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峰诊治心房颤动

2019-02-15 16:28郑美瑶韩茹静白江江刘超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纤颤风邪心房

郑美瑶,韩茹静,白江江,刘超峰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3.榆林市第二医院普外三科,陕西 榆林 719000;4.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心病科,西安 710000)

刘超峰老师系陕西省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雷忠义国医大师研究所所长、雷忠义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第二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三秦学者,陕西省第二届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30余年,融会贯通中西医理论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房纤颤等内科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刘老师,侍诊2年余。余跟师临症,受益匪浅,吾师善从中西医结合理论,运用菖琥防颤汤等治疗心房纤颤心悸病,疗效显著,现将刘老师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西医对房颤的认识

房颤为西医病名,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预计到2060年,全世界心房纤颤患者可增加2倍[1-3],治疗上常选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等抗凝,胺碘酮、普罗帕酮,电击或者导管消融术等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或地高辛等控制患者心室率,但是据国外调查显示,阿司匹林不能降低瓣膜性心脏病房颤复发及血栓事件的发生危险[4],接受华法林治疗监测凝血酶原比值周期长、毒副作用大,据国外相关研究显示,INR未达到要求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脑卒中与达标者有明显差异。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又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等。目前,胺碘酮为复律应用最广谱的药物,但其毒副作用极大。导管消融术目前虽有扩大趋势,成功率由30%左右上升到90%[5],但对于永久性房颤,根治率很难达到90%[6],治疗价钱昂贵,效价又不理想[7]。单用西药虽可暂时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心房纤颤的发生,临床疗效欠佳。

2 中医论房颤

在中医学中,房颤被统称为“心悸”“怔忡”范畴。运用中医防治房颤,从古至今,百家争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东汉张仲景“治寒,辨阳病”中云:“伤寒,脉冲,心跳,甘草汤大师”。现代医者于真健[8]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首辨虚实,而虚者多为气虚,实者多为痰与瘀,本脏在心,关乎五脏;张国伦[9-10]将心悸分为4型:气阴、阴阳、心阳与痰瘀;陈子晶[10]则认为,气阴两虚型是冠心病和房颤患者常见临床综合征。

3 从“风邪”论房颤

刘超峰教授根据自己30多年经验认为,心悸突发突止的性质及特点与“风邪”的善行而数变相类似,《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易行而无定处,风邪引发患者发病后,其病位飘忽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发病急骤和变化无常。正如《诸病源候论》中云:“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刘超峰教授临床上用“风邪”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4 房颤,重在预防与动脉栓塞

有研究显示,除了心脏本身心肌结构异常,心房扩大外,还有其他异常改变,特别是房颤发病中炎症的机理尚未肯定,但是有关报道称[11],对于孤立性房颤,其中有66%与心肌炎一类的病理改变等,且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首诊和阵发性心房纤颤,刘超峰教授强调,“预防”至关重要。据统计,临床上20%的脑卒中患者是由AF引起的[12-13],房颤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刘超峰教授指出,对于持续性房颤,防预血栓,贯穿心房纤颤治疗的全程,正如首都医科大马长生院长近日在JACC中强调房颤是可以预防的,人为的干预和对高危人群预防对阻断房颤的发病进程是十分有效的。刘超峰教授治疗上首先从抗凝着手,首选阿司匹林、利伐沙班、联用瑞香素或银杏密环口服液,也可加用地龙、水蛭活血通络,生活中通过纠正患者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高度遗传的心房颤动患者可以通过培养健康习惯预防。

5 中西合璧

5.1 首诊与阵发性房颤,“菖琥防颤汤等”主之 刘超峰教授认为,心主血脉、主行血、主藏神,若风邪扰心,导致心的阴阳失去平衡,则血运不畅,血行失运、心失所藏神引发心悸。因此,对于首诊和阵发性房颤,刘超峰教授强调”预防”为主,主要归属于心的阴阳失衡,心失所藏一类虚证病因中,虚证又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点,“菖琥防颤汤等”主之。在本方中,党参配麦冬益气养阴,加用生地黄,增强麦冬滋阴之效,又可滋补心肾,调和阴阳;桂枝可以温通心阳,疏通经脉,驱除停留在四肢末梢的风邪和寒气。党参、麦冬、桂枝共奏阴阳双补之效,据黄飞翔[14]研究显示,麦冬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胡麻仁重在补阴血,增强前三味补阴之功;丹参活血化瘀,清心安神,联用苦参,增强丹参清心之力,又可定悸;石菖蒲、琥珀、甘松即可安神定志,又能防止以上诸药对脾胃的影响。以上药物合用,即可显阴阳双补、宁心安神之效,又可防止房颤发作过程中血栓的形成。

5.2 持续性房颤,首分“慢”“快” 若房颤患者日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或伴预激,心电图及临床表现为以慢为主,治疗以“温通心阳,养心安神”为主,“菖蒲防颤汤”等主之,若服上方后症状缓解不佳,加桂枝增强温通心阳之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联用细辛。细辛辛散温通,芳香透达,但应注意“细辛用量不过钱”之说。若患者服上方后症状仍未明显缓解,加用附子、麻黄、升麻等味,增强其辛温之效,若患者痰阻气滞日久,胸胁胀闷痛不适,治疗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增强其温通心阳、宽胸散结之力。

若患者房颤心率较快时,此时患者阴阳失调,但以“热”为主,治疗上“菖琥防颤汤”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加用生地黄、麦冬滋阴,热若甚之,加用黄连、茵陈苦寒之药清心降火,龟板、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先等药物安定神志。刘超峰教授还特别强调,对于房颤发作时间大于7天小于1年且有转复愿望的患者,首先考虑复律治疗,可联合西药胺碘酮、心律平等,但是在复律前应先考虑抗凝。

5.3 永久性房颤,菖琥防颤、定心汤等合用 若永久性房颤并伴发预激综合征或病态窦房结的患者,刘超峰教授指出,此时患者阴阳两虚,治疗上仍选用“菖琥防颤汤”等调整阴阳二气,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心累及脾、胆等脏腑,出现气血、阴阳、津液失调,病理产物痰瘀毒互结体内,治疗上选用“菖琥定心汤”等主之苦寒泻火、清心除烦,竹茹、半夏、陈皮清化热痰,和胃降逆,枳实下气除痰,以上几味药配伍茯苓渗水利湿;丹参活血化瘀,使“瘀血得祛,血脉充足”,又可清心安神,联用苦参增强丹参清心之力,又可定悸。石菖蒲、琥珀、甘松即可安神定志,又能防止以上诸药对脾胃的影响。本方祛痰瘀毒的同时,又可安定神志。对于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型的房颤,如冠心病心肌病及甲减等原因引起的房颤,刘超峰教授认为,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再联合医药及经验方治疗。

6 结语

刘超峰教授从“风”[15]论房颤,治疗上以“调整阴阳、祛除痰瘀毒”为法[16],联合西药防治,取长补短,加强患者健康方式的养成,临床疗效深受广大医学同道及患者的肯定。刘超峰教授还强调中医科学研究过程中药效学指标还需再统一化和标准化。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势必受到全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其发展趋势必将蒸蒸日上。

猜你喜欢
纤颤风邪心房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和肽素在快速心房纤颤中的临床研究
左心房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花开在心房
远程磁导航指导下加强肺静脉前庭消融策略治疗心房纤颤有效性研究