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14 06:08罗晓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缩唇尘肺尘肺病

罗晓芳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

尘肺病是中国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主要由于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或灰尘等引起肺组织结节性纤维化,使肺功能持续性、不可逆地下降[1]。尘肺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根治尘肺病,只能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病痛,且具有一定的药物毒副作用[3], 因而还需选择更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并提升呼吸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尘肺患者86例,年龄51~77岁,均符合本国卫生部颁发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15)[4]。纳入标准: 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剔除标准: 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依从性差者,不能配合治疗与呼吸功能锻炼者,不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2~77岁,平均(63.23±2.57)岁; 病程10~35年,平均(23.52±1.54)年; Ⅰ期尘肺21例, Ⅱ期尘肺2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1~77岁,平均(63.78±2.13)岁; 病程11~35年,平均(23.68±1.38)年; Ⅰ期尘肺20例, Ⅱ期尘肺23例。2组年龄、病程、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施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 ⑴ 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采用口头、宣传手册、图片等形式向患者讲解尘肺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提供营养指导、用药指导以及生活起居方面注意事项指导。⑵ 呼吸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呼吸功能锻炼的作用、方法及重要性,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与病情制定锻炼计划,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嘱患者在锻炼前适量饮水,并排尽大小便,取立位或坐位,闭目,调整呼吸。① 腹式缩唇呼吸: 闭口,经鼻吸气,要求膈肌下降,腹部凸出。呼气时,缩唇作口哨状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肌,吸气2~3 s, 呼气4~6 s, 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病情较重者可适当控制吸呼频率与时间。每日2次,每次锻炼20 min。② 全身性呼吸操: 将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肌群的锻炼与扩胸、侧腰、转体等肢体运动结合起来。嘱患者采取舒适立位,平静呼吸,立位吸气,前倾呼气; 双臂伸出或上举吸气,放松或收回呼气; 双手抱头时吸气,转体呼气; 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 最后由腹式缩唇呼吸转为平静呼吸。每日1次,每次锻炼30 min。在呼吸功能锻炼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性,调整呼吸时间与频率,因老年人易疲劳,若患者出现咳嗽等现象可中途休息3~5 min, 每项运动结束后检测心率、血氧饱和度。

1.3 观察指标

① 采用Borg CR-10评定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困难程度按照从无到极度困难,分别计0~10分。② 检测2组患者的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③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共26个项目,每个项目计1~5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呼吸困难程度

干预前, 2组Borg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2组Borg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Bor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Borg评分比较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肺功能情况

干预前, 2组FEV1、MVV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FEV1、MVV和FEV1/FVC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干预后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2组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MVV: 最大通气量; FEV1/FVC: 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尘肺病患者是由于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致气道、肺泡阻塞,引起支气管狭窄和肺弥漫性纤维化,呼吸功能下降[5]。尘肺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气肿、肺结核、肺心病等[6],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尚无完全逆转肺纤维化的方法,而是采取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症状并阻止肺纤维化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7-8]。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适应性也被纳入疾病治疗的考量范畴,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可缓解尘肺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与马超彦[9]研究结论一致。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通过加强呼吸肌群和肢体呼吸辅助肌锻炼,可提高呼吸过程中的呼吸驱动力[10], 改善呼吸的协调性,从而缓解气促、缺氧等呼吸困难症状。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MVV和FEV1/FV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相关报道[11]结论吻合。由于尘肺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有长期粉尘作业史,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疾病相关知识与呼吸功能锻炼康复的认知度不高,采用系统、科学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方式,可让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进而延缓病程进展。腹式呼吸可改善辅助呼吸肌参与的浅快呼吸方式,增大肺泡通气量,减少无效死腔,且可降低呼吸频率,提升有效咳嗽、咳痰能力[12]。缩唇呼吸通过延长呼吸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可有效避免小气道过早塌陷,调节呼吸频率,促进肺部内气体排出[13]。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将呼吸机肌群和肢体运动锻炼结合起来[14], 在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同时,结合各种肢体活动,可增大膈肌和腹肌的活动度,使呼吸肌得到充分锻炼,有效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肺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提升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15]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可增加尘肺患者肺活量,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缩唇尘肺尘肺病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慢阻肺患者 练练缩唇呼吸
音乐疗法联合缩唇-腹式呼吸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34家煤矿尘肺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分析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