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散热敷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功能探讨

2019-02-14 06:08张洁婷梁玉婷黄家莲赵代鑫林静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腹部

张洁婷, 梁玉婷, 黄家莲, 赵代鑫, 林静霞

(1.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透析科,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透析科, 广东 广州, 510006)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但受到尿毒症毒素刺激、药物副作用、情绪低落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1-2],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反酸、腹胀、便秘等,不仅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3-4]。有研究[5-7]报道,四子散腹部热敷法有助于改善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的胃肠功能,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轻腹胀和便秘。 本研究观察四子散腹部热敷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6月在2所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00例。纳入标准: 年龄18~75周岁; 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以上; 胃肠道症状评分总分大于7分且有2种及以上胃肠道症状; 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正在服用显著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者; 近3个月内发生过胃肠道疾病或相关并发症者; 近2周有明显腹泻者; 合并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肝胆疾病者; 热证者; 不能配合或不愿参与本研究者。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 年龄27~88岁,平均(54.81±15.07)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炎者39例,糖尿病肾病者27例,高血压肾病者9例,梗阻性肾病者8例, IgA肾病者6例,多囊肾者1例,膜性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者1例,其他7例; 透析龄平均(86.77±54.39)个月; 每周透析次数为2~3次,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 h。按照SPSS随机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年龄、性别、疾病、透析龄、胃肠道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干预前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 对照组采用疗程为14 d的常规治疗和营养宣教,内容包括: 规律饮食,保证食物新鲜干净。每天摄入优质蛋白1.2~1.4 g/kg, 热量30~35 kcal/kg, 适量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并发症,控制血糖、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性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避免应用刺激胃肠道的药物。②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营养宣教的基础上采用四子散热敷腹部治疗。处方: 白芥子、紫苏子、吴茱萸、莱菔子各100 g, 放入瓦煲或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并混匀,闻及香气后立即关火,装入布袋。使用四子散热敷腹部神阙、气海2个穴位共30 min, 2次/d, 药包温度控制在40~50 ℃, 疗程为14 d。

1.2.2 调查方法: 患者门诊透析期间完成胃肠道症状调查,调查员为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血液透析护士。调查员按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讲解研究目的、内容,请其填写知情同意书。调查表由调查员与患者面对面逐条询问填写。

1.3 评价指标

观察和记录2组干预后的胃肠道症状评分、观察组患者在行四子散腹部热敷疗法时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8-9]: 该表包括16条胃肠道症状: 腹痛、烧心、反酸、上腹紧抽感、恶心呕吐、腹鸣、腹胀、嗳气、胃肠胀气、排便减少、排便增多、稀便、大便干硬、排便迫切感、排便困难、食欲减退。各症状评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级: 正常为0分、轻度为1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活动)、中度为2分(症状稍重,发作时需要休息,缓解后可继续活动)、重度为3分(症状严重,需卧床休息)。总分≥7分且具有2项及以上症状者视为有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总分<7分代表胃肠功能紊乱缓解,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缓解患者47例,胃肠功能障碍3例; 对照组分别为26、24例; 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缓解率为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

观察组患者在酸反流、腹鸣、腹胀、嗳气、硬便等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患者用药及护理过程中无不适,无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出现胃肠道症状多为脾肾亏虚,日久可致浊毒累积。同时浊毒积累又会进一步阻碍脾胃运化,使脾肾亏虚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四子散中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辛散温通,利气机通经络; 紫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质润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 吴茱萸辛、苦、热,可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助消食和行气除胀[10]。因此,四子散具有理气健脾、降逆止呕、消食导滞的作用。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腹部蕴行的经络有足三阴经、足少阳经、手足阳阴经、冲脉、任脉、带脉等,内藏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采用四子散对血液透析患者行腹部热敷治疗,药物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可调节气血阴阳,又能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温中祛下、消炎止痛、增强脾胃、升清降浊的功效。同时,有文献[11-12]报道利用四子散热敷腹部,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表2 2组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用四子散行腹部热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找准穴位。四子散热敷时需将热奄包覆盖于神阙穴[13]和气海穴[14]之上。神阙穴具有补中益气,固脱止泻的功效,主治腹痛、泄泻、脱肛之症; 气海穴具有补气益中、涩精止遗、渗湿止泻等功效,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等症。神阙穴位于脐中部,脐中央;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② 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微波炉中低火加热2 min, 以40~50 ℃为宜(自我感觉温热不烫手为宜)。温度过低时不宜将药包置于腹部,以免受凉引起腹泻; 温度高时不宜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烫伤。③ 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热敷30 min左右,注意保暖,避免将腹部袒露在外。④ 腹部创伤、腹泻、阴虚者不宜采用,因四子散有促进肠蠕动,促进通便排气的作用,因此会加重腹泻者症状。此外,热证、高龄者慎用,因温里药辛热而燥,可能会助阳火而伤阴,但是由于本药用于外敷,对人体影响较小,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其对不同辨证分型人群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子散腹部热敷治疗后,血液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在改善酸反流、腹鸣、腹胀、嗳气、硬便等症状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可见该疗法比常规疗法和单纯饮食宣教效果更佳,且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目前尚无不良反应相关报道,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