得出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的结论,通过Pad进行视频、动画推送,使得不连续的实验过程能够连续起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得出实验规律,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Pad融入教学 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互动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对本学科的喜爱。Pad教学可以在师生、生生互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Pad可以下载各类App应用软件,教师可以通过Pad上丰富多样的应用程序,实现多样化互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Pad自带的讨论功能,针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提前在讨论组中设置一个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理解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互相讨论,比较其他学生的回答,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经过一系列问题互动,教师对于学生回答得不好、理解不透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再次探究,最终,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熟练掌握。

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组里分别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教师可以通过Pad把学生的答案同步到屏幕上,师生一起观察、比较,把雷同的现象剔除,引导学生再进行比较、讨论,把特别相似的再进行筛选,经过反复几次比较、讨论,学生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摩擦力分成了三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学生通过交流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Pad融入教学 让物理课堂丰富起来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自主探索从而主动积极地掌握物理知识。在现实教学中,如何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下遇到的瓶颈,也为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Pad互动教学技术的实施,可以高效地整合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实现多项综合功能,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中,Pad技术更能凸现其优越性。例如,在讲《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习题课时,一般教师要先复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再讲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要进行习题讲解,课堂容量很大,传统课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但是现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Pad将电路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先推送,学生可以达到快速复习、快速记忆的目的。另外,课堂练习的结果也能够得到即时反馈,第一时间展示到屏幕上,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最关键的是节约了大量的讲解时间,保持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还进行习题巩固,课堂容量得到了极大地增加,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